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消失在菜市口的儒福里过街楼吗?原创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2021-01-25 16:09:54 i+ `! A" S9 l. n# ]9 o; i ~4 L
 儒福里过街楼,图源网络。
$ Q. Y# [ G: b' L& G) A
2 `8 J8 Q$ o0 D; \9 p. g+ a g$ b上周五,从大白菜已经不是“白菜价”,咱们介绍了北京的“菜”胡同,其中着重讲了一下再1998年展宽菜市口大街过程中消失的官菜园上街。
1 X2 n! \( I5 Q! a$ C3 P6 z说起官菜园上街,老街坊无不为之叹息,最可惜的是,随着胡同一起拆掉的,还有京城唯一一座过街楼——儒福里过街楼,也叫观音院过街楼。
# s( D& E. E' ^' E% d名为过街楼,确实起到了类似今日“过街天桥”的作用。这过街楼分为两层,上为连廊,沟通着胡同两侧的东、西观音院;下为拱形门洞,南北方向胡同可通行。 8 f; e- i0 ]2 M; K4 A
" p$ w8 Y+ O0 }# R9 V9 b
儒福里过街楼,可见“金绳”题字,图源网络。 8 E8 R$ S) i: x" C4 c. s+ D! {
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层的游廊四梁八柱,顶部起脊,柱间还有方格窗,其精美程度自不用多说。
- M# p m {* r! ~2 D6 ~而一层的砖券门洞之上还有花檐,檐上有匾额,南面为阳刻“觉岸”,北面为阴刻“金绳”,为清朝道光十年(1831年)四月所刻。 7 i5 S* L* r" T7 ?: W3 C
% l4 N2 a& g; c* S/ N
儒福里过街楼南面,可见“觉岸”题字,图源网络。 % H2 R5 u5 V4 S
有人认为,这条胡同曾是通往京城最早监狱——京师模范监狱的必经之地,押送犯人的时候,“金绳”迎面而来,意味着法律准绳的神圣,穿过过街楼走自新路赴监狱改造,而刑满释放回到这里时,迎面看到的则是“觉岸”,解释为回头是岸。 * J; W# N0 N2 x' Z2 |5 I# K8 h
2 n- } r5 a' r. q% \4 ]

) o9 X% s( }* U8 }- X
" F% K4 _# d9 F1 I/ X自新路的北京市监狱,图源网络。 6 ^; S3 ]8 b1 X# |4 _
乍一看,确实解释得通,但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意会和巧合。在道光年间,儒福里以南的京师模范监狱还没有影子,这监狱是在宣统二年(1910)4月才动工兴建,民国二年(1912)11月10日才开始投入使用的。 / K! o- B& S0 { U1 l2 B
而附近的自新路,便是在民国八年(1919)为改善监狱通往城里的路况由犯人们修建的,并由此得名。 1 B4 M' U. [. [, a+ ~
* B/ K/ U" m) |% d/ ]2 y1 G0 n《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自新路北接官菜园上街,南边旧时第一监狱。
- I( `2 N0 e. q8 V! ~1 O& q; r其实,您要是注意到了这过街楼两侧的建筑就不难理解了,这两侧是观音院,过街楼本就是为了沟通东、西两院而建,其自然也带有着佛教色彩:
4 A, S3 H A/ y, W3 L% } i南面的“金绳”出自《法华经》:“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简单来说,就是通往理想国——离垢国的道路上,以金制绳索为界。 . Q$ c5 a1 f" {
北面的“觉岸”就比较常见了,最有名的一句应是“共出欲海,同登觉岸。”其中的觉岸,便是指由迷惘到觉悟的彼岸。 
[- }+ u5 q! T
0 _6 i$ P+ Y5 z- K儒福里过街楼,图源网络。 ) f1 s5 B& I' v7 ?* |! y7 R, j
李白曾在《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一诗中有“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津”的句子,用来解释这两个词语,再合适不过了。
! u% ]8 d5 N5 z+ C儒福里过街楼 曾是阴阳界?
! S2 J+ M% Y- u" u民间也有传闻儒福里过街楼是“阴阳界”,观音院则是祭拜祈福之所。 & |. B' f9 F" ^) a7 y7 v4 T
虽说其南不远就是荒冢义地,地界荒凉,但寺庙香火极盛。每到进香的日子,这里便人潮如织。
# G$ u+ R7 s' d C西观音院坐南朝北,规模较大,是个四进院,为祭拜求佛之所;而东院较小,只有一组院落,为僧舍及停灵之用。
2 [, W- e5 N) \0 K平日里,求福的人们在西院进香后去东院休息,便要通过过街楼。 v$ K: Z! Y2 k* ?" K3 m r
: J% o4 Z Q m: I) e8 ]
儒福里过街楼,图源网络。
5 D+ m% z7 c- q) h/ {1 Q3 x据当地的老人讲:解放前的一段时间,观音院南边的义地里埋葬的都是外地来京的人员,但有些有钱人家不急于下葬,会将棺椁放在过街楼上超度,随后放在观音院东院房中,有专人护卫。放一段时间后,便把棺椁用最隆重的方式送回家乡,将其厚葬。
5 L5 F$ @/ k- E5 ?0 I" K; r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著名报人邵飘萍还曾在这里办过《京报》报馆。 3 ]6 ]) T2 ~# ~( c% G) ?9 _9 h, O
新中国成立后,观音西院于1952年辟为北京自新路小学,东院则于次年兴建北京建筑工人医院(今健宫医院)。 
. P! H' w% r/ R( x" e% }& _2 R3 v7 D' }7 U6 C. B2 }
健宫医院俯瞰,图源网络。
- e0 k) J2 e% z, v: \说回这座儒福里过街楼,曾被列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唐山地震时,过街楼的房顶还曾受过损。 - P# V1 Y3 ^* f5 N9 J7 e$ s
! Z% z5 A( S2 _. \- R
儒福里过街楼,图源网络。
( M2 Z5 z. i2 x; K不过在 1998年展宽菜市口大街时,对于过街楼是“存”还是“拆”,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据说最后的决定是迁址保护、异地重建。 ( [( E0 x5 t/ N! A, l+ ]
! |3 j( p. C) V+ h少了半扇胡同依靠的儒福里过街楼,图源网络。 9 z" ^7 B) i0 Y) w: \
但菜市口大街已建成二十年有余了,儒福里过街楼的异地重建,至今也音信全无。 , ~; @# G* D0 o1 }% {* r8 c
" m# C- h4 z# x- B
如今的菜市口大街,图源网络。
* ^/ R" c( s+ s" k$ d6 C儒福里 百年前是大猪营
" K( @# u, Y' S! V0 y此外,儒福里这个地名的来源也颇有典故。清代时,这里曾叫大猪营,《京师坊巷志稿》中称“东珠营”,民国时称猪营、东猪营,建国后一度改称东珠营。这里民房甚少,多是坟地、大水坑,雨水成灾。
+ Y% s% p+ A! V0 P$ y民国初,通县电话局局长王席儒在此地建寓所,称“如福里”。建筑总体西起自新路,东至东猪营,是条东西走向约60米的小巷,南北各有5个门。 " v1 R8 _7 o6 x7 t& ?: k
4 G' P( b3 K9 u
1934年《最新北平全市详图》中的“如福里” 7 H4 H9 W1 A' ~5 v/ Y0 d2 T
& q! L6 \& D4 O8 G, Z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中的“如福里” ( Z, b- V P. n$ @, n
& _* U3 ?* b( k' E- X1948年《最新北京市街地图》中的“如福里” . q- A( B( V, D) \. v( r
因为革命老人董必武曾受王席儒掩护,于是亲笔写下“儒福里”为赠。王席儒便将“儒福里”三字刻于巷西门洞之上,可惜的是,这字迹在1966年被毁。 ! i# s$ J+ d2 D7 b$ ~! f
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儒福里。如今,儒福里故地则是变为了儒福里小区。 ) x5 |8 I U( B' G+ y6 K
# |4 N+ [9 w' M, W: I
如今儒福里胡同墙上的壁画,图源网络。 
# y) L2 \# r5 f9 X l; q
. }4 R. U i8 p0 |8 k如今儒福里胡同墙上的壁画,图源网络。 
! ]9 ?2 L( C @. v6 i- y2 F3 u
* h8 \/ c$ S% |" ]3 L如今的儒福里,图源网络。 3 o, M) W9 O! T0 b9 [" I$ e3 a
8 H( \- G1 \$ D o; q h关于官菜园上街,您还知道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孟庆达,老北京的过街楼,新京报,2011.03.03 [2] 夜读:逝去的儒福里观音院过街楼(图),新浪博客-秋月朗,2016.09.09 [3] 王鼎,北京市内曾经仅存的儒福里观音院过街楼,北京青年报 [4] 王月,消失的过街楼,北京纪事 [5] 北京市西宣武区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3年5月 0 g4 j) v8 C; ^' X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