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南北沙河没有桥,架木桥则夏季被洪水冲毁,只能秋季架桥春季拆毁,劳民伤财。正统十二年(1447年),刘思义出任昌平知县后,即上奏朝廷:“沙河等处,当天寿山及居庸关道。旧桥用木,每岁秋架春拆,徒劳民力,况圣驾谒陵、官军经行皆不便。乞如清河,甃之以石,庶得坚久。”朝廷采纳了刘思义的建议,决定在南、北沙河上建造石桥。正统十三年九月初八(1448年10月5日),朝廷派遣工部尚书石璞祭司工之神;九月十九日(10月16日),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督工建造南北沙河石桥。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春,南北沙河水上建起砖石联拱桥。北桥七孔,命名为“朝宗桥”,南桥三孔,命名为“安济桥”,安济为济水安生之意,朝宗则朝拜宗陵之意。到了嘉靖十七年(1538年)夏,山洪暴发,将安济桥冲毁,重建时增加六孔,改为九孔(注:昌平州志记嘉靖二十四年重建)。 安济桥,俗称“南大桥”,为九孔联拱结构,全长114.7米,宽13.8米,中间高7米,全部用花岗岩石建造而成,异常雄伟壮观。两座石桥相距5里,成为进出沙河店的门户;也使南北交通免受水患的困扰,一年四季成为平安的坦途。 因年久失修,1947年安济桥已成危桥,遂禁止通行。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库的护坡,在原安济桥西侧百米左右新建了水泥大桥,1996年兴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再次拆除重建。时至今日,再也无缘看到原装的安济桥了。 安济桥曾经是“燕平八景”之一的“安济春流”。“燕平八景”分别是:松盖长青、天峰拔萃、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安济春流、居庸霁雪。“安济春流”是燕平八景中唯一受文人墨客作诗咏颂的河流景观。 昌平名士崔学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多次伴驾至昌平视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一月,陕西临潼人曹光祖聘请崔学履修纂《昌平州志》,崔学履写诗赞美“安济春流”: 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 共指灵源通潞水,喜看幽脉即沧州。 尽多沙渚眠鸥鸟,欲傍星槎犯斗牛。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 这首诗中说,春回大地冰化河开,南沙河上船帆相属。因为此河与潞河相通,所以买舟而下,可达河北沧州。人工疏浚之后,南沙河水面宽阔流量可观,岸边沙渚水鸟众多,有如江南水乡。这首诗还证明了一件事:当时的南沙河不仅有运军粮的货船,也有可供人搭乘的客船。明朝中期至清朝初年,是“安济春流”景致最美的时期。当时,南沙河河宽水深,西衔远山,烟波浩渺,九孔石桥横卧在碧波之上,既似青袍腰际扎束的白玉带,又象九天的彩虹垂落人间。泊岸上人来人往,搬粮运货,商旅队队,驼铃声声,一片繁忙景象。碧波上客舟点点,商帆片片,首尾相连,不见尽头。风静水清,鱼翔浅底,岸上绿柳垂荫,含烟笼翠,莺鹊在枝头鸣啭,鸥雁在草间悄语。好一派南国水乡的秀丽景象! “安济春流”经历了300余年的繁华秀丽,随着各种建筑设施的残毁已黯然无光。 , H% n9 l G5 d5 g
5 e! |6 t4 w' M# g. \. v* b& F#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