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 这两天热播的电视剧《芝麻胡同》成了人们闲聊时的话题,总的来讲还是不错,充满了京味儿,剧情和道具略有不足在所难免,有两点要说说,解放后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好像没有剧中那种强制解放前形成的婚姻事实一夫二妻分离,我们街坊就有两户是剧中的情况老人到死也没离过婚,《婚姻法》颁布以后是不会在发生俩媳妇这样的情况了,剧中的离婚情节是剧情的需要理解。再有就是出身(成分)其中围绕着家庭出身展开的故事情节让人纠结,不讨论历史上关于出身的是是非非,就说这出身在那个年代影响人们的各种命运的发展,六十年初以前好像家庭出身还不太影响人们的生活,从“四清”开始直到文革“成分论”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966年夏“文革”风云乍起,“斗争”浪潮铺天盖地,一阵紧似一阵。与此同时红卫兵挥舞着皮带叫嚣着,“狗崽子”、“黑五类”以及“老子反动儿混蛋”之类呼喊甚嚣尘上。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成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人们对于“成份”的敏感,准确地说是“心悸”,就像阿Q怕听人说“癞”说“光”一样。可你越是怕它,它却像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的“幽灵”紧紧地伴随着你。这不,凡是填报一个什么表格,诸如参军、招工、调资呀,转正、定级呀,甚至找对象,人员登记呀等等,必有“家庭出身”一栏。成分高的人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丝莫名的恐惧:假如那个“阶级斗争”真的“天天讲年年讲”下去,不知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大约是在上个实际80年代初期吧,“成份”这个东西,在具有证明公民身份效力的“户口簿”上悄然消失了。但是,在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表册上的“家庭出身”却依然存在,而且需要填报。 记得很多年前我问过一位老同志“这阶级成分怎么划分的有标准吗?”老同志让我看看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文革中 人们依照毛泽东1925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文章为依据开展了大规模的阶级分类,毛泽东年轻时的一篇湖南社会调查报告40年后作为社会烙印的依据真是啼笑皆非。在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人们可以凭借它不假思索地划分、区别敌我友。“文革”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 d: K! y E, s7 o
关于“成份”的往事很多很多,其中有辛酸也有无奈,有滑稽也有荒唐,令人不堪回首。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好在“成份”已成为了往事,社会还在进步人们向往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9·3·25 九城了然
% k2 t- o( ^! d: \3 [" j;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