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5|回复: 10

出身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9-3-26 1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身》
     这两天热播的电视剧《芝麻胡同》成了人们闲聊时的话题,总的来讲还是不错,充满了京味儿,剧情和道具略有不足在所难免,有两点要说说,解放后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好像没有剧中那种强制解放前形成的婚姻事实一夫二妻分离,我们街坊就有两户是剧中的情况老人到死也没离过婚,《婚姻法》颁布以后是不会在发生俩媳妇这样的情况了,剧中的离婚情节是剧情的需要理解。再有就是出身(成分)其中围绕着家庭出身展开的故事情节让人纠结,不讨论历史上关于出身的是是非非,就说这出身在那个年代影响人们的各种命运的发展,六十年初以前好像家庭出身还不太影响人们的生活,从“四清”开始直到文革“成分论”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966年夏“文革”风云乍起,“斗争”浪潮铺天盖地,一阵紧似一阵。与此同时红卫兵挥舞着皮带叫嚣着,“狗崽子”、“黑五类”以及“老子反动儿混蛋”之类呼喊甚嚣尘上。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成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人们对于“成份”的敏感,准确地说是“心悸”,就像阿Q怕听人说“癞”说“光”一样。可你越是怕它,它却像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的“幽灵”紧紧地伴随着你。这不,凡是填报一个什么表格,诸如参军、招工、调资呀,转正、定级呀,甚至找对象,人员登记呀等等,必有“家庭出身”一栏。成分高的人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丝莫名的恐惧:假如那个“阶级斗争”真的“天天年年讲下去,不知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大约是在上个实际80年代初期吧,“成份”这个东西,在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户口簿”上悄然消失了。但是,在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表册上的“家庭出身”却依然存在,而且需要填报。
    记得很多年前我问过一位老同志“这阶级成分怎么划分的有标准吗?”老同志让我看看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文革中 人们依照毛泽东1925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文章为依据开展了大规模的阶级分类,毛泽东年轻时的一篇湖南社会调查报告40年后作为社会烙印的依据真是啼笑皆非。在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人们可以凭借它不假思索地划分、区别敌我友。“文革”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 d: K! y  E, s7 o
     关于“成份”的往事很多很多,其中有辛酸也有无奈,有滑稽也有荒唐,令人不堪回首。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好在“成份”已成为了往事,社会还在进步人们向往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9·3·25  九城了然

% k2 t- o( ^! d: \3 [" j; {. D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9-3-26 12: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左的一大标志就是讲出身、唯成分,脑残时代的产物。
发表于 2019-3-26 13: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身  成分 政治面目  籍贯  出生地  文化程度 社会关系  海外关系  在押受刑人员 我上小学时  一年大概填一次   履历 小学开始  还要有证人
发表于 2019-3-26 14: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调个儿!
发表于 2019-3-26 15: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阶级划分已经取消了,可阶级斗争依然存在。”这不是逻辑混乱的病句吗?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资本家可比解放前的资本家富多了!
发表于 2019-3-27 08: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街坊  几个焊洋铁壶的  攒一块开个久隆铁工厂,做保险柜 胶卷盒  公私合营 定资本家,王光英 办个玻璃厂  是红色资本家 在弄个光大      荣毅仁  还当个副主席   新时代  不会有这事了
发表于 2019-3-27 0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过…
发表于 2019-3-27 2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份再好有时候也不灵,我爷爷奏是72年被打倒的,那也是三代贫农,要不是俩叔叔在队伍上,悬了
发表于 2019-3-28 12: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出身

就喝红星的 发表于 2019-3-27 21:06
1 S4 X4 I" n2 J5 [8 ?: I成份再好有时候也不灵,我爷爷奏是72年被打倒的,那也是三代贫农,要不是俩叔叔在队伍上,悬了

* n6 P% f$ X+ x. w72年“解放”的差不多了,怎么还被打到了?
发表于 2019-3-28 1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芝麻胡同》,其语言确实地道,剧中的方言、俏皮话北京味儿十足。多年来少有,值得赞赏。可惜剧情纯属瞎掰。过分的巧合加狗血,叫人没法看。与《大宅门》比较天上地下。拿婚姻法来说,对于已有的一夫多妻,只要内部不闹矛盾,解放后政府并不干涉。我们一家街坊就是一夫二妻,也没见离婚呀。说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伤害了多少人。经济倒退,生活艰难。那时一年才吃一回花生,这还是北京,外地就更难了。想想还是改革开放好。感谢邓小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5:56 , Processed in 1.13608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