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3|回复: 21

沈家本故居[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9-2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家本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院,在金井胡同和储库营胡同十字交叉的路口处略北,原为吴兴会馆旧址。1901年沈家本买下作为住宅,并在此居住到1913年病逝。
  沈家本1840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大理寺正卿、法部右侍郎、清末修律大臣等要职。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律、法紧紧的围绕在一起。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清末修律。
  沈家本故居坐北朝南,共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703.38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积1014.85平方米。故居对面原有一面很大的荷花影壁,今已不存。
  从轩敞的大门进入故居,一进院迎面就是枕碧楼,门额上的“枕碧楼”三字为徐世昌亲题。所谓枕碧,其寓意是小楼枕于碧水之上。一个“碧”字,既代指护城河,又寓指沈家本朝思暮想的故乡湖州旧宅附近的碧浪湖。佳宅傍水,是为枕碧。此楼是沈家本的藏书楼,藏有五万卷典籍。楼分两层,每层四间,一层西侧的半间留出当作通道连接前后院。穿过通道来到楼的北面才见有登楼的木梯。枕碧楼一层是沈氏的会客厅和茶室,二层是其读书和藏书之处。楼中曾藏书五万多卷,沈家本将该楼作为书斋,在此撰写出许多著作,完成了《刑统赋解》、《粗解刑统赋》、《刑统赋疏》的整理,也完成了其最后一部著作《汉律摭遗》。为中国法制开启了近代化的道路,为中华法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清末民初的许多名人,如清朝帝师陈宝琛,以及袁世凯、段祺瑞、徐世昌、汪大燮、陈英士、胡惟德、王宠惠等政要,还有冈田朝太郎、松冈正义、志田钾太郎、小河滋次郎、伍廷芳、俞廉三、许世英、董康、江庸、杨度等修律时的官员与学者都曾来这里拜访沈家本。
  1913年,沈家本去世,沈家本四子沈承煌成了枕碧楼的第二代楼主。1940年,汉奸丁举人看中此处房产,三天两头就有日本兵、伪巡警到宅中恐吓骚扰。沈承煌被迫以8袋面粉的价格“出售”给丁举人。1945年日寇投降,丁举人被民国政府处决,宅院作为敌产被充公。北京和平解放以后,这座宅院作为国有公房租给市民居住。2017年,这所宅院经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出资,对沈家本故居进行修缮。2018年1月18日,沈家本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司法研学、普法宣传、展示传统法律文化的基地。
  枕碧楼一层东侧会客室的原状陈列。墙上所挂的是沈家本晚年与儿孙在枕碧楼前全家合影,下方置有桌椅;一层西侧茶室展出了沈家本生前的印章、笔洗和手炉等应用之物。二层是沈氏各种版本的著作展览和法制史学术会议厅,暂不开放。
  枕碧楼西侧同在第一进院的北房如今开辟成了故居的第一展厅,陈列沈家本的个人生平。沈家本七十三年的人生轨迹在展厅中浓缩为五个部分——青少年时期、刑曹生涯、任职地方、修订律例和斗室蠖居。进沈家本故居的北房展厅,可以看到左右有两扇通体黑色大漆“木花罩”隔扇。木质结构棱框花纹精致清晰,进门左侧隔扇是根据右侧仿制复原而成。
  北房对面的倒座房是第二展厅,重点展示了沈家本修订律例这一阶段的成就。最著名的是沈家本钦差查办的两件要案:一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一为郑国锦杀人案。
  沈家本故居二进院是主院,面积大了不少,东厢房展出的是清末修订法律人物武廷芳、杨度、章宗祥、金绍成等,西厢房是古代法制人物展,如曹操、诸葛亮、杜预等。北房设为会议室。第三进院不开放,院中有一株他生前手植的皂角树素来为人称道,可惜无缘得见了。

. t  H$ K  O1 {$ i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1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家本故居4 W$ U/ ?! K2 g- A

/ o: V6 ~2 E! k" U* Q

+ O. \$ }# U: M7 F+ Q
北房正中沈家本塑像.JPG
一进院北房隔扇.JPG
部分展板.JPG
杨乃武案档案.JPG
发表于 2023-9-2 2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2 18:55
' n5 V/ F$ B  M3 k- g沈家本故居
% q; N4 e+ l4 |
R0026905_副本.jpg 6 Q' a0 ?' b: ~) @  X& t1 ?: h
& ^4 n" D3 ]$ f3 p
3 @( W* f. Y7 ]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2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s" p2 j* G9 m沈家本故居腾退前的牌子,当时院里住了64户居民。挂这个牌子时沈家本故居门口的金井还没被发现。# q" a. f- Q# C* a- n# \
0 c, Z/ X3 C' Z+ W5 S' }4 w

1 p1 b$ g1 v1 q5 t$ A
发表于 2023-9-2 2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井胡同1号 沈家本故居 早期为吴兴会馆 (2013.12).JPG 8 [  v/ N* ^' u
发表于 2023-9-2 22: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拍的金井胡同1号,沈家本故居大门。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2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5 f, Y0 }! Q4 K+ A; W- B, I
腾退前沈家本故居老照片,很有价值。故居现在展览的沈家本故居老照片质量不高。. v% R' v8 A+ f- h  @1 @9 {& M1 Y
发表于 2023-9-3 0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藏在宣外西侧小胡同里。
发表于 2023-9-3 08: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9-3 08:27 编辑
  Q7 u* Q1 f7 w" z4 }$ u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2 21:04$ C& ]& f+ X  `: M. W' H& I6 ~
沈家本故居腾退前的牌子,当时院里住了64户居民。挂这个牌子时沈家本故居门口的金井还没被发现。

6 b2 N, f) y  R) C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7: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9-3 08:25
' _3 `5 Z# y  F& P* ~4 X2 i' c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 A4 N. Z; N( m3 _% M% N
现在变成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了。
/ H: s7 x" r' Q6 }/ G9 E2 g* P, z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7: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9-3 00:04
$ J3 K1 E, C& I& y; i5 Q+ Q深藏在宣外西侧小胡同里。
$ W& ^1 B+ m8 I: \+ v5 f
   沈家本故居作为1号院却在胡同深处是很不正常的,个人感觉沈家本故居的来历一定很复杂。据分析,金井胡同3号院、5号院与上斜街42号是一个院,按推理金井胡同1号院在形成会馆之前,极有可能也是上斜街42号院的一部分,现在上斜街42号院是北京市文保单位,其主人之谜正在破译之中。
# `; f6 D! y3 ?# ?
发表于 2023-9-3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3-9-3 18:00 编辑
. r4 m. Z$ w$ f7 f! T5 E8 Y" f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3 17:178 s  r. W4 H) F! o5 v, X
现在变成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了。
7 y. J/ l: |6 R+ E( _1 B2 V
西边那院子里的房子也不错!# a! N% \' W1 H6 Q
( f, \: o, B2 l+ v+ B. M
IMG20210424142404_副本.jpg ! E4 y- s$ x% ?; V1 L7 n

/ K) G8 e+ \# F8 V" V4 |; Q  w0 x7 R; b% G) i! @

8 E" i% z5 L9 {& k: H8 |& C/ s& }/ Z8 C: n
发表于 2023-9-3 1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3 17:24! S, d6 X. ]5 k: f  [- F( @9 C+ w
沈家本故居作为1号院却在胡同深处是很不正常的,个人感觉沈家本故居的来历一定很复杂。据分析,金井胡 ...
. }) C" W) Q- j' u' t. [% U& S
沈家本虽贵为法学大家,无奈生不逢时,处在清末风雨飘摇直至灭亡这个历史时期,还短期任过袁氏内阁的司法大臣,但其仕途必然随清亡而烟消云散。沈氏从二十世纪初在此宅居住十余载,著书且从政,直到油枯灯灭。此乃悲歌一曲!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0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9-3 17:39
, _) ~; B) F4 M6 \- }. ~西边那院子里的房子也不错!
6 [, |7 J- J' q( W1 U& ^
此图是上斜街42号院内吗?我未进过院内。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0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9-3 19:167 |" H3 B* q2 b4 R6 e2 Q- b
沈家本虽贵为法学大家,无奈生不逢时,处在清末风雨飘摇直至灭亡这个历史时期,还短期任过袁氏内阁的司 ...

8 ?: F: Q4 \% A& C
沈家本在中国以法制国方面是开创者。他主持翻译了法、德、荷、意、日等国法律23种,又陆续译出数十种,为修律积累了丰富的参考文献。主持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大清商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等数十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草案)。
在沈家本等的力推下,人权保障、罪刑法定、审判独立等现代法治的基本价值破天荒地体现在我国法律文本之中,民事、刑事分开,废除奴婢制,废除沿用近两千年的笞、杖、徒、流和死刑中的凌迟、枭首等野蛮刑罚,律师制、陪审制、新式监狱制度等现代司法制度得以确立,古老的中华法制缓缓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
1 _9 W+ q6 B2 f: L
发表于 2023-9-4 09: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4 09:193 p' l9 e# s' w& |1 t  w
此图是上斜街42号院内吗?我未进过院内。
! |& \) ~" }9 Z, p) V+ n2 n; [: W! V
我记不清多少号了就在沈家本故居(西)隔壁。
发表于 2023-9-4 1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4 09:43# g, f  c4 ~+ F
沈家本在中国以法制国方面是开创者。他主持翻译了法、德、荷、意、日等国法律23种,又陆续译出数十种,为 ...
; E* \) Q' B6 P2 `8 T
有了“法制”,并不代表有了“法治”。权大法大依然无解。沈氏虽在法制理论上有所建树,但他拗不过体制与权力。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2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9-4 19:12. V! Y2 \1 f5 w  S+ `
有了“法制”,并不代表有了“法治”。权大法大依然无解。沈氏虽在法制理论上有所建树,但他拗不过体制 ...

( l% X* `# w5 h0 O3 }+ u2 w, Y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当之无愧的开路人。提出“人人有自由之便利,仍人不得稍越法律之范围。其主张不免受到保守派张之洞等的诘难。“礼法之争”的最后,沈家本不得不请辞,清政府下令免去了他的修订法律大臣和资政院副总裁之职。中国要实现沈家本所说的法治,依然任重而道远。
. z% W6 J/ N  `% _2 d4 R  L
发表于 2023-9-4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4 20:54) F' i5 t( X4 t( z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当之无愧的开路人。提出“人人有自由之便利,仍人人不得稍越法律之范围”。其主张不 ...

9 V! n/ Q3 e$ [ 您的最后这句话才是问题的根本,字字珠玑!
 楼主| 发表于 2023-9-5 09: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9-4 21:33
& E$ q* x5 q+ R) t+ Q4 R, s: ]您的最后这句话才是问题的根本,字字珠玑!

& \5 z! d# j* w& i# y* z沈家本所处的时代是“礼法之争”,现在的时代是“权法之争”。
( F, J+ t# \3 Z- y8 A! M5 A
发表于 2023-9-5 12: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9-5 09:17. N( p% X) e7 S, n& `# e$ ^  Z+ a' F
沈家本所处的时代是“礼法之争”,现在的时代是“权法之争”。
% c7 g1 x2 T  f! R
无权者不可争,有权者不需争。
发表于 2025-1-17 13: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0 I9 |" r& {1 E6 j我们初中英语课代表住这个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8 07:27 , Processed in 1.25150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