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g5 x" z( S6 t# Y1 H6 |8 o% j' M( `
近日,微信热传一篇《凭啥北京人缴纳拥堵费》的文章。内容大致是以北京人的身份反对收取北京人拥堵费的表述。
, U" {2 G) F8 D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撰文者应该一定是北京人,外乡人怎么能替别人鸣不平呢?可一看标题…….,就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您是北京人吗? 1 K2 w: O% {6 h3 E
“啥”,至少在老北京城区当中是不用这个字的。北京人应该用“凭什么…..”来说这个事儿。 / \% C Q$ w) s" {( h& s
老北京人很少或几乎不用“啥”这个字,都是用“什么”来代替。例如:“凭什么你不排队?”“您拿的是什么呀?”常用“啥”这个字的几乎都是外地人或北京郊区县的人。所以,有时候老北京妇女“踩祸”人的时候会这样说:“还啥啥的呢”,以表示那个人很怯。“怯”也是北京人贬低人的一种方法,意为:不入流。
6 y3 e# {( t' \) D4 @! l“拎”,这个词儿,近年来几乎替代了老北京原来用的“提搂”(di lou 读音:滴漏)一词。我想原因就是由于地域往来频繁和媒体传播有关。现在的北京人会说或常说“提搂”一词的不多了,都被这个“拎”代替了。某些标榜自己是纯土著的北京人,也会不自觉地冒出几个外来语,倒是也无可厚非。 ( u6 N$ Y/ Y# w# O# I4 U
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域往来频繁,很多外来语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本地区的语言中。越是发达地区越不容易保护。
3 V5 B: F8 {( z2 K) |6 E老北京方言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味儿文化的源泉,应该努力加以保护。想证明自己是老北京人就用纯正的北京词儿才是。 4 g. A8 T# }+ V0 c; E5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