|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4|回复: 1

[转帖]活文物重新搬上民间舞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5-2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文物重新搬上民间舞台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5-02 10:49    网络编辑 :         奚小荻 
 
 
《宣武报》总编辑李茂福
 
 


  宣武区是首都北京的发祥地和宣南文化的孕育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宣武区政府一直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切实做好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宣武区文化单位的支持和努力下,目前共有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如宣武区老墙根第三小学的24名小学生现在就已经拜空竹技法传人李连元和空竹制作传人张国良为师,成为当今中国空竹技法第四代传人,去年,“北京抖空竹”正式批准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武成了抖空竹的发祥地之一和北京市“抖空竹”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又比如大栅栏的五斗斋高跷秧歌,这场受过皇封的民间花会——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可以说是把活文物重新搬上了民间舞台。在宣武区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的传人——78岁的张全增老人及其技艺浮出水面。在区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北京学明艺术团的年轻学员们继承了张全增老人的衣钵。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在彻底中断十多年后,终于有了新传人。
  从此,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成为春节厂甸庙会的常客,京城百姓观者如潮。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在清华大学进行过一场演出。演出前清华方面在校内发放入场券,没想到近一千两百张票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发放一空,清华大学BBS上甚至出现了“跪求”入场券的帖子。而幸运看到演出的学子不少甚至萌发了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的念头。
  2006年,宣武区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17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情况的摸底调查。前不久,宣武区正式公布了首批3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内联升、瑞蚨祥、马聚源等九家老字号的传统手工技艺。J170
  高跷秧歌
  宣武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童谣:口口相传,朗朗上口。
  ■白纸坊太狮:北派舞狮艺术的突出代表。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200多年历史,受过皇封的花会。
  ■白纸坊挎鼓:北京最老的香会,有500多年历史,被御赐为“神胆”。
  ■北京皮影:北京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一个分支流派,是光影中的精灵。
  ■北京评书:流行于北京以及北方,相传形成于清代初年。
  ■北京琴书:说中有唱、唱中有说,是北京鼓曲中的代表曲种。
  ■联珠快书:节奏感极强的数唱或诵说方式进行表演。
  ■天桥拉洋片:表演方式独特,道具新颖,集响器、画片于一体,全部操作一人完成。
  ■天桥双簧:一人在前演,一人在后唱。
  ■天桥中幡:清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属内八档会之一。
  ■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表演性为一体。
  ■天桥赛活驴:八大怪之一,集杂技、曲艺为一体的民族民间文艺节目。
  ■天桥摔跤艺术:老北京天桥绝活儿、中华绝技。
  ■天桥穆派戏法:古彩戏法,讲究平中求奇、出神入化。
  ■牛街掷子:清朝善扑营跤手们的一种技法。
  ■内画鼻烟壶:独特工艺品,用特制的钩型毛笔和钩型竹笔蘸取颜料,根据国画章法,在壶内壁精心勾画。
  ■铜印钮雕刻:铜制印章使用近三千年历史,做工精美,雕刻技法细腻,一般表现形式以兽、人物、亭台等。
  ■木版水印技艺:纯手工技艺,艺术复制品和书画原作一样秀润生动。
  ■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讲究“精、严、新、顺”。
  ■荣宝斋装帧技艺:延长作品艺术寿命,做工精良。
  ■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百年老字号,被称为古旧图书的“续命汤”。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鞋底每平方英寸缝满81针。
  ■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制作工艺世代相传,纯手工盘扣,近百种。
  ■马聚源手工制帽技艺:三针缝好帽揪揪。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中国墨汁制作首创第一家,140多年历史,墨迹光亮、耐水性强、不湮纸、不退色。
  ■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所制毛笔“尖、齐、圆、健”,毛主席、周总理用过的毛笔。
  ■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关键环节为手工操作。
  ■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北京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工艺讲究“六必”。
  ■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百年老字号制作工艺。
  ■锦匣制作技艺:包装艺术品,分为锦匣类、玻璃罩类、书套类。
  ■京胡制作技艺:创造了琴杆上漆、琴桶烤干、整圆,琴轴选用黄杨,镰成簪状、雕以花形,组成京胡。
  ■羊头马白水羊头制作技艺:清脆利口,夏天用冰镇,冬天带冰凌,越凉越好吃。
  ■马家老铺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中国四大名斋之一,被列为清宫御膳食品。
  ■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600年中医养生文化。
  ■厂甸庙会:北京惟一开放式庙会。
  ■老北京叫卖:五行八作吆喝叫卖,吆喝声清脆婉转、抑扬顿挫,词句幽默夸张。
  ■小肠陈卤煮火烧制作技艺: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透而不粘而闻名京城。X133
% x, R- h& y( l&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8:58:1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5-2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7:25 , Processed in 1.1073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