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163.com/special/b/000113DV/beijing050113.html 7 ^6 _; h$ Q1 ^3 a! K) ~
其实政府也意识到北京城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是它把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 F3 s5 n# D9 f7 E" h从申奥这一历史性的大事件来说。我们排的所有宣传片里主要体现的还是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否则怎么让那些模特穿着仿祈年殿的样子设计的服装走过红墙绿瓦,而不让他们每人头上顶着个“国家大剧院”,走过时代广场。为什么排的都是胡同里的老大爷拿着蒲扇开怀大笑。因为那是北京最美的一面。最拿得出手,可以和“老外”面前自豪一下的东西。记得赵丽荣老师最后的一个小品,告诉我们,外国人并不是来听“泰坦尼克”的。他想看很中国,很北京的东西。想看在外国看不到的东西,而不是在外国过时的东西。 . U4 `5 S6 B3 y# M
如果说这是对北京城的介绍的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欺诈。当外国人来到北京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在宣传片里看到的是北京城的模样,是仅剩的一点儿。这无异于把好苹果放在筐上面,下面不知道会塞些什么东西。然后一边跟人家谈着历史悠久,一边拿出一些近年来建成的仿制品说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它是明朝建成的。这种小商小贩的伎俩,没想到居然也能用在这里。 1 _2 C3 b2 S! d0 H! }5 e: Y# q* h
# ]) b- d+ Z! p- B, M7 N; Y&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30 2:40: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