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7|回复: 11

令人生出很多疑问的十字寺辽碑元碑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3-2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问题

问题之一:为何两块碑的背面都是墓志铭,是谁刻的,何时刻的?

问题之二:辽碑上为何出现“大都”字样?

问题之三:碑的文字,尤其是辽碑的文字书法,为何写(刻)得如此粗糙?

问题之四:两碑文字历经数百年,为何还这样清晰?(比背面的墓志铭还要清晰)

问题之五:如果说两碑都是重刻的,那么是何时刻的,重刻时对内容进行了哪些修改?

8 T5 C) `' B# ^$ e7 L+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5 21:48:50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25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墓志铭?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3-25 21:49:12的发言:
墓志铭?



抱 歉,拍得不清楚,下次你去时可以注意一下 - X0 l0 E" ^7 {2 d1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5 21:56:3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点殘石的照片




发表于 2007-3-26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狗还在那,那狗太可爱了,哈哈

碑都是复制的吧????

喜欢那800多年银杏树上的鸟窝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新复制的


发现竖起了一块新碑,是复制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到这里确也合情理。复制品比较精致,估计是西安碑林复制制作的。

经查,辽碑元碑都是明嘉靖十四年重刻的。疑点大都集中在辽碑上。

发表于 2007-3-27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回答楼主问题

    两碑都是重刻的,重刻时对内容进行的修改已经无凭可考了,因为对原碑

的文字记录已经没有记载。

    辽碑上出现“大都”的字样,恰恰证明了是明代所重刻,只是在重刻中对

碑文的内容有所忽略,才出现错误。

    碑的文字是明代刻碑文字。

   

   以上内容仅供楼主参考,错谬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我还愿意与楼主进行交流,房山的文物较多,但介绍较少,应该多挖掘挖掘!

 楼主| 发表于 2007-3-27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同仁堂后裔在2007-3-27 11:39:40的发言:

试回答楼主问题

    两碑都是重刻的,重刻时对内容进行的修改已经无凭可考了,因为对原碑

的文字记录已经没有记载。

    辽碑上出现“大都”的字样,恰恰证明了是明代所重刻,只是在重刻中对

碑文的内容有所忽略,才出现错误。

    碑的文字是明代刻碑文字。

   

   以上内容仅供楼主参考,错谬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我还愿意与楼主进行交流,房山的文物较多,但介绍较少,应该多挖掘挖掘!

我了解的是明嘉靖14年重刻的,从刻工上看十分粗糙,内容也多有矛盾。希望与你多多交流以,请您多指教。

很高兴又遇到一位对房山有研究的朋友,有机会一起去房山走走。

发表于 2007-3-27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碑背后刻“万古留芳”字样是表功德的意思,两碑都是明朝嘉靖时期重立,但阳面碑文应是原文

《大都崇圣院碑记》原碑文记载在《全辽文》中,在《全辽文》作者注中指出辽时燕京亦称大都,同时也指出诸多疑点——(大都崇圣院碑记”。横额题:“三盆山崇圣院碑记”。碑额镌“十”字。末记:“大辽应历十年丙子岁四月吉日立碑。”《艺风堂金石目》有“《三盆山崇圣禅院记》,王鸣凤撰,卢进达正书。应历十年丙子岁四月吉日立,在房山廿里十字寺。”应历十年为庚申,非丙子。当年立碑,撰者刊者何至误记甲子,殊不可解。辽时燕京虽亦称大都,但应历二年岁次壬子,碑作戊辰岁,八年戊午,碑作甲戌,亦不合。)

作者又注:唐长安大秦寺原名崇圣寺,此以崇圣名寺,又镌“十”字於碑额,可供探考线索。

可见作者也怀疑此院唐初可能曾是景教寺庙(晋代初建时为佛寺)。唐武宗灭佛时景教也被禁绝,崇圣寺也逐渐废颓后来有僧人进入沿袭旧名可能又成为佛寺,元代重建为景教寺院。

发表于 2007-3-28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盆山景教十字寺

 燕化合成橡胶事业部西北约3公里的三盆山下,树木葱茏,溪水涓涓,景色宜人,环境幽静。在这里,有一处北京地区绝无仅有的景教遗址——崇圣院,又称十字寺。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三盆山在房山县西北十五里,山巅平广,约十余亩,小有流泉三曲,状如仰盆。”十字寺就坐落在三盆山前。寺院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原来的殿宇不知毁于何时,现存破旧房屋十余间。院内有一棵大约800多年的古银杏树,树围524公分,高约30米,枝繁叶茂,树荫遮住了周围一亩多的地方。紧帖银杏树的西北面有一棵碗口粗的柏树,依附于银杏树下。据当地人说,银杏树远是两棵,相距10米左右,解放后因不慎失火而被烧死一棵。近几年,在两树之间又长出一棵小银杏树,现已有5米高。

 银杏树的西北面有汉白玉赑屃残碑座基一个,树东南面有汉白玉石碑两通。一为“三盆山崇圣院碑记”,碑高204公分,宽91公分,厚20公分,为辽代应历八年(958)立,此碑已被砸为两截,但碑文尚可句读。一为元惠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所立“大元敕赐十字寺碑记”,碑额雕有双龙衔碑,十分精美。碑宽92公分,碑身被砸为三段,第一截碑额高104公分,第二截高88公分,第三截高115公分,三截加起来,原碑高307公分。残碑附近有汉白玉雕刻的四方形石柱础4个,柱础边长78公分,高20公分。柱础上刻有葵花形图案,花盘直径为54公分,周围刻有花瓣16个。另有直径48公分的圆柱基一个。此外,在院内的废墟中还可以找到黄色的琉璃瓦片及汉白玉雕刻残石。

 景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它不是基督教的正统教派,而是其中的一个支派,即聂斯托利派。从《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得知,教派创始人聂斯托利原是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大主教。他主张耶稣是人又是神,即“基督二性二位论”。这就违反了基督教 ; w6 @8 c1 n* k4 a' u “三位一体”的正统教义。公元431年,在以弗所大会上,“基督二性二位论”被谴责为异端,聂斯托利也被流放到阿拉伯境内的皮特拉。此后,追随人聂斯托利的信徒就逐渐形成了聂斯托利派。由于罗马皇帝对聂斯托利派的迫害,使得许多教徒向东逃亡。他们一边逃亡,一边在叙利亚和波斯一带传播本派教义。

 约在公元635年即唐贞观九年,聂斯托利派从陆路由波斯入中国并到达京城长安。这个教派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礼遇和赞助。他曾允许传教士在皇帝的藏书楼翻译《圣经》,并在皇宫内讨论福音的道理。公元638年,李世民允许聂斯托利派传播,并由朝廷自主在长安建造了一所礼拜堂。呢么,聂斯托利派为何又称景教?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可见,景教就是“正大光明之宗教”的意思。

 由于景教僧人迎合了唐帝国利用宗教控制人民,特别是控制边疆少数民族的需要,所以,受到了自唐太宗至唐德宗六个皇帝的重视。在此期间,景教发展迅猛,唐朝当时把全国行政区划为十道,几乎每道都有景教寺院,以至于达到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境地。其中不少景教教士还担任了朝廷和军队中的重要职务。三盆山创建于晋代的寺院此时大约就改成了景教圣地——崇圣院。在景教传播了210年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内讧和人民反对,唐武宗于公元845年毁灭佛教时,也废止了景教。

 陈述辑校的《全辽文》所录的《三盆山崇圣院碑记》,记录了重修三盆山崇圣院的情况。碑文大意说:大辽应历年间,有个叫惠诚的僧人云游到崇圣院,看到此地“山明水秀,地杰人丰,林树滋荣”,觉得是个好地方,只是寺院的房屋已损坏,一个年迈多病的老僧伴着一座刻有十字的石经幢度日(经幢原是印度佛教的产物,唐永淳年间即公元682年传入中国,为佛教的重要刻石)。寺院“乃晋、唐之修,实往代之遗迹”。惠诚不由得“叹之不已,嗟之不息”,遂发心诚愿,号召众人施舍,并于“大辽应历二年(952年)兴工”,到应历八年(958)中秋完工。此次重修,建成大殿三间,中殿塑释迦牟尼佛,左右塑大智文殊师利和大行普贤两菩萨,两壁悬山塑了十八尊罗汉。另外,还建了两廊僧舍,钟鼓二楼。重修后的寺院是“殿宇金壁交辉,圣容灿烂争鲜。钟声朗朗响山川,鼓韵咚咚霄汉。”这是崇圣院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建,距今已1000多年了。

 辽、宋、金年间,征战频繁,十字寺几经兴衰。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们建立的大元朝,横跨欧亚两洲,客观上贯通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由于元朝统治者的提倡,西亚的景教又恢复了在我国内地的活动,同时还引进了罗马的天主教。元朝统治者把这些教派统称为“也可里温教”,“ * W) }' Q! G/ h2 u) H Y8 w 也可里温”是蒙古语“有福之人”的意思。于是,景教再度兴起,在北京、宁夏、扬州、泉州等地都设有教堂。从《大元敕赐十字寺碑记》中得知,在元顺帝至正年间,有一帮朝廷官员和僧人游玩至此,宿在三盆山崇圣院内。一僧名为净善,他“临幢独坐,晏然在定”,渐入梦乡,忽然看见刻有十字的经幢上发出耀眼的光芒,继而见到一神“绿服金铠,青巾皂履,赤面长须,厉声而言:‘和尚好住此山,吾当主持’。”第二天,他将梦中所见告诉了众人,大家都认为这是罕见的事,加上元朝统治者信奉景教,于是在半官半集资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次修建。这次修建扩建了五间大殿,增加了一个厨房,并在碑上勾成一偈,以记其事:“特来游此山,空中遇神言,十字发光现,此地大有缘。”这次修建完工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随着元朝的灭亡,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就停止了。

 根据上述史料得知,三盆山崇圣院即古刹十字寺应建于晋代,唐朝时为景教寺院,辽代后改为佛教圣地,元朝时又改为景教寺院,名带复为佛教圣地。历经劫难,十字寺中的景教文物及刻石已流落四方,辽碑和元代断碑,亦为劫难之余的重要文物。如今,两座残碑经粘补后已经复立。十字寺遗址虽是残垣断壁,但周围密林环抱,芳草野菊,幽谷小溪,仍不失为假日寻古探幽的好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谢谢诸位的指教。这里高人真多
% t! {2 ?/ t! q5 {9 e: P#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10:59:4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8 23:01 , Processed in 1.1613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