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7248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4-4-27
最后登录1970-1-1
|
北京历史上的学术著作+ G5 o3 p4 G6 D
辽史
7 b R& N3 C$ j3 {$ S- J& x& l, T 元朝翰林国史院组织官修的史书。右丞相脱脱奉勅任都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等人参加纂修。是书主要依据辽代耶律俨编修的《实录》和金人陈大任《辽史》为基础,参以室昉,邢抱朴的《统和实录》、耶律良的《辽兴宗起居注》、叶隆礼的《契丹国志》、高丽进的《大辽古今录》、《大辽事迹》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书整理编修商成。所记史事起于公元901年耶律阿保机做契丹部落“夷离堇”(即统兵马之官)时,终于公元1125年宋金联合灭辽,共225年。由于契丹文字只是注音拼音,尚不足以著作,加之对汉人书禁甚产,所以辽代史书流传下来的极少,《辽史》为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但因成书草率,有前后重复,自相矛盾,误一人为二人,一事为二事等缺陷。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6 ?3 P1 D8 T1 S( \
& W. k: m9 z! M! y: W: [金史
0 R l+ g& h" H" |; x: n- M 元脱脱等奉勅撰,实际上是元朝瀚株国史院组织金史局编修的,参加的有阿鲁图,帖睦尔达世、贺惟一、欧阳玄、沙刺班、王理等。开始于元至正三年(1343)三月,至次年十一月成书。主要依据金代的实录,起居注及有关史书,如宇文懋昭的《大金国志》,刘祁《归潜志》,元好问的《金源野史》、《壬辰杂编》等等,记载了公元1115年阿骨打称帝,到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共120年的历史。由于修纂中充分利用了备朝实录、起居注,使金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担因编修时间短,难免草率,有些重要的人物不予立传,译名上也较混乱,甚至为统治者的需要而掩饰了一些史实。《金史》与《宋史》、《辽史》史实记载上互有详略,阅读时应三史互相参照。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w3 P( Y! k- l c
宋史
* b+ w2 e6 T! K! f p2 v 元脱脱等撰,实际上是元朝翰林国史院组织官修的史书,参加的有阿鲁图、别儿怯不花、铁木儿塔识、贺惟一、欧阳玄、李好文等38人,右丞相脱脱为监修人兼都总裁官。元至正三年(1343)三月开始修撰。所据材料出于实录、会要、以及《东都事略》、《皇朝编年备要》、《九朝通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别史、杂史、传记、地志等,记载史事从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到1279年元军破崖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共320年。是书体例完备,材料丰富,列传共有二千余人。但所叙史事北宋详于南宋,南宋初又详于末期,内容明显不平衡,是其缺陷。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1 t' |: P& M: C2 |
元史
; o, |2 W3 x1 t8 A) w% S" w 明初宋濂和王祎为总裁,先后参加编修工作的有三十余人。共分二次修成,第一次为洪武二年(1369)二月,中因材料不够,至洪武三年二月再开史局。此书主要根据元代的实录,文集碑传和采访材料,记载太祖至顺帝十四朝历史,表志参考了《经世大典》、《元典章》、《大元通制》等书。由于元统治者对历史不重视,所留史料远不如宋代丰富,加之修撰时间短促,象《元朝秘史》、《皇元圣武亲征录》等重要材料没利用,纂修人不懂蒙古文,所以对蒙古族的源流和发展叙述甚少,史实,译名亦有误,甚至将一人误为两人,分别立传,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研究元史的重要参考书。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 ~8 w ^* W( Q7 I4 }# g( d明史/ Y1 S. A" K0 ~, h# p
清张廷玉等撰,自顺治二年(1645)至雍正十三年(1735)经三次修成,历时达91年,参预修撰的人员达二三百人。历时和规模居二十四史之首。一些重要史家如尤侗、朱彝尊、毛奇龄、汤斌、汪琬等都参预修史,万斯同虽不署衔不受俸,不是正式纂修人,但他审定了明史稿,对明史成书起了重要作用。《明史》史料丰富,主要采用实录、邸报,方志文集及各家私修的明史,如何乔远的《明山藏》、陈建的《皇明通纪》、朱国桢的《明史概》,尹守衡的《明史窃》、谈迁的《国榷》等等。是书系统严密完整,对明代较突出的事件立专篇集中叙述,象《阉党传》、《流贼传》就概括了明末的腐朽政治和农民战争,而《宰辅》、《七卿》二表,记录了朝中高级官僚的更替,便于查检。但由于清朝文字狱的关系,史臣文笔十分小心,回避了一些重要史实。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e) K( E; U" j* c3 H2 X7 l
清史稿 a- }, |" m& g" [
清遗臣赵尔巽、柯劭志等撰,有纂修,协修及征访共达百人以上,知名之士多被网罗在内。修于1924—1927年间。所据材料主要是实录,圣训、方略,会典、方志、文集、碑传等。《清实录》、蒋良骐《东华录》、王先谦《东华录》、朱寿朋《光绪东华录》以及《宣统政纪》等书为本纪的依据,《大清会典》、《清文献通考》等书为志的根据,《清史列传》、《耆献类征》、《碑传集》和各家文集为列传所本。因修史诸人多系前清遗老,复辟思想浓厚,对反清者极力谩骂,加上材料取舍失当,重复舛漏较多,且是初稿,未被当时官府承认,固未被列入正史。是书有关内本和关外本之分,关外本经金梁校勘,比关内本多出康有为传,张勋传等。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 P) [9 }* A$ t8 J- g4 @5 y; k% w宋会要辑稿8 t- `) {- G; C# m7 i
清徐松辑。宋代前后共十一次编纂会要,有两千卷之多,这些在明初大部分保存,被分别编入《永乐大典》各韵中。以后原书亡佚,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松利用参预修《全唐文》的机会,调用《永乐大典》抄录宋会要,辑出五六百卷,是为辑本。共分十七大门类,下又有若干子目,约八百万字。现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6 h5 C% ^0 m8 Q& k3 p3 Q4 w
大金国志) }: K& T& c% \" M+ f
宋人宇文懋昭撰。共四十卷,包括内纪二十六卷,传三卷,杂录三卷,杂载制度七卷,行程录一卷。成书于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因有些材料与成书时间不符,故后人疑其为伪作,但它保存了不少金代史料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该书是《金史》之外唯一一部系统的金史,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排印本。/ }0 B2 C0 C7 h0 n# G& f
元经世大典
: q2 |% G0 S1 w1 e% f 元代官修的一部政书,成于文宗朝。全书880卷,目录十二卷,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主要仿《唐六典》体例,分十篇,下设子目,包括了职官、赋役、礼仪、宗教、军事、刑法等各方面的制度,内容浩繁,资料丰富。但是,明代中叶这部书已散佚,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有广仓学窘丛书本可供参阅。0 o- M+ Z( b2 e& y4 z9 D
元典章
: f& V( O( g" A' Z. Q7 E 又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元朝政府官修的一部汇集圣旨条例和各种案例的集子。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下设若干子目。主要记载元英宗前的典章制度,如“圣政”、“吏部”各条,反映了元代官制、吏制、职守等情况,“户部”、“工部’条,记述了元朝土地、户口、租税赋役、手工业等经济状况,可补《元史》之缺。因通行刻本错讹极多,今人陈垣作《元典章校补》十卷,加以勘正。1931年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刊行。
: O8 e- E3 h, o1 x8 i& l6 |明实录
4 i0 u/ y L$ k# y% K. d( S1 }5 y 明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共二千九百二十五卷。包 括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十三朝及崇祯朝辑补本。明建立后,制订了较完备的官方档案保存制度,规定要把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收藏在皇史宬,凡是皇帝颁发的诏令、大臣奏事簿等都要按照会要体例编成类书。《明实录》主要取材于起居注和档案公文等,由于是官修的史书,对宫廷秘事多曲笔和掩饰,但在记载边疆少数民族的活动方面尚能据史直书,可补《明史》之隐讳。有1939年江苏国学图书馆影印本。& f2 e _' N7 D8 i1 A
明会典0 K f' U( E4 K6 Y1 m
明代官修政书。弘治十年(1497)儒臣们奉诏命开始编修,嘉靖时续修,万历时重修。此书体例仿效《唐六典》,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各官职之下,列有详细的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和粮饷等,冠服礼仪等还附有插图。较《明史》各志材料更详细,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书。现通行版本为万有文库所收的万历重修本。
3 m. v( d* B. x, ^0 a( N明会要
/ W8 ~2 d& c, l3 H1 k. Y3 ` 清朝龙文彬编纂。龙氏仕至吏部主事。此书主要是仿照《西汉会要》体例编成的,分帝系、礼、乐、职官、民政、食货等十五门,四百九十八类事,共八十卷。所征引的书有《通典》、《通纪》、《明会典》、《明实录》、《明臣奏议》等达二百余种,因材料甚多,故自序叹日;“搜罗易、去取难。”作者对有歧义的材料加以辨证,可资参考,同时辑录了《明史》以外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可补《明史》之不足。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
0 r9 L0 S- G9 ]/ v) S& Q* a明经世文编9 c! v8 P8 E L" S5 b1 ?& J
又名《皇明经世文编》。摘收了王崇之、李承勋、张学颜、薛三才、宋一韩、熊廷弼、徐光启等人的奏疏和文集,由明陈子龙、徐孚远等选辑。正文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总目一卷,姓氏爵里一卷,凡例一卷。以作者分卷编辑,包括军事、形势、时政、礼仪、赋役、农事、水利、财政等多方面,而以军事为详。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4 ]' o- R- l. z% f
大清一统志
0 d. t; b- Q9 m+ {! O. T 清代官修的全国地方总志。是书在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亲自过问下,由翰林院学士和当时的许多著名地理学家共同编纂而成。清朝建立后,经过康、雍、乾等朝的文治武功,出现鼎盛局面,疆域辽阔。为使中央和地方的官吏有效治理各地,康熙二十五年(1686)正式立馆编编修《一统志》,以后又多次续修。该书主要记述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清王朝的政区和疆域情况。按省、府州、县三级叙述。每一省将所属府州县及山脉河流绘成图,并列有从秦到明的建置沿革表,府州亦如是。另外,还分成纲目,对每一地区的城池形势,里至、户口,田赋,古迹、人物等作了介绍,并对历史上大量故城,废县作了较精密的考证,指出兴废年代及在今何地。该书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 b' R, p! Q! [八旗通志0 g- L2 _# i3 v# j3 j2 _$ I
清代官修。始撰于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四年(1739)成书。初集共二百五十卷,二集三百五十六卷,分八志、八表及列传,所收史料甚丰。因清兵实行八旗制度,故此书以兵制为经,而法令、典章、职官、人物为纬,体例详明,有雍正年间殿刻本。
} ~* j% ~: T' y4 C清实录
! e9 o# M8 j% f 又称《大清历朝实录》,为清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清政府规定,每当皇帝死后,则设立“实录馆”,负责撰修这一朝实录。《清实录》共四千三百六十三卷,以完整著称。清入关前,太祖和太宗实录,后编成《满州实录》,自世祖至德宗朝均有实录,溥仪称帝仅三年就退位了,没有实录,后来清室将这三年的政治情况,私撰成《宣统政纪》。《清实录》包括太祖努尔哈赤至德宗光绪帝十一朝,后附《宣统政纪》。出于统治者的需要,《清实录》隐讳了一些重要史事,记载开国前的情况甚至捏造种种事迹,以增加其神秘性,但是,实录毕竟是原始官方史料汇编,保留了丰富的历史资料。1964年,台湾华文书局影印出版。
5 a4 @6 j* O" H% [- Z/ S东华录 $ G0 `2 B2 C4 m# g$ Q
清蒋良骐撰。乾隆三十年(1765)修国史于东华门内,完成《东华录》三十二卷。主要叙述清开国前至康熙十三年(1735)的史事,为编年体史料长编。是书较多地采用了清实录,并参以其它文献著述,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原始文献资料,如顺治元年史可法答多尔衮书、康熙元年永历帝致吴三桂书等等。另外,作者在史料的考订和整理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写了几十条按语和夹注,发微钩沉,颇具灼见。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到了光绪初年,又有王先谦的《东华录》刊行,玉氏著书一方面欲弥补“蒋氏简略”,一方面续撰了乾隆至同治各朝事迹。宣统元年(1909)朱寿朋撰成《光绪朝东华录》,以续王氏之书。
/ S" s* [4 T$ }$ N; i清史列传4 @& w. ?, N; |: C: A0 B+ E
编纂人姓名不详,一般认为是据清国史馆大臣列传稿本选录而成。共八十卷,收录了约一千七百人的传记,所写人物,起自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额亦都等,止于清末王懿菜、李鸿章等。传文叙述传主的主要事迹、言论、重要奏议等,材料来源于《满汉名臣传》、《大臣列传稿本》、《国朝耆献类征初集》等,叙事详明,年月首尾具备,史料价值甚高。192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C" i% N9 y& |' d
龙龛手镜(龙龛手鉴)% h7 n* B, ]( s# x
辽代幽州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字于)为研读佛经而编撰的一部字书。该书共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连注总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为序排列,各部所收之字也以四声顺序排列。每字下详列正,俗,古、今及或作诸体,并作简单的音义注释。通过《手镜》可以了解唐代前后,人们使用俗字的情况,对于研究汉字流变有一定价值,对于阅读敦煌出土的写本卷子、对于发展敦煌学也有重要意义。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7 h* x) z" x: ~& |! }
永乐大典. ?9 `# p& w) m T
永乐大典是一部空前的大类书,也是15世纪初年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七月,命解缙负责总纂。第二年书成,名为《文献大成》,朱棣认为过于简略,于永乐三年(1405)令太子少保姚广孝与解缙续行监修,参与其事者凡2169人。至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再次告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近二万二千九百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全文约三亿七千万字。采用典籍达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藏、北曲,南戏、平话以至医药,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编辑体例,分韵隶字,按字,按篇名,按书名、前后不一,没有条理。但从采录古籍资料方面看,所引各项材料都抄自原书“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校订,复见于世”。本书原有正副二本。正本称“永乐正本”已不知去向,至今仍是疑案。副本称“嘉靖副本”到清初时已亡佚二千四百多册,经历了清代中后期的战乱,尤其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被焚。最后仅存六十四册,存入北京图书馆。《永乐大典》现存于世的约八百卷,分藏在世界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私收藏单位。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其中包括苏联归还的六十四册,民主德国归还的三册。最近又影印六十七卷,这样我国《永乐大典》影印本占现存于世《永乐大典》总卷数百分之九十九。与台湾、日本影印本相比,该本收集最为齐全。中华书局将已收集的《永乐大典》七百九十七卷,并附录配齐全帙的连筠(yi)《永乐大曲》目录六十卷,一并影印为十六开精装本,分装十册印行。6 z" |5 ?: B' f( j8 i# P
- u" j: c* `+ A- v# }渊鉴类函; c+ R$ m! C" a }* g( X, T {
本书为张英,王士祯等奉清圣主之命编撰,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次年有刊本。全书内容分四十五部,部下分小类,凡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所收资料除《唐类函》所辑的唐人类书之外,又采用《太平御览》、《玉海》等十七部类书内容,编在一起,并采录二十一史和子、集、杂书中的材料。《唐类函》所辑故实、诗文,只到唐初为止,本书则补入元、明以前下至明世宗嘉靖时的事类、文章不少。全书四百五十卷,目录四卷。
" h( e( p& n4 f4 n" Q% o康熙字典
% h4 W& w) j# a! ^) Q' l D! V2 F0 [ 原名《字典》,因作于清康熙四十九年—五十五年(1710—1716),故名曰《康熙字典》、。该书由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两书基础上加以增广订正而成。收字47035个。体例仿照《字汇》和《正字通》,沿用其214个部首,以子丑寅卯……标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首列总目、等韵,检字、辨似等,并附补遗、备考。部首和部中各字,依笔画多少顺序排列。释字是先音后义。一般都引古书证释,依时代先后排列书名及其篇名,考辨附于注末。字有古体,列于本字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字,附于注后。此字典刊行影响很大,不少冷辟字,他书不见,往往见于该书。引证丰实,大多援到最早出处,资料甚为重要。但引书错误,注音错误,释义忽略通俗字义,均为其短处。
6 i! @0 g' Y |: T4 ?佩文韵府" y, _6 V: M2 M9 z( I
四百四十卷,拾遗一百一十二卷。清张玉书等奉勅编。编成于康熙五十年(1711)。本书以元代《韵府群玉》和明代《五车韵瑞》为基础增补而成,全书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各字,下注反切和各书释义,然后以二字、三字、四字的顺序排列词尾相同的“韵藻”,下面列古书用例。其次是对语,即对仗的词语以及摘句,包括这个词的诗句。资料丰富,但辗转抄录,未加核对,错误较多。1983年上海书局影印出版。* D+ G. L1 u' F9 c
骈字类编, C$ R; D" W$ W& o
二百四十卷。清张廷玉等奉勅编。书成于雍正四年(1726),与《佩文韵府》同为检索辞藻的工具书,但编辑方法不同。本书专收双音词,以字音相同排列,分为天地、时令、山水等13门。下面的细目便是字头,列出词语,然后引各书材料及诗文。本书引书较详明,便于检索原文,但限于其分类方式,仍有检索上的困难。有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北京中国书店于1984年影印。
: T0 r* x6 W& B- Q3 [. E$ \' o古今图书集成- f: h, h, g3 ^2 O& C
一万卷,总目四十卷。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等奉勅重编。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为诚郡壬(胤祉)命其门客陈梦雷编辑的。陈梦雷字则寰,福建闽侯人。他在康熙间被贬后召还,侍诚郡王读书,于是利用王府藏书编成此书。雍正即位后,又遭贬斥,世宗命户部尚书蒋廷锡等重新编校,改为今名。雍正六年(1728)用铜活字排印,共印六十四部。全书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先列汇考,次总汇、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各部也不尽列此各项。《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类书中一部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类书。有l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的钢活字本。
" H/ [& q" x' l; X( T * x8 t6 @( F3 |$ A; Z/ O& d! ]3 |
全唐文
y. j: ^& j. R! b: E3 B 清代官修的一部唐人总集。始纂于嘉庆十三年,编成子嘉庆十九年。当时曾设置全唐文馆,入馆参加编校的约一百多人,由董诰领衔,清代知名学者如阮元、徐松等都参予其事。全书一千卷。裒辑唐五代文章18488篇,作者3042人,搜集极为浩博。全唐文于嘉庆十九年编成之后,即交内府剞劂。1982年中华书局加了断句,据原刊本缩印出版。( o' {% q" M+ ]* F4 O1 Q4 n# y1 Q
皇朝经世文编 ; A! c5 t8 {& N$ f2 h- i; Q
由贺长龄辑。成书于道光六年,共一百二十卷。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类下又分子目。选辑清初至道光前官方文书、专著、述论、奏疏、书扎等文献。此书刊行,续书继出,有《皇朝世文续编》、《皇朝经世文续编》、《皇朝经世文三编》、《皇朝经世文四编》、《皇朝经世文统编》等。入选作品反映“经世政用”思想及改革图治愿望,形成近代经世思潮。$ j& B6 f# L$ w5 {
清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 E8 n6 p& v/ @: ^) D% ?3 L
沈德潜主持编辑。这是一部反映清中叶以前诗歌成就的一部清诗选本。乾隆十年(1745)编于北京,历时16年完成。全书共有三十二卷,收入99位诗人的3952首作品。选诗原则为以诗存人,而不以人存诗。书中有不少吟咏北京风物的诗作,为了解和研究清代前期北京的历史和社会风貌,提供了资料。中华书局根据乾隆二十五年(1760)教忠堂重订本为底本影印出版。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Y# |7 _/ q' v; u j; g& Q
四库全书" i" a7 n3 [6 \
清代最大的丛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馆纂修,集中大量人力物力,经10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规模庞大,内容极为广泛,具有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编纂是书的目的,在于宣扬有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对不利于其统治的著作多抽毁窜改,或挪作不录,并加禁毁。全书缮写七部,分藏于文渊、文源、文海、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宗,文汇都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藏亦多散失,经补抄得全。1934年,商务印书馆造印二百三十二种,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现北京图书馆藏有全本。
! T: x( I0 s1 F/ A9 m: ^5 S四库全书总目提要6 s' d" }+ i- _+ P/ H
清永瑢、纪昀主编。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曾将抄录入库及抄存卷目的图书全部撰写了提要,又经纪昀等做了大量修改、补充,并加润色,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汇编成此书。共二百卷。收正式入库书三千四百七十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书六千八百十九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几乎涵盖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提要除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外,还“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于“文字增删、留帙分合”等着墨不少,为后人了解古籍提供了方便。1964年,中华书局以浙江杭州本为底本,参校殿本及同治七年(1868)广东本,经补益断句,附以书名及著者索引,重印出版,是目前最好之版本。
0 ^* N! {( B6 c'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7 Q" \9 \' W4 N N 于敏中等编,二十卷。乾隆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帙繁多,命四库馆编《简明目录》以便查检。该书除未收入“四库存目”所著录之书籍外,余则依照文渊阁所藏《四库全书》著录书名、卷数及撰著人时代、姓名,再对提要原文加以删减,次序则仍按《总目》。该书初刻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有多种版本,而内容小异。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并时索引之版本,是较好的一个版本。
/ g: m3 E2 M; M; q7 d. a, t
% `% r+ i, M$ H% g2 }* ?% K$ q9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