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2615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7-18
最后登录1970-1-1
|
图文拍记,应该有图片的是吧?7 i* f, y: g% R8 \* |
但是杜牧在临潼说过:
9 E% k* M3 M: A* I: l3 O j8 o论坛回望图成堆,千点万戳打不开。5 V( Z' S. y' k2 R9 S/ {
石磨转转懒驴笑,无人知是神马来。
2 C! C- v6 F& C/ E( J! x9 y) V3 ~
( s6 N/ w, S4 s杜牧还在赤壁说过:
% {, J4 O7 |% B, x" w8 V折断鼠标魂已销,自将网购不终朝。
1 m5 \$ F# Z& z: X东风不与张郎便,图片不开没法瞧。
. @" d( M4 K, z. F1 k% N' g; E3 M* M+ A8 M1 s. `
本来此文是配有图片的,民国时期老照片,当代新的照片都有的,但是,发出来你们也打不开,看不见,转转转转,不如不发。; p7 i& W, K w, Q5 H( m
好在图文拍记,不止有拍图,还有文记,今天就只发文记吧。善哉,南无,阿门,法图麦。
4 e$ X1 d# T& l# J* ^3 a1 Q4 R
1 ^* e$ ^4 l/ [4 G& @3 E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侧。明朝属咸宜坊管界,清朝属镶红旗驻地,今属金融街街道辖区。
7 g0 U) Q9 z6 R+ Z% a' o! N砖塔胡同,以青砖砌筑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这个胡同在元朝就已经存在了。; l& A4 P' }$ s7 ?) {3 e
元朝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说的是书生张羽和东海龙王的三女儿小龙女的一段恋情。张羽和小龙女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相约中秋节再相会。临别之时,张羽的书童询问小龙女的丫环梅香:“我到哪里寻你”?丫环答道:“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 S' I, H8 P- `! N8 M 总铺,相当于治安派出所。在古代,素不相识,借故搭讪,问讯人家小姑娘的住址,是非礼的行为,所以丫环梅香调侃书童,让他去总铺门前相会。. W+ `% y" U" h8 P# ]
“羊市”,直到1965年以前还叫羊市大街,即今阜成门内大街白塔寺路口至西四路口的路段。“角头”,即路口拐角处。“羊市角头”,即现在的西四路口,至今这个路口的西南角还有羊肉胡同,再往南就是砖塔胡同。
* t' x0 N# O8 J: R7 c 在元朝,这一带有羊市、马市、驴骡市、骆驼市,还有买卖奴隶的人市。白塔寺路口旧称马市桥,西四路口西南角有羊肉胡同,西四路口西北角的西四北头条,旧称驴肉胡同,这都是元朝市场名称的遗痕。
( W; a5 T# O( q# ]" p' o 万松老人原名蔡行秀,河南洛阳人,十五岁在邢州净土寺出家。他自称万松野老,被人尊称为万松老人。他精通佛学,长于机辩,而且研习诸子百家之学,年轻时就已名声显赫。金朝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皇帝召见万松老人到皇宫讲解佛法,赐予锦绮僧衣,后来做了成吉思汗属下重臣的耶律楚材曾经跟随他学习过三年。
. h7 w% ^$ K { 万松老人圆寂之后,弟子们为他建造了这座砖塔以安放灵骨。砖塔原来是八角七级密檐塔,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到九级,1927年叶恭绰等人再次重修古塔,并且书写了“元万松老人塔”门额,1986年维修过程中,发现在清朝加高的九级砖塔里面,还包裹着初始的七级砖塔。; P# y/ G# r! I: c! P s/ _& b
通常提到砖塔都说是始建于元朝,但是万松老人生于金朝大定六年(1166年),死于蒙古贵由大汗元年(1246年),终年八十一岁,忽必烈在至元八年(1271年)才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所以砖塔建造时期还要早于元朝。
! a! P2 L9 M# f i; l 明朝讲述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倚靠着塔身四周建造了房屋,房屋包围着砖塔,就像砖塔从屋顶冒出来一样。后来又有人在房屋里开办了饭馆,在砖塔上边悬挂着猪肉,在砖塔下边堆积着酒坛,厨师还在塔身上磨刀。吃货们喝酒喝高了,还用手拍打着塔身唱歌和骂人。
& J: t# r4 }$ b* b 到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个乐庵和尚路过砖塔胡同,惊讶地发现砖塔居然被包围在饭馆里边,走进去看见砖塔石匾上边镌刻着“万松老人塔”,他知道这是高僧万松老人安葬的地方,难过得大哭了一场,然后募集资金赎买了饭馆,住在房屋里边看守砖塔。虽然乐庵和尚没有更多的资金改建房屋,砖塔继续被房屋包围着,但是总算不再有猪肉和酒坛子捣乱了。
' W! t- B5 q+ w8 k% S8 V& M$ v- s7 \6 F5 z( T! N O& C; X. w, o4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