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57|回复: 7

燕京八景及历代诗咏--玉泉趵突[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5-6 17: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山深处 于 2021-5-6 17:06 编辑
3 h; h( Q) K) z/ W
  z1 R0 o+ U, {, n5 S
    玉泉趵突,曾称“玉泉垂虹”、“玉泉飞虹”、 “玉泉流虹”。
    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认为“垂虹”不贴切,改为“趵突”。其实,并非不贴切,而是由于自然的变化,水小了,“垂虹”的景象已不见。但泉水依然还有喷涌,于是改名为“趵突”。
    时至今日,“趵突”可能也不再现了,估计只剩涓涓细流。君不见,玉泉山东南的高水湖已不复当年旧观,玉泉山东盛产京西稻的稻田也变成了“玉东公园”,真可谓沧海桑田!

) D7 x- R0 P) f: ]( P; n
玉泉趵突碑:
=玉泉趵突碑1.jpg
5 f, K1 S1 d) J- R
玉泉趵突(清-张若澄绘):
=玉泉趵突(清-张若澄绘).JPG

) @. b% C0 i0 K  H' ^4 D3 a
【元】陈孚《玉泉垂虹》诗:
雪波碧拥千崖髙,落花点点浮寒瑶。
日斜忽有五采气,飞上太空横作桥。

" V" N( e3 M$ @
4 L0 E/ t5 S" ?& z& l: E' `5 ~
古寺残钟塔铃语,回首前村犹急雨。
轻绡欲剪一幅秋,又逐西风过南浦。
《观光集》
   
【明】金幼孜《玉泉垂虹》诗:
宛宛垂虹引玉泉,萦岩出涧净娟娟。
细通树底映初日,遥转湖阴涵远天。
鱼动翠纹生雨后,鸥翻细浪起风前。
源源自是归沧海,添作恩波遍九埏。
《观光集》
$ c# [, i9 D) m9 K' Q" Z2 a

- a. f- r. C& ?# [" F/ N
【明】杨荣《玉泉垂虹》诗:
一派清泠螮蝀悬,涵云浴雾自年年。
声回晓阁鸣清佩,影落秋崖湿紫烟。
石罅转来幽涧里,瑶池分出御桥前。
汪洋长比恩波阔,万古东流会百川。
《燕山八景图诗》)
4 Z; l9 U, z" I

# O. Y7 G$ ?; p6 \4 E$ ?( b2 V  q3 ~  s8 m& b
《集咏燕地八景全图》中:(未知作者,时间应为明代或之前)
       玉泉垂虹
天根地脉久钟灵,莫问仙源何自生。
峭壁高悬江练白,巉崖倒挂月轮明。
喷云响震雕鹏避,溅石声惊虎豹行。
休讶玉虹长在日,三关胜境永朝京。

+ h  K! @+ o7 g5 X+ c( M" v/ q' O% J
# z" {) k0 w8 Y
【清】乾隆皇帝御制《燕山八景》诗:
       玉泉垂虹
涌湍千丈落垂虹,风卷银涛一望中。
声震林梢趋众壑,光浮练影挂长空。
跳波激石珠丸碎,溅沫飞花玉屑红。
自此恩波流处处,公田时雨泽应同。
(《乐善堂全集》)

' S' d/ j6 I7 F
4 T3 @+ U/ [8 q7 u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制《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玉泉趵突
西山泉皆洑流,至玉泉山势中豁,泉歕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且表为“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
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1 F' H- S6 K3 m% {
! a  b8 L% W9 v* `9 R& E: g/ H
【清】和亲王昼(乾隆皇帝之弟)作《燕山八景》:
       玉泉垂虹
凌空泻处玉龙飞,霭霭晴云掩映宜。
似练远从千涧落,如虹直向九天垂。
停泓原有盈科势,溅沫非无润物时。
坐对更添吟赏趣,斜阳红抹影参差。

3 G$ {0 [" N" V4 l( \

( d& S0 e. r1 t. r: L: P1 ^; M6 V- J
【清】嘉庆皇帝作《燕山八景》(1798年):
       玉泉趵突
伏脉山根来万岭,清泉汨汨本源充。
一泓冰雪晶莹澈,百斛珠玑荡激同。
屈注盈科还就下,萦纡出涧总朝东。
昆明汇泽滋田亩,千顷都蒙利济功。(玉泉从山根出,喷薄如珠,旧以垂虹名景者,非实也。灵源浚发,为德水之枢机,其旁瓮山流为溪河。乾隆庚申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昆明湖,灌溉稻田无算,即畿甸众流环汇,皆从此潆注。)
0 v; T$ ~4 i, \, F" {! ^

/ L6 _" d" G2 j% c8 ^
2 _7 t) ~3 e% j/ Z

6 Y8 U5 ^) p0 h/ D% U
# r- e: x$ b$ \3 _5 [

( n  j: Y3 J# A: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1-5-6 17: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1-5-7 08:44 编辑 / E1 k! t2 {% q/ Q8 a

% T8 }: [; Z& b8 W" V* M
, v2 \3 s# Q( v 4591a675620448918ba4f5e716410529.jpg 9 a, l. a3 b. B  l7 `0 h

+ u5 g" ?) u8 k0 A! r5 D/ U; ^
9 c1 r  B: a% L, c, z+ u/ a+ ^, D1 d9 I% p1 K" w
0 t' X) Z( B/ X5 |" Y" O' Y
发表于 2021-5-6 2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趵突仍然可见,但不是天然的,是人工的。接根儿管儿,通上电,要多趵突就有多趵突。
发表于 2021-5-6 2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你我百姓是无缘得见的。
发表于 2021-5-6 23: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泉,何日还人间?
发表于 2021-5-7 0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燕京八景及历代诗咏--玉泉趵突

鼓掌.jpg.gif
发表于 2021-5-7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泉趵突
 楼主| 发表于 2021-5-8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燕京八景及历代诗咏--玉泉趵突

myusername 发表于 2021-5-6 21:500 f  v" o+ U7 ~6 v4 u7 A
趵突仍然可见,但不是天然的,是人工的。接根儿管儿,通上电,要多趵突就有多趵突。
4 q$ ]# G$ i& g. @& g; ^
如今,这么干的还真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10:09 , Processed in 1.1580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