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7|回复: 16

转贴:活了1.4亿年的蟋蟀,为何成了中国人的玩物?还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含1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11-29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了1.4亿年的蟋蟀,为何成了中国人的玩物?还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原创2022-11-29 09:01·万物灵
& q+ A0 T% A: f1 w
有一种在地球上生活了1.4亿年小虫子,从数千年前开始就出现在我国的历史中,那就是蟋蟀。
蟋蟀的寿命只有几个月,但这种小虫在我国民俗文化里的地位可不低。有人说它是“玩物丧志”,也有人说它是“文人雅好”,那有关蟋蟀的习俗究竟是好是坏呢?
皇帝心爱的小虫子
蟋蟀科在昆虫里也算一个大家族,全世界目前已知的就有四千六百多种蟋蟀,分布在世界各地。这种存在了上亿年的小虫子,只有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才被赋予了非常多的文化意义。

( p8 Y& e+ M8 L% Y$ Y
4 u5 Q2 a7 N# d5 `: P$ n4 Z, `
在我国,蟋蟀有许多别名,蛐蛐、促织、秋虫、夜鸣虫、将军虫、地喇叭等等俗称都是说的蟋蟀,各地方言里还有些不同的称呼。
最早在《诗经》中,就写了“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句子,写明了蟋蟀是一种代表秋天的虫子,而我国甲骨文中的“秋”字,就有蟋蟀的形象。
从唐代开始,古人就会捕捉蟋蟀养着玩,到了宋代,斗蟋蟀就成了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明清时期斗蟋蟀的风潮到了顶峰,出现了非常多的民间传说,还有著名的“蟋蟀皇帝”和“蟋蟀宰相”。

+ W3 N7 m7 G! m4 u5 N
& \# _5 b# B$ L* i+ `3 H5 D& `
明朝的明宣宗朱瞻基因为非常喜欢斗蟋蟀,被民间戏称为“蟋蟀皇帝”。
清代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叫《促织》的文章,写的就是这位蟋蟀皇帝在位时发生的民间故事。
明朝宣德年间,陕西华阴县的一位县令上贡了一只战斗力不错的蟋蟀,皇帝很喜欢,于是下令让华阴县每年都要上贡好蟋蟀,于是官差向县里的百姓安排了捉蟋蟀的任务,完不成就得缴纳高额的罚金。

《促织》一文的民间连环画

4 D2 v6 x/ w# I5 b# B! y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念书人,因为捉不到蟋蟀,微薄的家产几乎全部赔光,眼看又到了交蟋蟀的时候,只能在家里长吁短叹。
成名的妻子见丈夫这么难过,就去求神问卜,得到了一张小画。回到家后成名照着画上的位置去找,果然找到了一只品相非常好的蟋蟀,于是养在家里等着到日子就去交差。
没过几天,成名九岁的儿子因为好奇打开了蟋蟀笼,大蟋蟀越狱,等儿子抓到它的时候,蟋蟀已经活不成了。

清朝斗蟋蟀的老照片


: i* j: `7 Q' S
成名回家后怒气冲冲要去教训儿子,找了一圈,却发现儿子因为害怕被责骂跳进井里,只剩下一口气,昏迷不醒。
夫妻俩悲痛欲绝,就在这时一只小蟋蟀跳到了他们家门前。为了完成捉蟋蟀的任务,成名不得不把这只小蟋蟀交到县衙。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只小蟋蟀非常神勇,甚至能跳到公鸡的头上叮咬鸡冠。
这只勇猛的小蟋蟀一路送到明宣宗面前,皇帝非常喜爱,发下来许多赏赐。成名因为这只小蟋蟀得以功成名就,成了有名的富户。
一年多后,他一直昏迷的儿子终于清醒过来,说自己做了个很长的梦里,在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蟋蟀,每次搏斗都能赢。

另一个民间故事《济公斗蟋蟀》


4 @  I2 @- Z8 ?- d1 }
南宋末年的奸臣贾似道曾写过一本《促织经》,因此被后世称为“蟋蟀宰相”,书中非常仔细地描述了要怎么挑选战斗力强的蟋蟀。
“蟋蟀宰相”按“八格”“十二相”给蟋蟀分了品级,从头、牙到后面的小足都有严格的规定,到现在也依然是斗蟋蟀爱好者里的经典。
蟋蟀虽然小,但规矩可不少
斗蟋蟀这个民俗活动在我国发展了上千年,到今天也还有着很多爱好者,甚至可以说规模更大、更加规范了。

现在专业的斗蟋蟀比赛

; F; v% V$ \" R6 z& c
怎样挑蟋蟀、养蟋蟀,到如何准备比赛、赛后判决,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矩。
首先,蟋蟀的挑选就很讲究。俗话说“三尾不斗,两尾斗”,其中三尾指的是雌蟋蟀屁股上有三根针,左右两根是尾丝,中间一根是用来产卵的产卵瓣。雄性就没有这根产卵瓣。
这句俗语其实就在说蟋蟀的天性。雌蟋蟀之间能和平共处,雄蟋蟀因为要保护自己的领地、食物和交配权,只要相遇必定会斗个你死我活。

雌蟋蟀有着针状的产卵瓣


, [5 ?& g: m/ d& d3 L, x' |
我国有记载的蟋蟀品种总共有273种,在民间习俗中,有养来听叫声的,比如北京和天津地区产的油葫芦。专门养来斗蟋蟀的品种大多是中华斗蟋,按照民间的区分方法,又细分了许多不同的品种。
要从那么多种蟋蟀里挑出一只好的斗蟋,其中的讲究可不少。
首先,蟋蟀必须完整,脑袋上两条须、屁股后两条尾丝,和六条腿必须完整,然后重点看蟋蟀的头,其次看牙,最后看爪。

早市上挑选蟋蟀的虫迷


- n* h3 G% ]; b6 U+ j
蟋蟀之间的打斗主要是靠脑袋顶撞和大牙啃咬,所以品相主要看头和牙。头要大而饱满,牙要坚硬锋利,就连眼睛的位置都有讲究。
头型又高又圆,像寿星一样向前凸起;甲壳光亮,眼睛位置比较高;门牙光亮呈乌金色,锯齿锋利。除此以外脑袋的颜色是青金色、紫樱桃色、黄古铜色,再加上纹路好、叫声大等优势,就可以算是一只上品蟋蟀。
挑选蟋蟀的时候也有独特的规矩,要用蟋蟀草轻轻挑逗蟋蟀,观察它的活力、勇猛度等等方面。而这个蟋蟀草也是专用的,学名叫牛筋草,按规矩抽过烟或者带香味的手都不能碰蟋蟀草,否则蟋蟀闻到这些气味都会头晕,失去斗志。

用蟋蟀草来挑选蟋蟀的虫迷


; U- u7 b1 v! j
山东的蟋蟀是国内公认最好的,因为气候、土质等原因,这里的蟋蟀大多身强体壮,善于搏斗。于是每年八九月的时候,全国的虫迷就会去山东寻觅心仪的蟋蟀。
吃蟹肉,住古董“别墅”,才能养出好蟋蟀
在斗蟋蟀的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叫“三分虫七分养”。意思是想要拥有一只“常胜将军”,最重要的还要靠养。
养蟋蟀是个细致活,从蟋蟀盆开始就有很多讲究。
蟋蟀盆、蛐蛐盆、蛐蛐罐,都是同一种东西,材质上有陶、瓷、玉、石等等,最好的就是陶和瓷,里面再铺上一层湿土,这样蟋蟀养在里面才能“接地气”,长得更好。

清朝的古董蟋蟀盆,旁边是铃房和水槽

( X: ]2 i6 [7 o! m# j& b- ~
最初蟋蟀盆是皇室专用的官窑才能烧制,成品只进贡给皇家,到明清时期民间也开始流行斗蟋蟀,蟋蟀盆也就越来越多。
蟋蟀盆按工艺分为了形状单一、盆壁厚、花纹少的“北派”,和形状繁复、花纹精美的“南派”,许多古时候的蟋蟀盆现在已经成了珍贵的古董。
老年间挑选蟋蟀盆也有规矩,要看烧制的颜色、声音、强度、透气性等等方面。新烧制的盆要想养好蟋蟀,还需要复杂的工艺。
首先,盆要在土里埋上一年“退火”,“退火”之后洗干净,放在水里泡半天。泡好的盆里放进用新布包着的石榴皮、红茶,大火煮一个小时转小火煨两个小时,最后仔细清洗干净,才能养出好蟋蟀。

养蟋蟀用的蟋蟀盆,盆里有铃房、水槽和饭板


3 ]" H3 \$ j7 k) v( b, K
自然界中的蟋蟀是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都吃。普通蟋蟀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但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斗蟋就不能随意对待的。
早秋时候的蟋蟀以吃素为主,体型成熟后可以喂一些肉,虾肉、蟹肉油腥小,对蟋蟀更好。但吃了肉之后的蟋蟀就不再乐意吃素了,食用太多荤腥会让蟋蟀身体起油,对蟋蟀并不好。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就是蟋蟀最成熟的时候,也是斗蟋蟀比赛开始的时候。
在比赛前,蟋蟀还要像专业的拳击手一样遵守一些规矩,比如赛前喂食喂水、称重分组等等。为了蟋蟀比赛时能斗志昂扬,在比赛前主人还要给蟋蟀配对,在专门的铃房里“洞房”。

非常正式的斗蟋蟀比赛

5 u* k7 Z( j0 C: b2 \# P
如今斗蟋蟀这项传统活动已经发展出了非常正式的规模,北京、杭州等大城市每年秋天都会举办斗蟋蟀大赛,各地虫迷齐聚一堂争夺“虫王”称号,带动了一些小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登上了《纽约时报》等外国媒体。
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虫迷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挑选蟋蟀、观看比赛、参加活动等等,不过也因此滋生出了一些非法的赌博赛事。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资料显示,非法赌博斗蟋蟀的案子里,涉案金额最高到了数百万。
“蟋蟀皇帝”朱瞻基病故之后,太皇太后为了不让八岁的小皇帝像他父亲一样沉迷斗蟋蟀,下令砸毁了皇宫里所有蟋蟀盆。古人如此,我们现代人就更不能“玩物丧志”,把斗蟋蟀当做一种雅致的爱好就可以了。

- ~+ T% L( g4 [, I, V1 l+ r: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9 16: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玩的花样儿--多啊!; T; V/ T" z5 l9 b+ R- F3 t% N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伯爵 发表于 2022-11-29 16:15: U0 Y% j$ i" E' }. g) W
中国人玩的花样儿--多啊!
  U# r; `6 U9 e! J- a/ K
DSCN6377.jpg 4 F* }3 t8 b& E6 U# P/ C

2 T: K" p. {6 D2 U8 J
+ \) v% }) M) F6 \7 a  s# y
发表于 2022-11-29 16: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疫情闹的,连蛐蛐都闹出来了。
发表于 2022-11-29 16: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蛐蛐探子用马唐,牛筋草拉不出长丝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16: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2-11-29 16:47 编辑   u3 ~; p1 x) U' q4 ?- _9 C  |0 B
钩鱼 发表于 2022-11-29 16:42
! \+ l/ V" H* s. h3 m7 m2 y做蛐蛐探子用马唐,牛筋草拉不出长丝来。

3 ~. [& z  [7 y5 p( m/ j4 c  ` DSCN7921.JPG . s( c* |& q7 W' @
1 \& b! h; w- o! A; h8 ^
/ A! N; ~% n: X2 A
# F, k  }0 a' H/ T% k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1-29 16:33; w5 e) X: G8 ~. z6 k
这疫情闹的,连蛐蛐都闹出来了。

% e  `& N; C6 k6 P6 y( n姆们不会玩抖音!
发表于 2022-11-29 17: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11-29 16:48
) P* c/ i2 q) l' ~姆们不会玩抖音!
- X5 J% c: v& Q1 W7 N3 R2 ?
我玩儿过三尾大扎枪。
发表于 2022-11-29 18: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v0 Q& ]0 A  N- O4 z牛筋草
  P) u( }: ~$ X* x, V下边的才是马唐。
( I$ v6 @: z; v; ?
+ p; Z2 H- @; c  N3 V9 J initpintu_副本.jpg
+ b4 U0 L# ~0 U
# A% [# _$ s$ [) N! r3 G' D- K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1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1-29 17:12
/ n/ R4 v: D- g# d0 {" w我玩儿过三尾大扎枪。
, ?$ Q# G' Z3 ^8 F& o
配种专业户!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2-11-29 20:09 编辑
( s0 |( K3 a+ j$ |
钩鱼 发表于 2022-11-29 18:07
3 C* v# Q- D# s# h% ~牛筋草# w# x7 @& g+ |. E- P
下边的才是马唐。
! K* z3 U5 Y) v" ^& z9 Q/ C
我内图应该对吧?
发表于 2022-11-29 1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11-29 18:09' {1 s+ g- K6 |
配种专业户!
' j% |* M( C; ^
挨个儿卯!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9 2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2-11-29 19:222 j3 r: S  C8 c1 q
挨个儿卯!

, I$ c( f0 B5 C  m# ], I6 b: P5 u d71fc70867ab474baa9c7309ce613c24.jpg 6 D9 Z  n0 d3 l. T' p

, F% b% c+ ]9 C' y2 Z) I# K) P0 n! a: c; O5 L7 P* w- I
发表于 2022-11-29 2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11-29 18:10" h% B7 y3 T# J) d
我内图应该对吧?
. C3 |& C: M  M. J9 l) h# P* T
马唐的穗
" p8 l8 ^/ ^: N/ Z$ h, C 1.PNG
- c8 `, W. ?; P. U# x% d$ N3 C- a# K: y: ]1 i( p

3 c" w4 E1 X1 A+ Y4 n 2.PNG 9 C/ E4 Y( X$ E  Z( A- e
发表于 2022-11-29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11-29 18:102 X0 n$ X/ A9 O! T4 y
我内图应该对吧?
马唐是禾本、黍亚科的,和黍子一拨的。开花结籽 捕获.PNG
0 `' o5 I( O3 M- I
1 K3 T' m. A" X5 N* O  C/ C! W牛筋草是画眉草亚科的,和那个星星草一拨的。' a0 u/ Y6 _2 g- g; j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0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22-11-29 21:46
( z' s; ?5 ]" t8 K) [& B; o# T马唐是禾本、黍亚科的,和黍子一拨的。开花结籽
5 J. X8 K' R9 J* p; @) ]
. v6 s2 n  x2 i. N牛筋草是画眉草亚科的,和那个星星草一拨的。
' Y. R+ J- ]  ]! J4 g) x) T) R' f
谢谢您详细解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09: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22-11-29 21:202 k9 V& N2 Q* V) Z5 v2 C; N
马唐的穗

+ n0 _: K: ~, i* [  \谢谢喽,看清楚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4 06:31 , Processed in 1.19038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