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7893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3-4-27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侯门首席 于 2020-2-15 19:18 编辑 3 Q/ E' i* ~# _' r s4 m; }
/ Q& u$ D4 c% u
北京记事》杂志2020年第一期刊载了我的文章《九九“怀旧”》一文(上篇)。全文共分九篇,每一篇讲述一个老北京几十年前的故事。
& i, s/ f) {' Y6 ]
- ^' }! l9 O" j2 D; v4 k; n8 ~ “一九”有感
% V* q# h& ]( v6 A1 _7 x; H9 v$ `* E. I2 D; z" g+ i
岁末,初入“一九”。然,寒潮南下,北风呼啸,京城如入“冷冻室”般。殊不知,这般寒冷老北京人曾司空见惯。, R7 A; x. |0 j# v) ^8 l
六十年代,衣薄腹空,多见零下十几多度。虽木制门窗缝隙粘贴报纸,门外吊挂棉门帘子,可屋内燃煤火炉供热有限,室温可想而知,老有点唧唧索索的。出门在外的人进得门来,一股凉风随之涌入,半间屋子都凉了好些,人进门第一件事,伸出冰凉的手掌直奔火炉子上的烟筒,手凉烟筒热,不能紧抱着烟筒不放,只得不断地在烟筒上磨蹭取暖,以至于每家火炉烟筒都有一段发亮的部分。
3 @3 d, a4 k1 S 晚上,拿进屋里一个冻得像砖头般的柿子,冲洗、浸泡、稍软后即食。食罢,体温抢尽夺干,浑身颤栗不止,嘴上边说着“痛快,痛快”边麻利儿地钻进被窝继续哆嗦去了。老北京形容这模样叫“武大郎卖宅子------从前门儿量(凉)到后门儿”。(武大郎的“武”读“无”)
$ s, n4 F5 t2 `6 Q 地球变暖,生活改善,转眼今日。且问:腹中食物短缺?御寒衣物有无?毋庸置疑,天翻地覆之变!而为何却抱怨天地寒冷无情?
* z* _+ m8 D( t$ K9 l+ Z 可否随遇而安?见见少有之寒冷,叙谈可简短告辞;或借冬日阳光,读书饮茶,温暖惬意;亦可三五好友推杯换盏权当短暂神仙。得!随您。
* e% H- b) T6 P/ p$ R: l( G
4 S e$ Q3 P1 b+ q! w 2018.12.28- ?4 B' u9 `/ W/ K* Y. E
[/ M5 F9 M9 L8 f. [- }) l6 I: h# n4 H- P
二九囧事
4 ]7 b( e/ y) `
/ `6 b, m. n& [: B* a" J 京城胡同院内 “茅房”多设于院内西南角处,缘由不详。
. F4 b; b7 S. p! L6 y “茅房”多为简陋旱厕,奢者砖砌长方池储便,贫户埋入地下水缸一尊了事。6 Q) f4 q1 J) |* K( I# b; u7 s
二九寒风嗖嗖,直吹得电线发出哨一般的响动;吹得院儿里老槐树有点儿站立不稳;吹得憋着一肚子排泄物站那儿发憷上茅房的人,0 ~5 Q' |; k3 j5 `- `+ ~6 x# W% }2 s
没别的,就是冷。
2 W5 q7 z# H. F1 L 屎尿不等人啊,一溜小跑钻进“茅房”,风倒是小了点,冷可依然存在。粪缸周围泛着烟筒油子色的黄冰,蔓延到一两米以外,要是穿双塑料底鞋蹲在那儿,保不齐还出溜下来呢。排泄物争先恐后涌出门外,蹲着的人上下都冒着热气儿,甭提多痛快了。
Z d; J0 w" z E; @( n# } 连稀带干的半缸污物,在低温下显得平静了很多。要是夏静天,得先扔进一张报纸,省了溅一屁股不是。会抽烟的点上一根烟,说是既过烟瘾又闻不见臭味儿,不抽烟的攥着草纸在鼻子底下蹭蹭,等着完事。排干卸净后,已是俩脚蹲的麻木,手指头冻的生疼,僵硬的手掌伸向硕臀有点不听使唤,操作不好也许会杵漏草纸弄得更恶心。$ p, y3 `; T, X. x: q5 x
都过去啦!现在还有几个叫“茅房”的?俗点叫“厕所”高级点叫“卫生间”还有叫“化妆间”的呢。不信?您就在同事面前叫“茅房”试试,准得说你是土鳖。& f& i/ o! \8 \2 |1 E9 g
现如今,胡同里的厕所都带空调了,您信吗?还甭说一部分家庭马桶装上了冲洗系统。一按电钮,一股暖流滋来,既卫生又舒适。几十年前您敢想吗?得!知足吧您。' a# J! h ?, T; W: u
2018。12.31 (二九)
; N0 W& r: v0 w) P; g- l
t4 K/ V' r! z: Q7 Y' Y
% T& Y8 x! f* q2 D& r1 T
, a! j. d% y+ g f; N) @6 P7 n2 z: b* y6 J
3 i/ d' ?' Z$ J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