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3 20:43 编辑 . o; z' @ G2 K2 |) B
6 P) l$ Q# _! h5 Q0 g& b7 u
三千叟宴 今年是赴东北兵团最小一拨北京知青60岁的华诞之年。知青这个话题,曾经被多少人说过无数次,似乎有些去日黄花之感,但是从经历过这一悲惨年代的知青本体,这十年,却永远是自身生命中最不可分割的关键部位。 我们是赴东北兵团中年龄最小的一批,也就是北京的69届,今年也都到60岁的退休年龄了。似乎可以这么说,差不多的知青大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没有什么可哀叹的,人总要慢慢的老去,但是我依然向那些说什么青春无悔的傻X说一句,你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你吃毛屎喝毛尿把良心都糊死了! 人到了这个年龄,对于自己走过的路,都会对这大半生有个判断,这并不是要纠缠什么,而是人活到了这个岁数,应该看开一些了。兵团的十年生活,对于知青每个人来讲,首先是一种奴役驱使的悲惨遭遇;其次这是这个民族整体灾难,是对于某一时段人民百姓的一种迫害手段;再有知青这段历史悲剧,实际是文革浩劫的必然产物,也是毛制统治的孽生恶果.整个中华民族都没能逃脱这场浩劫,那么54万黑龙江兵团知青还能免受株连嘛?所以从看开了这种心态讲,知青的十年噩梦,是中华民族十年浩劫的组成部分,整个国家都让毛老头造成这个样子,每一个知青,似应也不会为文革浩劫带来的全民族灾难而再沉湎于个体本人痛苦不能自拔吧。 我这里所说,知青可以正视这种灾难不能成之为永远的托词包袱,而绝非什么狗吠狼嚎的青春无悔!我们自己一生毕竟还有很多个十年,我们把知青这十年,摆在人生一辈子的恰当位置,甚至可以说,即使这十年是我们人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十年,但依然笑对整个人生,这十年依然可以对于我们的一生,起到很多没有知青这一段经历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功效。 知青这一段究竟给我们留下什么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客观讲,69届的底子薄,基本上有作为,恢复高考搭乘上末班车的很少,至多也就像我这样,混个夜大的文凭而已,所以真正的知识没有学到什么。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或是在苦难中沉沦,或许在煎熬中涅槃。我想这十年,对于我来讲,收获就两条:一是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解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能够自己解救自己的人才能够自立于这个世界;一是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很!我们既然知道了什么是爱,所以依然在心底坚信这个世界是有真爱的(所以有人称我们是最后一代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知道了恨,那么我们就会永远把这种恨和国恨家仇熔接在一起,经磨砺劫,报恨之心,宁死不改! 历史既然已经这样走过来了,就不可能有如果----如果我们没有沦为知青上山下乡,首先就要假设没有十年浩劫;如果没有这场灾难产生的土壤基础,就要假设当年没有抗日战争的发生;如果神州大地是一方净土,那么至少要假设戊戌变法维新成功。所以历史没有如果,但是,今天是可以如果,明日是可以假设的。如果我们都能以史为鉴,至少我们知青要牢记身上的伤疤,心灵的创伤,尤其是我们已经到了不再为失去饭碗而唯唯诺诺的年龄,那么我们能不能都多说一些真话,至少不再说假话,我想在这把年纪,还能志这口气吧。 历史上有过千叟宴的记载,似乎封建王朝的皇帝,也知道这种宴会的作用,但我们的这次三千叟宴,纯是知青自作多情的一场最后晚餐。我甚至斗胆说一句,可能这种规模的全兵团聚会,不会谁再有精力去组织了,而演出的这些战友们,可能也再真的跳不动,唱不响了。这也无所谓,跳不了舞,就演戏,唱不了歌,就唱京剧,反正玩的就是一个心气,获不获个德艺双馨还真不拿眼睛夹你,但三天四场演出,爆棚巨满,一票难求,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蟹岛的这场巨宴,虽然不指着那个大蛋糕拿什么吉斯尼记录,但人间仍有真情在这个信念,我坚信在知青这个群体中,是与血脉和生命交融在一起的。 演出的片子,很多战友都发了,我因为座位的限制,拍摄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作为一种活动的纪实,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上篇文字写到自己先看了原来这场演出的光盘,其实也有事先为拍摄这场演出作一些功课的意思,而现场演出,有些可以预料,有些现场火花,就要靠拍摄者的职业素养了。 我看的是第二天的演出。依然是全场爆满,(当然也还是有个别年龄小的观众半场退席的)。演出的质量,绝非老王卖瓜,这种发自内心的无偿演出,我想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观还是中国梦里都根本没有见到过的。节目的编排,台词的撰写,表演的投入,观众的交融,这都用不着赞美多说了,最使我动心的一是对于那些埋葬在白山黑水之间无辜战友的那场戏,情系魂灵,欲哭无泪,一是压轴老孟的那场演说,心声金石,镌铭史碑。看了这场戏,真可以从心底说,我们作为一名知青感到由衷的骄傲。 蟹岛的这场巨宴,是我除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见到过的规模之大的盛事,我想能够所有见到这种盛宴的人们,肯定都能够感觉到知青群体的生命活力。吃并不重要,喝才是主角。由于九团来的人太少,再加上自己还想拍些片子,所以也就是半斤来酒。估计在这个场合,喝高兴的战友绝不会在少数吧。 蛋糕巨大,有片为证,还赠送每人一对寿桃。而且在演出的那天,已经赠给了每个看演出的战友一个小蛋糕,还有不少的战友资助了各种资源,据说当天的北冰洋汽水,就是老孟拉来的赞助,礼轻人意重。 这一页又翻过去了,我在写这篇文字时也在想,人是按阶级分的观念,是我们这代人已经融化在脑海里的故有偏见,如果说这种说法有道理,那么知青这个群体,必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依然也是要按阶级划分的,尤其是返城回来,出水才看两腿泥,是什么变得,最后终究要露出尾巴根来。我们念念不忘知青的那段岁月,实际是我们自己自作多情,因为在现实这个社会里,人们只分为既得利益集团和被侵占权益的老百姓,知青只是过去时的一段记忆,真情,友情,也只能逐渐随着岁月的老去升腾为茶语酒话,但不管怎么说,必竟童话是美好的,而且我们也曾经是那个童话中的公主、王子、小矮人,那就让这些美丽的泡沫,为黄昏的夕阳红,再增添几笔多彩的音符吧。 4 |- Y# n% q$ i
" {, t+ t3 \3 ~" F8 {! D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顶_级_信_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