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是我打小人们就这么说的名词,如今叫“公交车”,公共汽车我最深的印象是12路,五十年代初每年两次跟随奶奶去左安门外关厢那边的坟地去上坟,12路汽车是当时唯一通左安门外地公共汽车,当时的“公共汽车”是用日本卡车改装的,车厢与驾驶室是分开的,车厢里转圈的硬木板座,中间一排背靠背的木板长椅,售票员用手推拉车门,乘客上下完毕售票员一声哨响通知司机开车,后来有了驾驶与车厢一体的公共汽车了,不过还是那种“大鼻子”道奇客车,据史料记载美国造大道奇客车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从美国运到南京的货车,1947年打造成100辆客车。1949年5月,南京解放,将88辆大道奇客车支援北京。在早听说由于当时燃油极度缺乏,公共汽车只能使用木柴和碳做燃料,后来控温式煤气炉试制成功,逐步安装在公共汽车上,燃料改用山西无烟煤,直到1956年陆续恢复使用汽油。 五六十年代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还是匈牙利伊卡路斯和捷克的斯柯达为主,还有少量豪华客罗莎大客车,记得23路公共汽车一直用的就是匈牙利卡伊洛斯客车直到七十年代末才被停用,4路环行公交车就是围着老城区转,它甬道是比较高档的客罗莎客车,墨绿色每次路过东单长安街4路环行特别显眼,长安街上还有一种公共汽车是上部米黄色下部是红色车身后部还拖着一个车厢,长度有点像今天的“大通道”公交车。当然印象最深的是1960年至1963年,由于汽油供应紧张,部分公共汽车改用焦化厂生产的焦炉煤气为燃料,车顶上装储黑色气袋,直到1964年石油供应好转后,才停止使用煤气恢复使用汽油。 五十年代的公交车很有意思,司机前面的风挡上竖立着一个上红下绿的箭头型指示灯,夜晚竖着表示直行,拐弯时向左或向右箭头就只向哪边,同时车头两侧会有上下摆动灯标示意,那时的北京街头红绿灯还很少,交警站在指挥台上手握红白相间的指挥棒指挥交通,晚上指挥棒是有灯光显示的。 时光冉冉,六十多年的光景如同白驹过江,今天街头上的公交车早已今非昔比,各种豪华大客车比比皆是,绿色环保的电动车代替了燃油发动机,车厢内空凋已是必备的设备,人们出行不仅可以乘地铁还可以坐公交,快速公交在各个主干道上起到快速纾解交通的作用,无人驾驶公交车也在试行中,相信不久在北京街头就会看到它的身影,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2021.6.16 九城了然 " |: \+ k, h3 K' B9 @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