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88|回复: 7

50余北京民间艺术濒临消失 将进行民俗文化普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4-8-28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刚刚结束的“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理论研讨会上传来消息,北京目前有部分民俗文化已濒临消失,50余门类民间艺术已经消失或濒临失传边缘。舒乙、赵世瑜、赵书、刘铁梁等与会专家学者呼吁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刻不容缓,而会上正式推出的《北京市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标志着北京民俗文化普查即时启动,在了解“家底”的同时将同步抢救。

北京民协主席赵书向记者介绍,北京惟一一个能唱故宫萨满调的常瀛生老人已经八十多岁;民俗学家常人春是北京地区惟一会道教北方调法式的人,现在也已七十多岁;北京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簇球、抖空竹、夹包、踩铁环等都慢慢消逝;北京八角鼓曲调只有几个票友;一些露天表演的仪式、子弟书、岔曲、古琴、摔跤、拉洋片、庙会等民俗掌握的人少之又少。赵书举例称,北京冬季曾有传统将骨头砸碎喂鸟的民俗,如果现在能推广,5年后北京奥运会不就鸟语花香吗?此外,能反映中国神话的夸父追日、哪吒闹海等民间传说,在北京的街头雕塑中没有一个显示,这怎么能很好保护民间文化呢?“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最不能失去的是记忆,保留记忆才能为后代、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民间文化抢救势在必行。”

北京民协驻会副主席于志海称,近20年来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民间艺术在这场变革中迅速消失或变形。“就拿葡萄常来说,它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北京最为叫绝的艺术品之一,慈禧太后还赐艺人常氏为‘天义常’。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葡萄常开始衰败,再加上‘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的传承习惯,葡萄常在80年代末期就不见踪影了。一门曾经盛极一时的民间艺术就此失传了。不仅葡萄常,消失的还有玉雕、铁画等。”鬃人、毛猴、绢画等虽然还没有消失,但它们的生存状态也堪忧。鬃人是用胶泥、棉花、猪鬃制作而成,多以皮影戏和京剧中的人物为角色,人称“盘中好戏”;毛猴则取材于中药,以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为多,深受老百姓喜爱。鬃人曾在清末一度繁盛,到今天白大成成为鬃人惟一的继承人,而毛猴传人也就剩两三位了。

据了解,已启动的《民俗普查方案》普查试点工作将于明年初在门头沟地区实行,普查结果将建立北京民俗文化资料库,丰富北京民俗博物馆,建立北京民俗网站。明年11月前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民间文化的法律《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将为民间文化保护打开通道,专家们认为这些措施会对保护北京民间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北京娱乐信报 胡劲华)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4-8-31 0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的...!!!!
发表于 2004-8-31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都不知道,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谢谢!!!
发表于 2005-1-1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在先农坛还办过一个民间项目运动会。不让我进没看见是个什么样。不过看出来的运动员穿的服装还是挺民俗的。[em10]
发表于 2005-1-1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人呐!小二,给爷来个干炸丸子、两碗烂肉面,沏一壶小叶茶来!

" H* K8 e8 | Z6 F: x& w" B

不知道这些东西,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他们还能吃到吗?

发表于 2005-1-1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是肯定可以吃上,只不过要这样说:(先打一个响指)小姐!我要一份干炸肉丸,两份老北京面条,先上一壶茶。”
发表于 2005-1-1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学抖空竹,但是谁能教我呢?
发表于 2011-6-10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 网的网友顶上去 去学  将来或唯有咱们网的人会 能传下去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1 10:26 , Processed in 1.13588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