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6|回复: 12

转贴;旧京“玩物”[含1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3-9 17: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 l$ X9 t4 M) C1 }6 R$ @

$ L* u$ Q* @: Q# x
  • 转发
    4 r6 t) ?. T5 d* v5 y/ v. [) v/ P
  • 微博: N1 p5 h! B  r7 b" y& f/ K
  • Qzone1 x9 r* }+ l' E" E& l
  • 微信
    % ]* U0 [. J4 o% Z- V* `+ G7 M' C  H- J; x0 N" @
    ( ?+ |. v0 s1 _6 z* `
3 Q. Y9 o" l6 d2 I9 j' b: {) w* Z
8 [' i' u5 _$ G+ K0 h2 P% V' [9 E
- i" p6 p3 y: ?7 }$ e
旧京“玩物”原创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3-09 10:55:12
/ |; W% B( K4 E7 K) S
老北京人好玩,会玩,玩不厌精,他们多把饲养动物称为“玩物”而非“宠物”。“玩物”讲究颇多,甚至成了和弈棋、品茗、论画一样的雅事,这恐怕和满清八旗有着很深的渊源:八旗子弟钻研提笼架鸟斗蛐蛐,熬鹰放狗打秋围,在这方面舍得下功夫,老百姓则跟着追风,年深日久,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味儿“玩物”文化。

从清末到民初,每日清晨在城根下、河沿边,随处可见身穿长袍手提鸟笼的人,迈着方步遛鸟。


& I9 W# N9 Y5 r( q7 J; ~/ r
+ d, S( i+ j, \  Z& r) O+ H6 n# M- H' Y
养蛐蛐需要盆,斗蛐蛐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

清宫廷对养鹰很重视,内务府专门设有鹰狗处。“上有好者,下必有焉”,养鹰之风也逐渐传至北京民间。


3 t+ O2 _" |$ S) s5 R  B. a; R3 D5 u4 v# z4 e

! C: I  [$ e, i4 R0 g- y
提笼架鸟,并非一回事。提笼,是指笼养鸟,主要是为了观赏和听音。架鸟,是用架子来养鸟,叫亮架。锡嘴、梧桐之类的鸟,不能在笼中饲养,只能在架上栖止。老北京最常见的架鸟当属梧桐,经过训练的梧桐会打弹儿、开锁、叼旗、开箱等各种绝技。
  猫猫狗狗是现今最常见的宠物。不过,从历史上看,自由散漫的猫似乎更和老北京的胃口,地位也更高。明代宫廷有专门养猫的常设机构——猫儿房,御猫还有名分官衔,从地位上可与当时飞扬跋扈、势焰熏天的太监平起平坐,可谓深受皇恩雨露。
民国时期的很多知名人士也是“猫奴”。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养猫、画猫;冰心老人家的咪咪在猫谱上名“雪中送炭”;老舍写猫还以猫作为文章名。

末代皇帝溥仪与婉容的弟弟润麒在养心殿后殿体顺堂前,身旁一只德国黑狗毛色亮泽,精神抖擞。

0 n4 w4 L( M3 {& a3 R
2 R0 x' m$ P- H2 w# _
# u( F3 x+ W! @, _4 ]+ R
蛐蛐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
  老北京规矩多,养猫也不例外。那时的老北京人不卖猫,还把卖猫视为破产的象征。猫的来源多系亲朋间互相赠送,以毛长者为贵。长毛的猫尤显头大威武,且披肩长毛下垂,类似雄狮之相,故称为狮子猫。在这个品种内,又以毛色的好坏来区别猫的高下,按皮毛花纹赋予不同的雅称,如白猫黑尾者,称为“雪中送炭”;上半身黑而下半身白者,谓之“乌云盖雪”;白猫头尾俱黑者为“鞭打绣球”。
9 r! J; H( ^9 r
3 b0 ?' |3 g% g: e6 [( k
画虾的齐白石和他的猫。齐白石除了善于画虾蟹,他还画过猫,一幅是《猫趣图》,另一幅则是《油灯猫鼠》。
  至于狗,则有着更实用的目的。虽然北京的特有犬种“京巴”并不凶猛,但颇为警觉,遇有异常便一阵狂吠,这对“梁上君子”有很强的威慑作用。在“先生肥狗胖丫头”这句对四合院中产阶层生活的描述中,“肥狗”竟然比“胖丫头”的排名还要靠前。
清军入关之后,他们的爱好中还多少遗留一些尚武围猎之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玩鹰。然而捕鹰、驯鹰都颇不易,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比如驯鹰的第一步便是“熬鹰”,为了从心理上征服野鹰,要让它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得休息片刻,这样经过一周至十天,才会完全屈服,顺从主人。

在北京的金鱼池地区,发展出规模庞大的金鱼养殖业。


& i& D0 w/ n6 ?2 L
  玩鹰不是平民百姓能够问津的,养鸽子则大众得多。据民俗学家刘叶秋讲,北京人养鸽,多是每天将鸽子放飞在空中(俗称“飞盘”),观看它盘旋翱翔,或看自己的鸽队与别家鸽队搏斗(俗称“撞盘”),俘得对方鸽子,作为消遣娱乐。

北京人过去主要居住四合院平房,鼠患严重,而养猫主要是为捕鼠,而且大多类似散养,任其自由出入。

8 Z& R/ j- F' a; `, u+ J
  钟情于鸟、鱼、虫,是老北京人善于自娱自乐的一大体现。这里的鸟主要是指笼养鸟,“提笼架鸟”是八旗子弟的身份标识,为听鸣叫的,养百灵、画眉、黄雀、字字红、靛颏等鸟;为了观赏,则养鹦鹉、芙蓉鸟、玉鸟等;为了训练技艺,则养梧桐、交嘴儿、老西儿。什么鸟用什么笼子,什么人养什么鸟,一旦搞错就会成为笑柄。

中山公园内的养鱼处

8 u9 y2 ?& @2 Y* U
盆养金鱼可以上溯至800多年前的金代,现在北京还遗留有金鱼池的地名。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周围居民“岁种金鱼以为业”。可见,培育和贩卖金鱼早就是北京的一大宠物产业,所以才有那句“天棚鱼缸石榴树”。

. i5 W  l8 y0 d1 v# a5 d8 A4 q6 d% n1 Y3 b' [& T1 _
婉容喜欢养动物,比如猴子、猫、驴、鹿等,尤其喜欢养狗。不仅婉容喜欢养狗,溥仪也喜欢,《清宫述闻》里曾记载紫禁城里有几百只狗。所以,有些太监和宫女也效仿溥仪、婉容养宠物,紫禁城里的小动物多得都可以组建一个动物园了。
  再有就是虫。蟋蟀,又名促织,咱北京人称之为“蛐蛐”,以京北苏家坨的“伏地儿”和京西福寿岭的“青麻头”最佳。养蛐蛐,趣在厮斗与鸣唱,自中秋节后至重阳节左右,一些专门养蟋蟀的,备好战场,随即下帖约人,请帖外皮写的多半就是“乐战九秋”。冬日里,室中温暖,则鸣声四起,闻之与夏秋山林之间相似,这在没有电视、音响的时代,也算是莫大的视听享受了。
  在“玩物”这件事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高低贵贱,都能找到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用北京人的话说:这练的是慢功,要的就是磨性子的过程,以此养心。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陈飞(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流程编辑 邰绍峰

% U0 P' R0 z$ O8 O  E8 D: d
5 R3 M$ m6 {, ?# _$ j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1-3-9 18: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九十年代官园、龙潭路两侧,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什么都有,如今全它妈玩儿完。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2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3-9 18:31
, V- }9 _8 H! x# h- P八、九十年代官园、龙潭路两侧,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什么都有,如今全它妈玩儿完。

- S$ ^  O& |7 \9 Q3 N取缔!
发表于 2021-3-10 0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提防老百姓玩物丧志,所以通通清理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0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3-10 01:39
9 c$ N# I$ i  w5 @为了提防老百姓玩物丧志,所以通通清理了!
# T% l$ b5 Z! l6 S# O) [
DSCN4737_副本.jpg
8 P+ }( _/ D) M, S/ E' o$ g& G, e! Y' U+ z0 k' z  \8 D/ b6 C

9 k7 Y3 r$ J2 L* `( e; N! Z' A
发表于 2021-3-10 14: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 I& f  k' }4 l8 q. E' d3 C2 c1 C4 A
松二爷的最爱!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6: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3-10 14:59
5 u# Q0 m( D7 U' V6 d松二爷的最爱!
4 O( ]  V/ J* u; U- t( |( `' A
DSCN5021_副本.jpg , [& ?" D- v5 f. [
+ U" o$ i) _/ H8 _- U4 @
6 J4 G" @7 U. [- p
发表于 2021-3-10 16: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五  六十年代,新街口南大街进新太平胡同,走到护国寺后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什么都有。
发表于 2021-3-10 16: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吃什么.jpg
; |* l7 P: T2 o5 s8 u6 ~$ i: o. E& A+ k& b( e
吃什么1.jpg 3 i0 H2 @& ~/ u6 d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6: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2 H2 g' n7 K9 B; ~
这个就瞧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城根儿 发表于 2021-3-10 16:32/ h; M/ j, R- D
五  六十年代,新街口南大街进新太平胡同,走到护国寺后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什么都有。
: i3 {8 S; J( h/ s8 r3 B
是啊!现在愣是不许了嘿!
发表于 2021-3-10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市、鸟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转贴;旧京“玩物”

光明 发表于 2021-3-10 21:02! V; }+ q  D+ A& U" K$ r
鱼市、鸟市……
- A, h$ J. M5 C: Q. p*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00:02 , Processed in 1.1926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