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护城河边的养鸭小男孩找到了,长大后他竟然成了北大教授2022-07-05 15:14·不止于声
, e; f+ G/ }& } |3 Z大家对永定门外的回忆有很多,养鸭户、护城河,永定门外的关厢商户,都洋溢着浓浓的百姓生活烟火气。
; j& ~/ S: o8 X7 F$ [% g8 t8 l+ `
时光流逝,永定门外小鸭童的今昔对比照!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了永定门,就是护城河,有河,自然会有鸭子这一类的动物饲养。可您别小看这些鸭子,那可是专门为北京城里的诸多烤鸭店饲养的。 # I& a! y; k h
2 F' r& s& {2 ?9 c- n1 `下面这张老照片非常珍贵,照片上是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梳着细细的小辫儿,手里捧着一只小鸭子,形象可爱乖巧。他就是当年在永定门护城河边养鸭人家的孩子。也许您想象不到,一位当年生活在永定门护城河边的养鸭小男孩,长大后竟然成了北大教授。那这位小鸭童是谁?他的成长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n# Q, c6 h! a3 i, L4 p, i/ k
7 j4 G& D$ B) y- ?, ]( V, Q' D1 i+ C/ n$ b, ?& {- y
$ y p7 p. _5 V# U: G- S1 Q; G
这个小鸭童是谁?
: r! c7 V2 b. p* T8 _2 w这件事,还得让我们从头说起。2009年,全聚德曾经在媒体上发启事寻找这位小鸭童。全聚德文史研究者李燕山先生,是北京史地民俗和老照片的收藏鉴赏专家,无意中,他发现了一组1947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马克 考夫曼在永定门下为养鸭户拍摄的珍贵照片。照片中的小男孩经过几十年成长之后,会什么样?这让他产生了想要寻找小鸭童的冲动。
$ O! u: v. ^ u7 y y& e
% Z4 T/ c# X- w
: _ q4 i* s1 ^9 }. C
- s7 V6 v2 b: F% [, m$ i4 N, l }% J" w6 j
2 y6 g7 s8 |/ C原来,永定门外护城河,有很多为全聚德供鸭的养鸭户,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鸭子来"。“鸭子来”传承起码五代以上。 . H& r w- Q4 N
! h5 d& N0 [+ ` W+ Q8 b
4 _% {% r: ~. k1 q3 V! B0 Z. E4 f
4 m, m) @ Y [$ R. d* I清道光年一位叫来景轩的养鸭人,经过多年实践,解决了孵化,也就是母鸡孵鸭、育肥,也就是填喂和种鸭御寒,也就是冬季集中于背风向阳的永定门城楼两侧等问题,培育出了优于其他鸭种的北京填鸭。
; e, v+ o2 I* P6 `4 L, C+ U2 U5 S/ }( w- u6 A
0 x9 D, M, v3 L1 } n
8 @9 I* w: N% W8 v2 x* ?
+ K' h2 r1 B" k" M( @3 R y1 b/ m9 w& o$ }" N" r# M
他养的鸭子,孵化率高、催肥与出栏快、并在京城率先成立了规模养鸭场。来景轩的后人大多10岁左右即随家人养鸭。即使幼儿,拿起一枚鸭卵对着灯光一照,就知能不能孵化。此后百年间,“鸭子来”的鸭子房遍布北京护城河水系,并带动起更多的养鸭人。城墙下、护城河边,白鸭成群曾是老北京的一道美丽风景。 * y( G V4 i# ]9 v# I/ i
- t1 O1 c3 L Y+ d
$ r, d% n7 _3 ?- @, d
& b" Y' E9 u& Z$ y
6 z+ r: u6 h& r0 g1 t6 r. I
6 {6 p" Q7 m' E李燕山先生在网上发现这些照片后,帖主将永定门城楼误认为是正阳门城楼,他就跟帖予以更正。之后,他向公司领导报告了这一发现,并推测照片上的小男孩,有可能来自当年给全聚德供鸭子的老鸭户,于是就与公司领导商量,利用媒体做“事件营销”,登报寻找当年的“小鸭童”。没想到,还真找到了这位“小鸭童”!应该说,李燕山先生是全聚德发现和研究这批照片,并倡议寻找“小鸭童”的第一人。 * I. h X o% i9 }7 `0 z3 p5 E* e% T
2 g) B d8 v: F经过媒体发出寻找小鸭童启事后,小鸭童很快就被找到了,此人,是来自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资深工程师来增禄教授,当时已经70多岁。 . P( Q4 x# k. Q" U
, ~, [8 F% _3 ~8 O: m
当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很多大楼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都出自来教授之手,被尊称为“来公”。来教授退休后,同癌症斗争了11年,依旧保持着阳光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平和的情绪。他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坚持给部队官兵讲解抗癌精神、奋斗精神,坚持给社会公众讲解考古文化、考古故事,坚持给中小学生讲解爱党爱国的情怀与感受。几十年后,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他也非常激动,因为,他当时虽然被拍照,但自己并没有看到过这组照片,家里只有一张残破的小合影。 * F3 c, o9 M1 X* y7 `3 r
$ q9 W- } C9 z. b0 [
* K8 R! s- H2 E7 I! b; ?2 y! [4 y+ H' ^; [! v7 j# B- F4 }
来增禄教授当年只是一个儿童,他爷爷带着全家在永定门西墙根下养鸭。他家里也没有这张照片,只有一张残破的小合影。他还奇怪怎么全聚德会有这些照片。后来,他来到全聚德,李燕山先生给他讲了他在网上发现老照片的过程。来增禄先生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原来,解放后,来增禄的父亲在北大养鸭场工作,他也就成了北大子弟,在北大校办工厂工作。后来,通过学习深造,在北大文博馆工作,成了工程师和副馆长。 + g8 I- P8 _9 e' {$ v2 q" K
据来增禄教授回忆:当年,北京城有许多鸭子房﹐而全聚德的鸭子全部来自宫廷御膳的东来记鸭子房。这家鸭子房在道光年间就开始养鸭,他们探索出一套最完善的养鸭方式,在当时是最适合用来烤鸭的北京填鸭。 3 l* J2 j- x: V- u
3 J8 [. `. T1 C; k% Y) Z$ r
7 S; M4 Y6 P) [0 F+ y N- a+ m) t. _: q+ y
0 J6 E, x) C6 N( |+ F* @4 g8 I- l
. f7 M% @1 I5 O7 S2 R
" I) z; A* V, s, |# R6 b
2 q. `) ^8 p* h% F/ j摄影师马克·考夫曼在永定门东来记鸭子房,拍了一组照片。有几张是手捧小鸭的小男孩,就是幼年的来增禄先生。他回忆当时的情况:他不喜欢拍照,摄影师是拿一个带有皮套的美国计算尺诱惑他,因为实在喜欢这个东西,所以就配合他拍照。这把计算尺也成为了这位教授的珍藏。后来,连同自己珍藏的这个美国计算尺,还有百余年前的老家具、老用具,鸭子房专用的鸭食瓮、捣药臼等17件珍藏百年的家传藏品,来增禄先生一起捐赠给全聚德展览馆。为全聚德展览馆增添了一批具有很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展品。
9 @& S0 w/ n1 z( C* S4 \; c, c4 H8 N4 l; {1 y
0 C1 \" x- W0 Y0 H
4 h4 A( d# U- d永定门当年什么样?
' E5 y- B2 E2 q8 ^, U h' w早在2009年,署名英格格的网友,就在老北京网论坛发文,写下了他当年在永定门外的生活故事。
! y) k8 x: Z; y# q
) w7 C" V/ M3 I; }% W D英格格家住在永定门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年龄还小,父亲办事带她进城里,经常坐有轨电车。有的时候回家很晚了,就赶上了末班车 ,借着电车司机师傅把电车开回电车厂的机会,司机师傅把她们父女俩送到永定门外,电车开过了护城河到了电车厂门口,她们也就下车了,要不然他们就得在永定门内下车,司机师傅心肠好,他们少走了二里多地。 & a1 n. `' z" }9 d& _; @
永定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南大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永定门看上去又高又大,古香古色,城门两边的城墙蜿蜒数里,就像美丽的衣裳、腾飞的翅膀。一座木桥架在护城河上,驴车,马车,洋车,手推车来来往往。
2 j1 {" Z: p5 O1 N( i3 F9 d5 h w* f- K% h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永定门城楼的衬托下,永定门外大街车水马龙,风景怡人,人来人往,别具一格,非常热闹。令人回味的,是那时可称得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商铺。 1 E0 K# N" w3 F7 P( b
那时出城门外都叫关厢,马路很窄。 ' X5 [# D9 h: C% g
" o5 T# Z+ ]) T6 A) E- L4 F
1930年代,永定门护城河景色
3 e; m; d7 r3 p! _; K }/ j4 `一出永定门,过了护城河,马路东侧地名叫桃园。临街有饭馆,商店,做衣服的,打铁的,还有一家棺材铺。 l* O: Y8 D! f
那家小饭馆叫“永外饭馆”,那时候有赶大马车的,赶脚的,大家为了省钱出门都自带干粮。客人走进了小饭馆,伙计们都热情招待,花上一分钱买一碗汤,也可以把自带的干粮,花上几分钱,加加工,热一热,服务周到的,小饭馆生意做得很红火。
: d/ H' T7 ]; Q0 X9 D0 p6 d k那家做衣服的“服装门市部”,店里有一个老裁缝,不吝中式西式的服装,大人小孩的裤子褂子,有活就收,量体裁衣精工细作。
J. g( Z- I! v9 D1 s( A那家“棺材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那年代人过世只能装棺下葬,后来提倡火化了,就不那么兴旺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棺材铺彻底关张了。
4 E6 T" X$ l, R4 |' z2 v当年,这里还有一家“龙泉百货商店”,卖农具和日常用的油盐酱醋百货用品,还有“粮店”和“修理门市部”。
5 ~8 c7 J. S' [6 ]+ C* _
$ D! B3 ~- }% E! a- C, w: J6 O# [ A永定门外马路西侧临街的地名叫三元宫,地势较高,大部分地方是平房,以居民住房为主。居民区之中,那里有一个小院是文化活动站,院门朝东,三间北房,两间东房和两间西房。一有空儿,附近的老居民就去那里读读书,看看报。英格格当年也经常到那里去看书借书,方便得很。她记得主管文化站的老师姓汪,一个人当站长。汪老师有文化,毛笔字写得特别棒,他待人文质彬彬和蔼热情。您别看文化活动站地方面积不大,人气儿特别旺盛。毛主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毛主席的这句语录就是文化活动站的座右铭。当年,毛主席语录书写得工工整整,镶在镜框内,被高高挂在墙上,这是英格格第一次看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语录。
2 I5 ^ q. d& ~4 H3 N6 v! t% R上世纪五十年代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很有学习的气息,很有文化复兴的气势,令人精神振奋,场景难以忘怀。今天文化活动站的旧址由于永定门外的道路扩展已经荡然无存了。 ' F7 _6 E: o! K! x# q
永定门位于京城南部,是外城的正门。城外住的都是贫穷老百姓,那时住户并不稠密,人烟稀少,很荒凉,很贫穷,很落后,到处分布着许多农田,道路也很狭窄。 7 A# r9 U3 J$ i
; E) K1 r. A: {0 p: E' s7 _# c! Z
出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和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建立超前的文物保护条列和文物保护意识,也没有长远规划,就把永定门拆掉了。 ; L) U, T' b' k* K* Q
没想到,四十多年以后,为了恢复北京古都风貌,保持京城一条完整的中轴线,2004年复建了北京城的南大门——永定门。旧貌换新颜,永定门内露出了天坛和先农坛,彻底改变了周边的环境,美化了沉寂多年的永定门内外,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的宽阔、笔直的永定门外大街,为促进南城的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发展谱写了历史新的篇章。 ( r8 V, C: y7 Z6 r% T4 B1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