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1|回复: 27

崇 外 往 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9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8-9 10:54 编辑 3 Z- x, U1 Y% B

, C) l1 [- I0 h- L4 _* D
                                崇 外 往 事
  哈德门外
说起哈德门(崇文门)老北京人都熟悉,哈德门是崇文门的别称老北京人都这么叫。元代时,门内附近曾有哈达王府由此得名。由于崇文门是当时车船来往的枢纽,明清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地,征收商税,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也从此入内城去求功名。   
哈德门外大街的磁器口至手帕胡同一段,早先叫瓜市大街,是各种瓜果的集市,后统称崇外大街。哈德门外有多家酒坊垄断全市酒业,花市大街以手工绢花、纸花而闻名。说到哈德门就不能不说火车了,老北京的京奉铁路就在这通过,小的时候经常去哈德门看火车,小伙伴们趴在白色护栏上看着东来西去冒着白烟的火车头拖着长串车厢在眼前飞快的驶过,在轰隆隆声中大家还兴致勃勃的数数有多少节车厢,望着远去的火车总是给我们一种奢望什么时候也坐一回火车。
哈德门的瓮城是1950年为了方便交通而拆掉的,城门原来就一个门洞后来为了交通便利在东西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洞方便了哈德门内外交通,直到1966年的夏天哈德门城楼被拆了门洞也就消失了。铁路南侧随着左右门洞的开通也就形成了两边是个小的街边花园,Y型的布局中间是块三角地,靠西边的花园是儿童运动场,说是运动场其实就是有个转椅、一个滑梯和秋千非常简陋,哈德门护城河桥头路东有一间饭馆门脸不大,以卖早点为主,他的原址就是镇守海眼的鉄龟所在的位置,流传的“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就是得益于此,后来老北京人爱说“钟点、几点钟”也就是从这演变而来的。
过桥路西就是打磨厂东口,打磨厂东口有几家铺面是卖油布、雨伞、雨衣的买卖,再往西在与河沿相交的位置有座庙,什么庙记不清了。随着北京城的变迁,护城河盖上盖儿了,后来建起了崇文门菜市场,雄伟的城门楼子拆了变成了大马路,厚厚城墙扒了建起了前三门住宅楼,老祖宗留下的那点东西随着自然的,人为的,有意的。无意的被人们毁坏,抛弃,遗忘了。如今只能在地图上看到崇文门的名字了,至于哈德门也就是一种香烟的品牌还留在今天了。
中药铺
过去崇文门外大街林林总总的有不少老字号和商铺,要说在哈德门外大街最有名的买卖铺户当属中药行迄今已有500多年和400多年历史的万全堂千芝堂。坐落在崇文门外大街靠北边路西的是万全堂,靠南边路东是千芝堂,中间就是花市大街西口,这两大药铺以他们其名有德寿堂药店,在珠市口东大街;驰名中外的同仁堂国药最早的一家制药作坊也座落在崇文门外打磨厂;万全堂的“龟龄集”、“牛黄清心”等名药誉满天下, “龟龄集”于民国初年,就在国货展览会和巴拿马赛会上拿过奖。民国年间,万全堂有京城名医杨绳武题写的对联: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足见其五百年悠久的历史,所以有人说,是先有万全堂,后有同仁堂。
/ V, r$ G9 J6 p" H1 E千芝堂与崇外大街的渊源极深没人能割断。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和五花八门的小商贩曾造就了这一地区的繁荣,千芝堂那是一座传统的三间门面间两层小楼,铺内“前店后厂”的格局与其他药铺无异,但小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前牌匾上的“千芝堂”三字则是吴霭亭亲笔书写。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曾赞叹,千芝堂的建筑格局与梁上精致的彩画对研究明清古代建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9 d$ w) c! U% i( \3 a' q
1999年6月,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常治国为千芝堂撰记时提到:“秉持经营并重义利,立业为善与人,进药求真,崇信为本。”崇外的一些老人至今还记得,多年来每到酷暑,千芝堂总会在铺外两株国槐下搭建凉棚,免费为过往的百姓提供解暑的汤水。每到初一、十五,药店还减半药价,且童叟无欺,对于我来讲至今不忘的是千芝堂的山楂丸儿时经常去那买山楂丸当糖吃,这也是我们儿时的乐趣。
1992年,崇外大街改造,尽管曾被列为“崇文区文物保护单位”,千芝堂那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楼还是在推土机的隆隆声中荡然无存。千芝堂那座精美的小楼拆了让附近的老街坊们人痛心不已,老北京的精美建筑就在所谓建设崇外商圈的招牌下如同违章建筑一样的推倒了,现如今人们只能通过老照片,影视剧里留下的珍贵镜头品味老北京的万全堂、千芝堂的风貌了。电影《青春之歌》《停战以后》都有崇外大街和千芝堂的镜头。这么有名的两个老药店,深受老百姓喜爱和信任的国药店在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熙来攘往崇外大街矗立着现代商厦的“黄金宝地”上可以有洋快餐店、歌舞厅,却没有万全堂、千芝堂的立锥之地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茶庄
说起崇外大街不能不说花市西口的以经营小叶茉莉花茶闻名的启元茶庄, 启元茶庄的前身是鸿业茶庄,始建于民国十二年,老店位于崇文门外西花市大街西口路北。启元茶庄西边是个眼睛钟表店,东边是布铺,茶庄落地的大玻璃窗和门斗包着铜饰显着久那么讲究,店里铺着花砖地,东西两侧墙上是巨大的镜子和立轴正楷书写的店史(文革中镜子改成了毛主席语录),下面是硬木茶几和座椅以备客人品茶之用,高高的柜台是深紫色的,顶棚上两架大吊扇总觉得是慢悠悠的转着,小的时候经常跟大人去买茶叶一直对茶庄使用的秤感兴趣,黄铜做的秤盘是涡起来,原来这样是方便往包装纸上倒茶叶,还有一种小秤和药铺理用的戥子差不多很小巧,这是为小分量的买主预备的,不差分毫。
开业近百年来,启元茶庄一直坚持“条匀、色正、味浓”的经营原则进行认真加工熏制,分上、中、下三等销售,其熏制的花茶具有“质脆、色浅、条匀、味浓”的特色,沏出的茶水棕黄透亮,口感清爽。很多老北京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早年间北京人有这样一句老话,叫做“过年少不了喝茶,喝茶忘不了买茶,买茶叶只到启元、庆林春茶庄”。可见,启元、庆林春茶庄在当时的名望有多大了。而今的启元茶庄虽然重新开业多年,但总觉得这茶叶里缺点什么,大概是离开了花市西口的缘故吧,老北京的味道谈了许多。

0 u8 r5 ?1 T- \' v& I
饭馆
哈德门外大街有三家比较大的饭馆,一家在路西,两家在路东。我们小时候叫“大食堂”的饭馆坐落在崇外大街的西侧,靠南边是木厂胡同和照相馆,与路东的“锦芳”、“信托商行”、“青山居”等店铺斜对。高高的台阶下面是三轮车的聚集地,车夫们大多是奔着“大食堂”的卤煮而来,冬景天这里还有“大众火锅”,一张大圆桌中间是个大火锅,火锅分成若干个隔槽,食者每人一个搁槽涮肉,搁槽底下汤水是相通的,热气腾腾的非常热闹。后来听说有关部门取缔了这种吃法,理由就是不卫生。1965年“大食堂”翻建了,一座四层的楼房占据了“大食堂”原来的位置一层还是饭馆,二层以上是旅馆,饭馆改叫“崇文餐厅”,旅馆就是崇文旅馆。崇文餐厅变了,卤煮、涮肉都没了,推出的是鲁味炒菜生意还不错。
另外两家在“千芝堂”药铺的南边高台阶的叫“利民”是个回民馆子,街别儿就是“晋源”的汉民馆。“利民”馆的清真菜做的不错,拿手的是;扒肉条、它似蜜、小碗炖牛肉和肉饼每到中午食客满满的有时还得等座儿,早点以烧饼、油饼、包子、豆浆、豆腐脑为主。“晋源”则是山西馆子以刀削面、包子为主,早点是包子、粥而他的特色却是夜宵,混沌、烧饼。每到深夜十二点钟左右晋源饭馆也是食客盈门他们大多是下中班的工人,进城送货的车把式在此歇个脚打个尖。不过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利民”饭馆的“散啤”。八十年代初啤酒在北京城是俏货,瓶啤供不应求,只有大饭店才有,散装啤酒也是定点供应,每到上午十点左右人们纷纷提着暖水壶、凉瓶、塑料壶等等各种器皿排着长龙似的队伍翘首等待送啤酒的罐车的到来,尽管后来饭馆买啤酒要搭凉菜也难限制人们喝啤酒的热情。
往事如烟,三十多年前在崇文门外生活的点点滴滴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过去的老北京只是从残留的老照片上去揣摩老北京的模样了,对于那时候的事儿感觉也是陌生的,而我的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和熟悉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往事如昨。

1 N' i2 ]0 K3 H6 V6 z! b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9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8-9 1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磨厂比较熟悉
发表于 2013-8-9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8-9 1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姑姑在上三条小学当校长,家住香串胡同,小时候跟大人去串门,就爱钻过城门洞等着看火车,火车过去了,就走到了护城河的桥上,我每次都要扒着桥栏杆 ,看看水一直不多,有股子臭味的护城河。大人说,怪臭的,快走吧!我总是说,这味儿挺好闻,别处没有。
发表于 2013-8-9 16: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买散啤酒搭凉菜。谢谢老街坊了然客!{:soso_e181:}
发表于 2013-8-9 1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锅挑 于 2013-8-9 18:09 编辑
2 W( N2 F2 ^8 B8 `
" K% i0 b& R- b# n$ o1 u. b# a' |$ g; Y) w% x& ~2 t9 {8 D
    {:soso_e179:} 九哥好文 {:soso_e181:}  7 H, Y3 a/ T3 X+ y, Z" Q' g
4 C, W9 F8 x0 o7 [3 K7 ]1 k1 s, n% S# d
+ F) g7 ~! [, x* V
发表于 2013-8-9 21: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卖面大哥,咱就捧着说哈{:soso_e101:}!!7 S0 K8 A" e0 A

+ |7 o4 s9 _' m- [) A技术问题不探讨,我就是想问问了然叔叔,这崇文门啥时候行过船??
, l: d3 q, V  Y# }6 n8 C2 a: r6 T* c6 w# ]7 F6 {( V( T
嘿嘿{:soso_e145:}。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2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8-9 22:27 编辑
5 H/ G/ M7 g9 K8 Y# I5 k, q& F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8-9 21:365 N8 M( M- ]4 |/ X4 ^+ i
楼上卖面大哥,咱就捧着说哈!!
+ `! ^2 o' U& p& g4 D6 Q, v  l! ?
- E1 F* C5 v# {# k技术问题不探讨,我就是想问问了然叔叔,这崇文门啥时候行 ...
3 H$ C! K6 W5 o) `' r0 ?

8 P4 ~0 @' ]" R回鹰飞先生的话,崇文门护城河没有码头,可东边二里有余的东便门就是通惠河的漕运码头,崇文门护城河没走过大船,小船还是有的儿时站在哈德门桥头还看见过有小船驶过。有资料显示数百余年间,护城河上舟楫往来,京城百姓大多从朝阳门外登舟,沿护城河南下至东便门或通惠闸,举家出行。
发表于 2013-8-10 0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锅挑 于 2013-8-10 10:13 编辑
( Y" y( N: K+ ?0 n% T: h, l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8-9 21:36
3 H  |! J9 w0 L楼上卖面大哥,咱就捧着说哈!!8 `; S' W+ c8 W& t5 i

; {0 z% J  p' x6 M( S4 \  g技术问题不探讨,我就是想问问了然叔叔,这崇文门啥时候行过船??9 [5 C& q+ y( W- b4 S% t0 p' t
+ q: a9 C# `3 U  b7 d' f
; B6 S$ [, q5 x
" C2 \# s, K9 u5 }  b% F
   ‘草长鹰飞’版主对文字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谨,这令人钦佩,其严格要求的做法令人称道。但有些事不知者不怪啊!也是,金无足赤,何况人呼?哪能知道那么多?那么细呢?,如果全知晓了,那就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了,百科全书编辑部也不用请那么多学科的专家进行各门类汇编了,一个人就够了。哈哈哈...闲聊啊!" O; Y& y" q. e$ P& s

( d% \/ h" n. w6 P6 u    说您所说‘崇文门啥时跑过船这事,’我也是从九哥这篇文字里才知道,所幸、我没即刻断定这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于是看完九哥这帖子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别说!诸多网站报道如下:“明清两代运河进城也只有崇文门一线水路,交通方便商业自然繁荣,使崇文门一带形成一个繁华的市场区,清代时,崇文门额征正税银94483两,为各个额征点之冠,就是典型例证。”不知这些网站说的是否属实啊!呵呵...没准儿那些网站都在胡说呢。
- `# Q- [3 `" V' p
8 _, n0 w5 c# E. f8 Y: i2 V
    按下上面崇文门是否跑过船这事不说了,呵呵呵...,就您说的楼上(我网名)是卖面的,我不同意啊!这点显然不对了。“锅挑”,指的是面条的一种形态,这和您说‘卖面’的意思,在属性上完全不同,这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打个比方说啊:“您去买豆腐丝,可售货员给您拿出来的是面条。”哈哈哈哈...是不是他要弄清事物的属性,在逻辑上把它们搞清楚,然后才是下一步的工作?7 k2 b4 t) C% {$ e
; A7 N4 o$ Q. B* N5 B/ B
    别生气啊,咱只是聊天。关于写作,咱不敢与人为师,我只记得我语文老师叶文玲曾说过:“一篇好文,要看内容。内容感人,文字上即使有偏误也掩盖不住文章的精彩,哪个作家写稿子不是几易其稿?但内容大都是第一次写的那些,后面多少次修改,都是在润色和改错(包括错别字等)。同学们记住:只有叙述华丽的文字,没有鲜活的实质内容,那样的文章,读者是不喜欢看的。”几十年前老师的一席话,让我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看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所以看各类文章,我都是看文章主线、中心内容,而不拘泥于字句的表述,当然,意思看懂了,细节上的错误(错别字等)最好没有哦,这才是完美和好看的文章。(不然只是好看、而非完美哦,呵呵呵...)$ C5 ~  X0 ?: q9 a* V0 p

; y5 [/ l# t- h* h6 b    再次感谢您做学问认真要求的精神及做法,如果各栏目都像您这样细致要求,我相信论坛里会有更多好看的文章和帖子刊发出来。{:soso_e181:}  
1 e4 G- Y1 J4 p- e$ v! V
+ e  O$ _/ A9 R' a9 G4 A

* V1 Y" }: g% l) j+ Y
发表于 2013-8-10 10: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1:看来这玩笑过头儿了,我得跟您道个歉。; [. j& b+ o, z3 e; ?! L

7 x  Z( u; A2 V$ u  ?0 ]1 s0 i( ~2:虽说没谋过面,可都在这儿玩儿了好些年了,天天磕头碰脸儿的,打句哈哈也不为过——我是这么以为的。看来以后还真的得注意。实际上经常来咱们这儿的人,很多人我都开玩笑,比如潘老先生,安德路老哥哥,老猪哥,包括城根儿老爷子以及戒酒之后网友等等。言多语失,难免无意中会得罪人,这个还得求您宽宥。有一句话我还是敢说,不管是提意见陈述建议还是开玩笑,我都没有恶意——一丁点儿恶意都没有。* g8 g; t9 h+ l6 [
: d2 @9 i3 }4 `; e  i, B
3:关于上文您所言说的文章内容与表述方式这两者,我不跟您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都是喜欢敲字儿哄自己玩儿的人——变戏法瞒不过打锣的。
4 s" d4 _1 O! |6 b2 N1 m4 H     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手法二者之间应当有一种关系。咱拿面条儿说。我觉乎着,精心侍弄的面条应当用个好碗来盛拌吃起来才给力。面条好,容器亦不应当忒差,弄片儿瓦托着吃,也不是不成,可,差口气,您说是不是?
9 f& E. T7 |$ |& C; ^0 G     如何做面条呢,我不大会,各人有各人的和擀面法,这个我不便多说,所以我就只能往器皿上磨叨几句。请您理解。我不乐意把咱这儿形容成溷处,所以换个说法,在位谋政——总得做点啥儿,要不对不住人了,对吧,老哥哥?; k7 y' `, H( o% j. L9 j
     前几天翻闲书,黄图珌《看山阁闲笔》中有一段评论书法的话对我有启迪。仿比着文字表现方法与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内容则为有骨,有良好的表达方式则为有肉。骨,内容也;肉,表达方式也。骨胜于肉,乃近于枯;肉胜于骨,即类乎浊。是以骨不宜太露,而肉亦不宜过丰,自宜乎肥瘦相兼,骨与肉相为表里,大约可算作文之一法也。
8 \( Y5 u: \( M2 @" Y0 Y- d# g6 Y  o0 h2 F8 v; S% Z4 t) J
3:再次跟您道歉,玩笑失言,请您原谅,问候锅挑老哥哥及楼主了然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8-10 18:41 编辑 " c1 B- \# `* ?; d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3-8-10 10:272 p- j7 E7 l3 a) L) b% E+ i
1:看来这玩笑过头儿了,我得跟您道个歉。6 s$ E+ }! P7 u' D! C

+ {) k3 W$ l' u9 p2:虽说没谋过面,可都在这儿玩儿了好些年了,天天磕头碰脸儿 ...
' C" _5 A! \- W' m( c! O2 s8 q3 Q

: G5 b' X+ P' Z5 G/ `7 C: P先生太过谦了,都是朋友,您的指正很好,写作这行当我也在努力的适应,写出的东西,到不到各位多包涵,不足之处直言就是。谢谢鹰飞先生,保重。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锅挑 发表于 2013-8-10 09:17
. T0 ?0 E2 P( Q* g0 n  G- ]‘草长鹰飞’版主对文字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谨,这令人钦佩,其严格要求的做法令人称道。但有些事不知 ...

1 @- h$ e3 V! m谢锅爷。
发表于 2013-8-10 18: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锅挑 于 2013-8-10 18:56 编辑 1 S5 \5 ?$ x& J% \6 ^0 ?* l, O

1 r. |. }0 Y6 b# m2 V( \6 J5 w
' a# j! c# ?) o3 N9 _  m$ H4 h7 y' y    说“锅挑儿”,一般多指煮熟的面,直接从锅里捞进碗,趁着热劲儿,加上炸酱菜码儿一拌,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这是一种吃法。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吃法,就是‘过水儿’。所谓‘过水儿’,其实就是将煮熟的面捞出来先放到凉水里激一下,大热天的,过一下凉水,面凉一些、也‘筋道’一些,加上炸酱和菜码儿,口感是另一样,两种吃法,各有特色。我知道静林Q群里,有一位网友叫“过水儿”。呵呵呵...{:soso_e113:}{:soso_e113:}
( U- q6 x5 t- X; |' C' v- @9 b+ Y) N! s4 [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2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锅挑儿、过水面、两样条这都是老北京的吃食,至于用什么浇头随爷的口味。
发表于 2013-8-11 17: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b]“流传的“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就是得益于此,后来老北京人爱说“钟点、几点钟”也就是从这演变而来的。”
1 F8 z& o/ h1 F, \还请详细说明!
发表于 2013-8-11 17: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b]楼主文章文字生动、生活!
1 _6 L) P. m' l- _/ s: O% `但有几点建议还请笑纳
- J2 }3 i3 W3 w# Y5 {6 \7 N& G1.“街别儿”是读音,落在文字上似应该为“界壁儿”!2 w7 K1 u# i" [% N2 V+ j
2.“两大药铺以他们其名有德寿堂药店,在珠市口东大街;”一段儿似乎拉(四声)了一句话,使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发表于 2013-8-11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年前,我就出生在哈德门外花市西口以南路东的第四医院,那是父亲单位的合同医院。崇外,那是我真正的根儿呀!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2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大誌 发表于 2013-8-11 17:51
* M1 m% X; e/ s; R! A]“流传的“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就是得益于此,后来老北京人爱说“钟点、几点钟”也就是从这演变而来的 ...

* n- t/ W& f" ?( {: W) t  |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嘡一口钟。这老北京人都知道,相传别的城门到时辰斗打点,只有崇文门打钟为的是不让镇海眼的铁龟出来,铁龟要是出来海眼就有海水喷出淹了北京城。,当初答应铁龟听到打嘡它就能出来,为了不让铁龟出来崇文门只打钟不打嘡断了铁龟的念想。嘡与钟都是报时的器具所以北京的老百姓就用钟点来称什么时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2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大誌 发表于 2013-8-11 17:57
. U% [4 l/ n$ M+ A; {]楼主文章文字生动、生活!
: p% V+ E1 g. C* o; s; Y但有几点建议还请笑纳:8 o3 A  ?( `8 r/ N. B( `( |
1.“街别儿”是读音,落在文字上似应该为“界壁儿 ...

5 i) O# C- c" c6 Z+ `) a3 R谢了,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2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13-8-11 21:26
+ q& \2 g5 r8 H. m5 F" T' @六十一年前,我就出生在哈德门外花市西口以南路东的第四医院,那是父亲单位的合同医院。崇外,那是我真正 ...

9 |4 k8 ]' E. f7 x# _% b街坊
发表于 2013-8-12 1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8-11 21:51' Z* O1 Y3 _# Q- ?" s& H
谢了,学习了。
6 f: c/ ?" K) X
您客气啦!
: u# D* f4 ~. S& l+ O$ I互相学(xiao)习!互相学(xiao)习!
发表于 2013-8-12 13: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8-11 21:49
, N! F) Z- M. ~/ W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嘡一口钟。这老北京人都知道,相传别的城门到时辰斗打点,只有崇文门打钟为的是不 ...

, \" G$ n' y  d/ f谢谢!
0 X6 |  {! w, T1 r% e! [1 J( M长知识了!0 V) |1 i1 X5 i* Q/ e
看起来我这北京人还不够“老”!
发表于 2013-8-13 15: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真不错,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3-9-7 18: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散淡逸仙 于 2013-9-7 18:26 编辑 ' }8 Q9 f9 }2 s

" ^8 R8 V  H" `有味道,不是昨儿长出来,像是隔年的。
发表于 2013-9-7 2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坊?北京不这麽叫。烧锅。
发表于 2013-9-7 2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儿下雨昨长的是蘑菇,隔年的是麻雷子,老炮儿,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9-7 22:14 编辑
0 n2 \* K  O1 s6 h' g
pangong 发表于 2013-9-7 20:30
; M" c; |" d" k, ^/ z2 Y酒坊?北京不这麽叫。烧锅。
+ Q' u% E! ]0 \3 p
3 p/ N  j- C  ]# F& o; K
您说的没错,烧锅是老百姓的俗称,可地方志上称为酒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07:02 , Processed in 1.18391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