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外的上斜街要改造了,胡同有何厉害之处?原创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2021-02-24 17:51:49
& [% Y! \/ F7 o7 Z ^" A+ E3 _! H5 d: v' }6 j
* {( ?# Y3 Q2 t: G0 G
1952年,宣武门护城河桥头,画面应该就是在上斜街东口附近拍摄。
* ^" L# e8 l) y: }- O, F近日,有消息称市发改委批复了上斜街和金井胡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x. ^3 p8 I2 g4 z, a通过整治提升,届时上斜街和金井胡同里的番禺会馆、四川会馆等特色文物和历史建筑将亮相。
* ~) k; `8 l5 H' s- [" `6 K上斜街地处宣武门外,胡同内会馆林立,寺庙诸多,还曾有许多名人在此居住,由此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7 J8 X" v* X# F8 z上斜街 是河流故道还是走出来的斜街 ?6 s/ M; G" q5 e0 t* E
“京师坊巷,大抵袭元明之旧”。 ——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 5 U" H6 X T% b" N# g" U
中国自古崇尚天圆地方,建城也是多是规划严格的棋盘式结构,所建的胡同坊巷大多横平竖直,北京也是如此。 9 \$ W6 {3 L8 Z1 v4 r6 n
但城内也不乏斜街,上斜街便是其中一例,在其南侧还有一条下斜街与之对应。 6 ^& |5 a) w5 @+ ~" A+ n
/ l( Q, y& H7 q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上、下斜街 % V8 [$ D: e- @3 Q, q4 ]. h$ C
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介绍,上斜街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下斜街。明代时胡同曾名西斜街,目前是北京最宽阔的斜街。 `3 p$ S8 [- @ ]: ^5 M
您别看现在的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往前数八百年,这里其实是一片水乡泽国,河流遍地。 0 R( r4 J% |0 h# y- b( t: v
' V& j1 J9 O+ [" e @+ H
清同治四年《北京地里全图》中的河流湖泊 % [4 X# T5 J( L/ _$ K% r
元初在此兴建大都城,这些河流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随着河流逐渐干涸,原本的河道便形成了街巷。
|0 h4 I: U4 W/ i4 j比如,西单北不远的东、西斜街,元代时还是金水河的故道,皇家御用的水系便是从这里流过。 - R3 M7 Q0 b$ F! C3 d4 g
% f( r/ s2 [) p7 w% G7 p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东、西斜街
. G* X4 n7 x0 h- A& N# H3 b( x再比如前门外东侧的草厂一带,那里的斜街便是永定河“冲”出来的。 4 v% }/ L2 Z v5 h
当然,您要是把视线移到前门外西侧,同样也有一组斜街,但他们的走向与东侧的明显不同。
9 f7 D3 R$ k6 ~" Y) E; o* _$ o, D3 f. i# E& o5 h ~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前门外两侧的胡同
3 o3 e6 [, p- b( S+ [资料显示,这两者的成因也大相径庭,西侧的这些斜街是人为“走”出来的,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6 o) x7 @% y! K( m
据传,元初舍弃金中都,在其东北方向重新建起了一座大都城。建城之初,新旧两城来往频繁,其中就有一条路是从大都的丽正门到中都的施仁门。
6 O% }* U- @. j" R& d5 d) }( v; |2 R0 x" q/ U2 Z/ n
金中都和元大都之间的路径简图
& r! c0 i" y1 G4 \2 V- U* |; m而这条路地处城郊,人们积年累月地在此经过,便“走”出了这条斜着的捷径。
4 V) H& [+ v4 U0 M# |' F而说到宣武门外的上、下斜街,有人说这里是人们走出来的,也有人说这里曾是河流的故道。 2 W/ K" h* i j# V
前者介绍这里或许是广安门到宣武门之间人们抄的一个“近道”;后者则是说这里地近宣武门外护城河,曾有一条“减水河”,也名“银湾”。 ! S* S1 n: l8 u% ^+ \* W/ M$ K
不过,对照清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上斜街)街北临护城河,有响闸,明正统间侍讲刘球请于宣武门西作减水河,其故迹也。逾河为宣武门外西,城根桥一。” I6 N7 w# G" d6 L U
由此来看,上斜街或许是宣武门外护城河的走向而形成的斜街,而后,这里又成为从广安门到宣武门的一条很方便的捷径。
6 r$ Q9 }. l! O: n0 S' ^6 x
3 z. t8 _' o, ]( g: k1948年《北京地图》中的上、下斜街 8 ^ k- Y: k# A) L1 P# q; T
如今要去上斜街,乘地铁到宣武门H口出,过路口往南不到100米,右手边就是上斜街的入口。 . {' ?; R, ?. l
街内大部分的房子都建在台阶上,据传这是为了防止街上的积水,这或许也对“沿护城河走向”成因的一点佐证吧。
2 p5 _$ x; g. b2 b六月六 万人空巷观洗象7 P7 P6 W8 `" }1 _" V0 N4 c3 Z, d$ x* _0 F
因为有水流过,形成了上斜街,又是因为有水流过,这里还曾作为京城仪仗队中大象洗澡的地方。
* U5 H* A4 J* L/ Z! {2 _* |明清时期京城每年农历六月六,会有人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这里给它们洗澡。 % T! n. e. X: e3 p' |
前来观看的人可谓摩肩接踵、人潮汹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连地痞流氓和小偷扒手也瞅准了人多来凑个热闹。这绝对算得上京城一景。 ! w8 j4 j+ ~# T" `' }7 Z& D
" U8 q+ u. p: H3 |! |' y光绪时民间画家的绢本《洗象图》 " t& g T& R) z0 W3 v
《旧京风俗志》中曾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 “是日晨,由象奴从顺治门(宣武门)内西城根象房(即在众议院地方,故附近地名仍有象坊桥、象来街等称)。将各象率至响闸地方之河中洗之。斯时銮舆卫之堂官,驯象所之所官及地方官吏,均齐集监临。象至河中,异常高兴,由上午至下午始能毕事。是日也,无论老幼贫富,倾城而至,沿河两岸,皆极拥挤。流氓地痞,藉端调戏妇女;扒手小绺,相机绺窃财物;遗儿失女者有之,叫骂斗殴者有之。象奴故使河中之象用鼻吸水向两岸喷之,适当其冲之男女,头面淋漓,异常狼狈。如遇晴天,该处并无树荫,亦无棚帐,均係曝晒于骄阳之下,因而有罹病者。倘暴雨骤来,毫无避处。而年年满坑满谷,观者不为少减,京人固游荡成习矣。” ; R- y3 K5 v+ J3 R
值得一提的是,洗象的习俗早在元代就已有记载,明万历年间逐渐演变成京师岁时民俗,明《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云:“六月初伏官教用旗鼓迎象出宣武门濠内洗濯,观者如堵。”清承明制,也以旗鼓迎象出宣武门,进行“洗象”仪式。 3 _+ m2 T. A5 K
明弘治年间在宣武门以西建象房,因为所在之地原来是“射所演习”的地方,所以称“演象所”。当时锦衣卫有驯象所专门管理象奴和大象,所以特别命锦衣卫掌管演象所。清入关,演象所一切照旧,只是掌管的部门由锦衣卫改为了銮仪卫。
- ^9 n2 q5 _7 o- ^3 o& g9 c. o1 C+ B
K- R d6 y R# }9 |# [4 J, C, X《唐土名胜图会》中的象房 0 ?+ f/ o2 @6 W, s' Z) ~9 |7 s
清末,国门洞开,积贫积弱的清王朝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朝贡体系逐步瓦解,而原本靠朝贡而来的大象就断了来源。 % G3 Z7 u- ~! K# i X
再加之清末的苛政,象奴克扣食物,大象逐渐饿死或老死,象只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象疯伤人”的恶性事件,由此“象不复入仗,而相继毙死,京师遂无象。”而洗象这一习俗自然随之消失,只存在记忆中了。
+ A/ @8 {# @) n4 V1 s% A如今,宣武门内西侧的演象所早已成为了新华社,宣武门外给大象洗澡的减水河同样没了踪影,但所幸还留下了象来街(现已无存)这样的地名,以及上斜街这样的胡同,还能依稀勾勒出昔日万人空巷看洗象的盛景。
" H# Q: d) F6 ^) u1 |& K2 ~5 i* s3 ?0 P6 ~" ~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象来街、上斜街、众议院夹道以及原象房的位置
. J. B) e9 v: |1 c3 ~# l3 c宣武门外上斜街:寺庙云集 会馆林立/ {1 Y' o% t& Q
上斜街距宣武门咫尺之遥,曾经寺庙遍地、会馆林立,有诸多名人故居。
& w: I% O* p* s: C2 Q/ x2 d先说寺庙,胡同北侧曾有头庙、二庙,再往西的“三庙街”北侧,还有一座三庙,看名字也知道,胡同也是因此得名。 % X5 l0 u" h* i; z: l* t3 L: F
. c: k) k) z2 Y6 P1 j D' p
有学者认为,三庙街最早形成于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是城内有名的商业街,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附近有居民称其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3 _9 u0 E' o/ r& ^, E8 c6 C) U
不过,也有专家考证,檀州街应该位于如今广安门内、外大街的位置,但三庙街所在地在唐代也确已成型,辽金时期最为繁华。 + P- `( F- Y: k6 B- ?- _
北京城内过去关帝庙多,之前我们就说过西单附近的白庙和红庙,上斜街和三庙胡同北侧这三座庙,也都是关帝庙。
6 d; |9 F5 Y# Y' O2 }7 \6 L$ k" X! b3 K' \' X/ [$ G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头庙、二庙和三庙
. j! N& G' h* I# O# \据1928年北平寺庙登记资料记载:头庙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一亩余,房屋共十八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本住持管理并烧香信仰。" . B: S9 g7 Q- y2 m; L# n3 h
庙内有北房、西房和南房以及两棵茁壮的大柳树,庙门外是一小片三角形空地。据传附近的居民一年四季,尤其是傍晚都会在这里空地歇息谈天说地。 ! l" z. r7 _7 \; x. Y6 K$ X h8 z
如今,头庙已然化作云烟,拔地而起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雄踞在上斜街东口,地图中的标注为环球财讯中心。
m0 @, M( Y. D j4 ?) m) p
1 Y5 x+ C1 `$ B5 N: {; O7 M4 l上斜街东口,正在建设中的环球财讯中心大楼,2008年
/ n7 h: L: {& B
5 g9 e, Q2 I0 l+ A上斜街东口,左侧便是环球财讯中心大楼,2017年 , t2 t+ p* Q8 F. z0 }+ C
二庙在上斜街与顺河二巷的路口处,门牌是上斜街111号,如今已是民宅。几经改建,如今只有山门还依稀可辨。
7 F4 x& o3 A5 l
5 t7 j$ v, C9 A# J" A6 l二庙,门前台阶挺高的,2008年 . Q- A' ~) a9 ?' \* C
而位于三庙街的三庙则是早已拆除,据说原来位于胡同的23号,如今胡同东侧都是小区楼房,早已踪影难觅。
: Q+ j8 @* x6 u% m; P. d
0 I7 c) |7 A% T2 V三庙街 e( S8 p+ g* }6 T# N
除此之外,据《京师坊巷志稿》载,胡同北侧还曾有灵官庙和山右三忠祠。其中,灵官庙在二庙以东不远,传说庙里曾供奉有四尊佛像,但早已不知下落。 2 t5 |3 P. ~# R. n) ~
山右三忠祠则是建于明天启四年,祭祀三位山西省抗清官员:沁水张铨、襄陵高邦佐、大同何廷櫆,故名山右三忠祠(山左为山东省,山右为山西省)。清乾隆年间重修,道光时辟为山西会馆。 " N6 J) [1 T% o% `2 n) T
! Z" `. J: h3 B$ z民国年间三庙街的文物古迹分布状况 图源网络
3 J, o8 O2 q" c6 s' r北京的会馆大多始于明代,清代渐趋鼎盛。据了解,清乾隆、嘉庆两朝,外地各省县争相在京建会馆,甚至出现了两县合建、三县合建、七乡合建等现象,到光绪朝已有500多所,最多的一个县城能建5座会馆。 ( d% u5 e' h8 ]
这些会馆大多集中在城南,其中又以广安门至珠市口大街以南最为密集。
" A1 Q- C3 a( o3 p上斜街因为距离内城最近,会馆扎堆,短短600米的街道,除上面说过的山西会馆外,还有河南老馆、吴兴会馆、绍兴县馆、太原会馆、四川西馆、番禺会馆、东莞新馆、武宁会馆、归安会馆、全浙会馆等不下十处会馆,其中绍兴县馆更是在胡同两侧都有地产。
- b K8 T8 j1 J: L2 O9 F) J: ~$ I) W' y E$ d+ m! f0 O( ~
2月19日北京日报报道《复兴会馆文化,上斜街和金井胡同即将改造》一文中提供的上斜街和金井胡同中会馆位置示意图 % L. r `. o, r; v l) V! {7 w6 B' t
会馆本是全国各地考生进京赶考的暂居之处,其中不乏一些住过名人,以至成为名人故居的:比如东莞新馆的年羹尧故居,比如番禺会馆的龚自珍故居,再比如沈家本故居便是沈家本购置的废弃的吴兴会馆…… 3 y; E* z8 x' Y/ c
限于篇幅,咱们就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关于这些会馆,这里名人,以及上斜街发生的历史,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为您介绍~ 8 A5 M. Q' p9 g/ i; p;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