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0|回复: 9

小院春秋 (ZT)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3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6 Y+ ]/ R, `: E9 L8 H; ]9 I0 c3 v% M

我出生于1944(甲申)年。那年,父亲42岁,母亲41岁,上边只有一个长我六年的姐姐。 老年得子,全家无比欣悦, 把我当成了宝贝。据说,80岁的奶奶怕我冻着,冬天把我放在她的棉裤腰里取暖,并且为我起了个小名,八十。周围的邻居们凑钱为我打造了一枚长命百岁银钱。为了给我消灾免病,父亲还带我到北新桥的九顶娘娘庙许愿,作了个跳墙和尚。从那以后起,我的左耳上方留了个小辫子,好把我拉住喽。这些都是我后来听说的。母亲向算命师问过卜,我是申时生的,井甜水命,我姐是城墙土命。说我的命还算不错。

+ ]7 t, V" T' p1 K8 n9 \4 h


1 Q1 P2 ^. a0 h* L9 f5 R4 y% K, j* G

我家在北京南城,老街名是药王庙前街二巷,文革前改为西园子三巷。出胡同北口数十步,是有名的东晓市。晓市的街北是药王庙,据说为了纪念唐初药师李靖。庙旁有个派出所, 在《龙须沟》电影中曾出现过。出胡同南口数十步,隔着西园子胡同就是老舍笔下的龙须沟了。龙须沟旁有两条土路,土坡下是低矮破旧的民房,房檐上倒插着一排玻璃碴子,为了安全防卫。南岸的土路铺在天坛的墙根下,又称作坛根。天坛的老围墙是用煮饭的米汤和灰砌砖建成,十分坚固。往东走上7、8 分钟是商业中心红桥,那里有九大茶莊,文利栈百货店,山货庄,副食店和几个带买早点的饭铺。再往东多走几分钟是四块玉,那里是个乱葬岗子。从我家往西走5分钟是金鱼池,再走10 分钟就是有名的娱乐中心天桥了。

" w0 X0 w% q9 s; S5 a$ k( i


- b) r- b/ b- }3 M. i

龙须沟在50年代初不过是一条露天的下水道,有数米宽, 居民们称之为臭沟。沿岸居民的污水赃物,以及各种小作坊的废液尽排沟中。久而久之,沟里已见不到水色,只是一条乌黑的泥塘。到了夏天,蚊蝇群集,远远就可以闻到扑鼻的臭气。下暴雨时,小孩子不慎淹死在沟内的惨事也时有发生。在这样一个卑劣肮脏的环境中生存的,自然不会是什麽达官显贵,也不会是什麽富商旺族。有人说北京南贫北贱,其实这臭沟地带是既贫又贱。直到1949年前后,北京的下九流人士大多聚居在这个地带。不外乎拉洋车的,缝破鞋的,赶驴车的,打铁的,拉棉线的,染布的,焊洋铁壶的,买破烂的,卖小金鱼的,漚皮子的,磨刀的,杂耍的,剃头的,摇煤球的。再穷一点,还有捡煤核儿的,检烂纸的,捡烟头儿的,不可胜数。总之,都是些卖苦力,耍手艺,或是做小买卖的。这些人尽管分工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辛辛苦苦干了一天以后,带回几斤棒子面,让全家填饱肚子。

5 ^) `* ^/ H6 M4 f


' `& u( P8 r( N A6 ^

药王庙前街二巷有四个小杂院,都是门朝东开的。我们住的那个院子有五间北房和五间南房。 每间大约有7平方米。 共有7户人家。赵家较为宽裕,小手工业者,有三儿一女和一个徒弟;小匣孙单身,是个做梳妆盒的木匠;我父原是工人,后来也做起了家庭小手工业;曹家大叔在解放前是拉洋车的,解放后在铁路工作,育三女二男;刘大哥是袜厂工人,有一子,妻早亡, 一直瘝居;在贵寿棺材铺拉大锯的刘大爷与刘大妈年迈无嗣,领养个儿子后,因生活窘迫,在55年移民宁夏;孙大叔在49年前是个巡警 ,解放后长期无业,快到晚年,才在建筑公司找了个工作。孙大婶是个驼背,家庭妇女,她们生有三子三女, 挤在一间小屋内,最为穷困,为了缓解,忍痛把大女儿送给了一个山西人,大儿子从八岁就挎个小木箱走街串巷卖臭豆腐。

5 ?, A! x! Z. ^+ j" m, F Q


7 w* n1 Y2 A2 @, }5 ]& N) h7 C

那时候,男孩都有个离奇古怪的小名。赵家的老大叫大球,我们叫他大球哥。他长我15岁左右,妻儿在良乡老家。他是赵家制帽工业的主力队员。他喜欢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兄弟,常把我们聚在一起,教一些猜字谜语。还记得几则, ‘二人打架打破天,十女耕田在一边,我要骑羊羊骑我,千里姻缘一线牵’(夫妻義重)。‘虫入凤窝飞去鸟,雪融之处生春草,大雨下到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風花雪月)。‘蒋匪将官入城,何宗兴光杆司令,朱司令谈判未去,毛主席三下南京’(花)。他教给我们歪读百家姓,‘赵钱孙李理不通,先生打我跳东坑。东坑有个小蚂蚱儿, 我是先生的小爸爸儿。’

/ T1 V4 F+ J! K5 T


, s9 q" r' A/ i+ j; \

大球哥还喜欢评戏。每天早晨,当他左手端着漱口盂,右手攥着沾上牙粉的牙刷的时候,都要在院子里溜溜嗓子,向全院宣布,新的一天开始了。他参加了红桥的东一业余剧团,在《刘巧儿》剧中,演过老胡,有两句唱词,‘忽听门外有人声,赵老汉提了灯一个。 ’听说,评剧大师马泰就是从那个剧团脱颖而出的。闲暇时,他还请来摆小人书摊的小罗锅, 在他的车间加卧室里拉板胡,为他和几个票友伴奏,小小的屋子,挤了一群孩子,全院都充满了活气。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了制帽合作社以后,他响应政府号召,拿着几百块钱安家费,回良乡老家务农去了。他可算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大朋友了。

% k: t$ I. r; g& U% [9 A


. I6 E$ k1 w# g) S( ]

刘大爷的养子世荣长我四岁,原名昭辉。他幼年父母早亡。 无依无靠的遭遇使得他养成了深沉木纳,心事重重的性格。刚进门时,老俩口皆大欢喜,老来有靠。没过几天,刘大妈坐在炕上,一口气没上来,就过世了。邻居里有人说他命硬妨人。 刘大爷收入低微且不稳定,经常喝酒,对他连打带骂发脾气,嘴里还嘟囔着:‘八路军不大好人,打坏人。’脾气好的时候,刘大爷也说句俏皮话,别人叫他‘留神’(小心)时,他说:‘庙都扒了,留神干什么。’。世荣有时给我家帮点忙,我母亲帮他些吃的和穿的。他常跟我一起玩,讲些故事。听到乌鸦叫的时候,他就说,这不吉利, 尤其是对病危的人,‘啦啦啦。’,是早些把病人拉到阴间。两三年以后,刘家父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移民宁夏。我很舍不得失去这个朋友,送给他一个算盘留念。文革时,有人来调查过他,说是要入党。过了几年, 再打听他的消息时,听说此人已经过世。

$ \' v) R2 [9 Q7 j( b


0 n+ O4 z2 V L! h0 p2 i1 s

孙家老大属马,生下时爱哭,小名叫啼哭,大概又因为尿炕,名字又被提了一级,叫骚啼哭。别看家里穷,骚啼哭 长得倒蛮壮实,个子也高。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他比别的孩子晚了两年才走进学校。而且,念的是识字班。识字班是专为生活困难的孩子们开设的, 不收费。当正规小学的学生们放学以后,他们才走进教室。这倒不会影响他挎个木箱走街串巷卖臭豆腐。 这个艰难的孩子,也读完了初中,又进了地铁中专。中专还没毕业,就参军了。退伍后,一直开车。他的妻子教小学,有一子一女。骚啼哭爱喝酒,可也容易醉。后来,听说他60岁死于胰腺癌。大概是由于基因。他父亲就是在失业和贫困双重压力下, 在60岁时得了胃癌死的。

/ F! o, [- `! r, ~


5 h1 c2 R- n6 W0 R+ T

赵家的老二属羊,叫马根,意思是像马莲根一样结实。马根家境较好,会玩儿,是我们院里的孩子头。 很多活动都是经他发起的。他初中毕业后找了个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从62年到70年代末,月薪一直是30多元,低收入令他很晚才找到对象,直到他父母去世后,在79年才结婚成家, 时已30有5。我87年回北京时,见过他,一起吃过饭。 等到99年再回京时,他已因心血管病逝世, 身后有一个女儿, 享年50几岁。这几个小伙伴中,马根和我最近,常常一起抽烟喝酒,相互帮助。他的早逝令我意外,十分伤感。使我较早地意识到日月穿梭,去日苦多。

+ M. F% E( @/ u- V) g5 c+ [9 m

/ D0 R1 Z/ O" t" Z+ n


1 x g1 C7 |- e" r. u) D

刘大哥的儿子,属鸡,叫老环子,让他像街门的铁环子一样耐久。老环子在我们这些孩子中,可说是命途多舛了。她五岁丧母,父亲上班,没时间照顾他。饥一顿,饱一顿,好不容易上了初中。没多久,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送到北京南郊的天堂河少年劳改场。几年后,又被遣送到河北省文安洼地务农,从而失去了北京户口。他爸爸一直鳏居,按理,他可以照顾父亲为名,把户口迁回,可是他父亲只有一间屋子, 容不下他一家四口, 最终也未能如愿返回北京。她母亲去世后,我父母常把他叫到家里来吃饭,老环子也记得这些帮助。到了文安以后,他还给我父亲寄来一封信,里面夹着一块钱纸币,以谢旧恩。我们全家为此深受感动,因为这一块钱可能是他当时的仅有。

$ D/ {6 l8 X" {3 B, n- k


" W0 ~7 R0 ]4 L/ H; S/ v- s

孙家的二小子属猪,叫小三,他上边有个送给山西人的姐姐。 小三爱嬉皮笑脸,能说会道。街坊都叫他猴三。 他生性活跃,经常帮别人做些事情,邻里间的红白喜事也都由他来张罗操持,收些份子钱。不过,他也未能逃脱 天堂河劳改的命运。 但同老环子相比,他又十分幸运。一则他在北京有个女友,二则他在文安找了个业务员的工作,经常来京出差,开展商务活动。几年以后,返回北京, 立业成家。99年回去时,听胡同北口的成子说,小三当了经理,配有司机。赵家的三儿属鼠,叫大年,他是大年初一出生的。他初中后在一个区办厂作车工,月薪不到30元。大年子说话有点大舌头, 人比较老实,能安分守己,自食其力。

& w9 w; [$ u$ z. V7 r


/ f2 S4 K0 Y% G# Q

从啼哭到大年,在我们院这6个社会同龄人里,虽然没有出甚么诸如流氓地痞,思想反动一类的大是大非问题,但去过劳改场的却占了33%, 另外三个也没有读或读完高中。现在回想起来,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说出淤泥而不染,未免清高自许,又贬低了我的朋友。至少我没有为环境所拘泥,没有随其流而扬其波,走上了一条与街邻们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进了研究生院,后来又留学美国。从龙须沟到斯坦福,同我的发小伙伴们相比,实乃幸运之至,算得上受宠若惊,得天独厚了。感谢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诲,感谢父母勒紧腰带的支持,让我后来在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

4 m& P! i- t! o


+ M: f0 d1 S% L

另外两个值得一提的是成子和大君。成子家在二巷北口外的油勺胡同街角上。他爸爸是个木匠, 为人慷慨善良,我们院大人和小孩的木拖鞋(趿拉板)都是他免费提供的。成子虽然大我四岁,但童心未泯,喜欢和我们这些小弟弟们一起撕摩。他早年丧母,继而丧父。 暑期,我们经常在他家打扑克, 一玩就是一天。99年回去时,在天坛马路北边,他到小铺去喝牛奶,见过一面,那时他已退休, 儿子开个油盐店。 2007年,我到了他家门口,见了一位老太太, 向她打听才知,她是成子的老伴,成子已经离世,享年六十有四。人去屋在,令我茫然。

/ M2 {- M% O# e8 X) @


) r& `. q4 x& q, |* U& |) B

大君长我八岁,虽不同院,但交往不浅,我叫他君哥。 53念初中毕业后,被选送到青岛集训, 回来后分配到国棉二厂。 随即,他母亲因痨病而亡故。结婚后,他和他的年轻妻子,经常成对成双,衣着时尚,被这些没有见过大世面的老邻居们视若金童玉女一般,甚为钦羡。谁料想风云难测,好景不长。57年后,他成了右派,被厂子开除。每天在家陪着没有正式工作的父亲,钉蝇拍,挣小钱。一天下午,我去看他,发现他踩在凳子上,正在房梁上拴绳子。我知道,他要自尽。大喊一声, 叫他下来。当时,我已从京剧和唐诗中略知一些典故,就用晋人周处与唐人韦应物的故事来鼓励他。现在想起,有些荒诞。因为他既没有像《除三害》里的周处那样行凶乡里,也未像韦应物那样豪横放浪。后来,他被送往老家,妻离子散,结局好不凄惨。

# G& e6 F" l/ d


. | c; M1 w5 e n. j3 `3 `- _

小匣孙有个徒弟,叫马春辉,为人和气活泼,说话带些山东口音,全院的大人小孩都喜欢他。我们管叫春辉大哥。他喜欢说山东快书,没事就摆弄着两片铜板,‘典G各另典G另丁典G’,在院里说上几句,增添了小院欢快的气氛。他说过:‘闲言碎语不用讲,表一表好汉武松武二郎。他练武 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在炕头上。’‘有一位大姐本姓杨,小模样长得可实在强。这一天她去赶庙会,东走走,西逛逛,一撞撞到了柿子上。卖柿子的发了话,人家的柿子论个儿卖,我的柿子得论筐。’ 1961年,春辉大哥参军入伍前,请我们几个小朋友到首都影院看了场电影,德国片《阴谋与爱情》,并且和我们留影为念。照片中,右后一是老环子,中为马根子,左是我;前排右是骚啼哭,左是春辉哥。

z& F' z. y4 u5 @


" N( T9 M* D1 q$ C7 `8 e$ t {

新中国建立初期,按当时新对联的提法是‘共产党来风调雨顺,解放军到国泰民安。’然而,人们所面对的毕竟是旧中国,百孔千疮,万废待举。那时,大街上经常有欢庆活动。有阵容齐整的腰鼓队,也有大鼓大鑔,响声隆隆。大鼓点是3拍子的,‘咚共咚,砌强 砌,咚共咚,砌强砌’。一群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孩子,兴高彩烈地跟在后边, 随着鼓点唱着他们的歌谣,‘家家穷,净光净,卖了桌子卖板凳’。现在看来,歌谣有些反动,或许还就是阶级敌人散布的流言蜚语。但它毕竟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现状,没甚麽夸张。以我门的院子为例,家家必备的一个大件就是两条长凳和几块木板支撑的一个炕。

3 D% K9 [$ [2 I


( \. E6 s( q( j) k3 Z- O5 q. ?4 e0 }

说也奇怪,那时的人们虽然不很精明,却知道如何利用空间,一家不管有几口人,都有块地方躺下睡觉。几个小件则是一个铁皮围成的煤球炉子和拔火罐,做饭取暖离不开它;一张一平方米的短腿小饭桌,搭上几个小凳,用膳时,把它摆在炕上或是院里,饭后抄桌,则把它横着立起来,放到墙角,节省空间;门前 一个水缸,用来储水,到了冬天,围上个草帘子防冻。开始,水由水井的工人拉辆木制水车挨门挨户把水倒到缸里,后来, 街口装上了自来水管,居民自己挑水到家。此外,各家都有一口大锅和一套竹制笼屉,蒸窝头时少不了它。一个铁皮围的小桶,口径比炉口略小一点,沿斜上方有个铁把,这东西叫水汆,用它盛上水,放到火炉膛里,可以把水煮开。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还会有个大洋铁壶,煮开水更方便。

9 n7 {4 {7 B6 c3 _) N1 X: e* L


+ f* H1 t _- C. N( S2 w

我们院的5间南房和5间北方都属于一个叫许德华的房东, 他家在受禄街。这些房子很像陕北的窑洞。 三面是墙,只有对着院子的一面有门和窗。另外三面的墙则为左右邻房和前后邻院所共用。窗子只是一个由半尺见方的木格组成的大木框,下边有两块玻璃。夏天,住户们自己糊上一层冷布,看上去有点像熬中药用的纱篦或蚊帐。到了冬天,再换上一层既可透亮又能挡风的窗户纸。由于房山是人字形的,为了避免屋子上方空空荡荡,住户自己还得糊上顶篷。顶篷远不像现在装修那麽浪漫,它只是几根水平纵横支在房梁上的高粱(秫秸)杆,然后再在杆子的下面糊上一层白纸。 说真格儿的,穷人还真有穷办法。至于家境稍差的, 索兴省去顶棚。进到屋里,往上一看, 倒像个小庙似的,也别有情趣。房顶是用瓦砌成的,但年久失修,下雨的时候,又免不了会有水渗漏进来。下图是我母亲(右)和孙婶在我家屋门口于文革期间留影。

0 v; p1 ?* p, z; K/ A! C; }


7 n# g8 U' g2 S5 B! ]

小时候,家家户户的食谱都很单一,主食是黄一色的玉米面窝头,副食则是炒豆腐渣和大白菜,讲究一点的家庭会在上面撒上一层辣椒油。稀的是煮豆汁,为了稠一点,煮的时候,往里掺些玉米面。再有则是那豆汁伴侣,切得很细的辣咸菜。我倒不记得甚麽焦圈,那东西在我们这里要算是奢侈品了。条件稍好的家庭,有时也会吃上白面馒头,或面条。上口的有打卤面,炸酱面,简单些的有芝麻酱面,花椒油面。小孩们最喜欢的要算嘎嘎儿汤了。把小米面和玉米面掺在一起,和成一块很硬的面团,把它擀平,然后,再切成8毫米见方的丁儿,放到锅里煮熟,连汤带水,能吃出一身汗来。那东西瓷实禁饿。间或,为了改善生活,用碱把棒子面发了,点上点糖精,蒸成丝糕。松松软软,还甜滋滋的,人人喜欢。逢年过节,多数家庭也会吃上烙饼炖肉。有时,胡同里有人大声喊叫,‘卖肺头了!卖肺头了!’,人们会连忙拿上小锅,跑到晓市的肉杠,抢购肺头,煮上一大锅,全家解解馋。肺头比猪肉要便宜两三倍。院子里,香气扑鼻,小孩们像饿了三天一样,狼吞虎咽地当肉吃着,回想起那个幸福的场景,我就会感动得落泪。

4 F' p5 A* \3 E: k


, q/ G3 }: L; `

龙须沟附近,饭馆不多。胡同东边的受禄街有个小饭馆,只供应一些主食,如馒头,大饼。北口的晓市上,有个避难馆,早晨卖豆浆油饼,中午和晚上有炒饼,烩饼。能吃上个辣子肉丁或木须肉的人,没有几个。到了年关,有不少逃账的人常躲避在此,故名曰避难馆。 往西北走几分钟,过了三里河,就是北桥湾, 那儿有个小铺子,专卖油渣汤,一毛一碗,就上半斤大饼,花2毛多就可吃饱, 还挺有油水。父亲忙碌时,带我去吃过几次。

6 V) R4 M$ i: h9 h" K+ g% e


& T7 Y" c8 J5 M% ?& a% ~0 H

尽管地方狭小,生活艰苦,GDP和消费水准都低得可怜,胡同里还经常是生活气息浓烈,显得商机无限。一是因孩子多爱在胡同里玩耍,跑来跑去,二是因买卖人你走他来, 络绎不断。一会儿是送水的拉着水车,提着木桶, 一家一家地往水缸里蓄水,一会儿是煤铺的拉着煤车,挎着箩筐, 一户一户地送煤球。一会儿是收破烂的,挨门吆喝,‘有破烂我买’,一会儿是摇着扑啷鼓的,来卖针头线脑。一会儿是掏大粪的背着粪桶挨院清理茅厕,一会儿是打鼓儿的来收购旧衣。一会儿是卖臭豆腐的,‘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一会儿是卖手纸的,‘豆儿纸,卫生纸,谁买我的豆儿纸’。一会儿是冰棍败火,一会儿韭菜黄瓜,一会儿是‘沙鸥门的焦牌叉’。一会儿是扛着长凳,磨剪子镪菜刀的,一会儿是推着小车,卖围水缸的草帘子的。一会儿是锔碗儿的,一会儿是焊洋铁壶的。一会儿是敲着梆子卖油的,一会儿是打着唤头剔头的。还有推着小车卖扒糕的,卖凉粉的,卖豌豆黄的,卖玫瑰枣的。 还有吹着长号卖水果糖的。还有画糖人的,捏泥人的。还有箍漏锅的,弹棉花的。如此这般,难尽其详。 这街景宛若走马灯,又如赶庙会,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落彼起,热热闹闹,生机勃然。

( q3 L/ A+ E G% g


. g3 W- ~- W9 x, q8 B' _8 d: J& B

说来也怪,尽管衣食住行都很艰难,龙须沟畔的百姓们却鲜有怨言,他们今天重复昨日,明日又重复今天,不厌其烦地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休养生息,传宗接代。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父辈们从晚清,民国,日伪,到解放战争,没过过几天消停日子,一旦有了个和平稳定的艾因斯坦的四维时空,他们不但知道珍惜,而且,对未来也抱有希望和信心。七,八户,三十多口人拥挤在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里,不需要任何维稳理论,居然能长久地和睦相处,气氛和谐。就是小孩们偶尔闹些冲突,甚至叫骂打架,大人们也都能识大体,宽宏处理,随时化解。尽管各家内部有时发生矛盾口角,但邻居之间却没见过翻脸与争吵。人们在街上遇见了,都客气地打招呼,小孩子见了长者,也都以尊称相呼,诸如赵大爷,李大叔等。要是后半晌见了,就说,‘下班了您?’傍晚见了,就说,‘您吃啦?’。夏天各家都在小院里吃饭,见邻居走过时,总要放下筷子,满怀尊敬地仰起头来说声,‘您吃点吧?’。现在分析起来,这种寒暄未免有些虚伪和小气。明明知道人家不会吃,却偏要问人家。吃就吃吧,还要让人家只吃一点,难逃小市民的低俗之嫌。可当时,问者听者都没这么想过。这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美国人见面论天气大同小异。

7 [5 ^2 L; T3 `. L5 t) Q% p* c" t' \

& p V; s1 t% ]6 }) x6 ^, M [


# G" K7 D! d% |; ^

邻里间没出过什么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事情。常常是一家有难,多家相助。一家的孩子,没了吃的,另一家就会拿出半个窝头递给他。 至于做饭时,急需酱油,到邻家来取一点儿的事,屡见不鲜。我父亲生病时,我不在家,邻居们就会帮着送他去医院。有一次,我父亲卧病在床,要吃馄饨。 孙家小三就走到天桥去买一碗并端回家来,来回得走半个小时。孙家孩子多,有时,我穿过的衣服,就留给他们。真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朴实和睦的部落群体,直到1970年夏天,才宣布解散。因为这院的房子被定为危险房。除了我们一家,其余都搬到金鱼池新盖的简易楼去了。分开以后,这些老街坊们还像串亲戚似的,不断走动, 相互关照, 相互帮助。大年子来找我说赵大爷要剃头,我二话不说,拿了理发推子就去。我周末要打家俱,马根到时候带着工具就来。我们搬到新居,也都是老环子,马根蹬着三轮帮着拉走那些破家值万贯的动产。 遇到有人结婚办喜事,大家会出点钱凑份子, 到时候一起来庆贺。

! Z) v! `0 h- B5 y$ r


5 t; O" G2 P. K! U( e5 S

在我旅居国外的三十年,古城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鱼池单薄的简易楼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崭新漂亮的楼群,然而老街坊的去向也沓无踪影。往日的生活虽然贫寒,但院里温热的旋律,和缓的节奏,美好的期待,甚至左邻右舍锅碗瓢勺的交响,都那么值得我留恋。 每每想起,热泪盈眶,拨我心弦。可是时过境迁,故人往事像那流出去的水,冒出去的烟,一去不返。何况,又有多少人已离开人间。这或许更值得我拿起笔来,把他们印记在字里行间,让后人知道,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有着那么多穷困而又美好,平淡而又动人的故事。这些人没有隔夜的钱财,没有换洗的衣衫,没学过微积分,不晓得相对论,但他们知道怎么做人,怎么对人。 他们终日奔波,从不厌烦; 他们衣食简陋,从不埋怨;他们心怀希望,坦荡乐观。他们知道人世的真情,他们懂得人间的冷暖。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那是一个值得赞美的人间。年幼时,我觉得人生是那么久远,就像那大地与蓝天。如今,我高堂明镜悲白发,才知道人生是那么短暂。当你珍惜某种关系时,他会维持一段时间;当你中断某种友情后,这或许是永远。不光人面不知何处去,就连那陪衬的桃花都会也已落完。如果能再活一遍,我一定会珍惜那些儿时的伙伴,珍惜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瞬间。

' E6 r+ J% n( M, X* u


, G) u. i. x# j- _) \

像《龙须沟》电影里程疯子说的那样,‘龙须沟脏,龙须沟臭,政府心里也难受’, 解放后不久,臭沟就被填平了。天坛的围墙也被修葺一新, 下面还铺了一条柏油路。 天坛成了国家公园,开了个北门,供人们娱乐休闲。大约在1955年,夏初,有轨电车连通了天桥到东单一线。那年的6.1,我还兴高彩烈地坐着电车到东四牌楼去玩。儿童节那天,小孩乘车免费。 又过了几年,那个元宝形的金鱼池,也被填平,盖起了学校,居民楼,和商店。我有个万分荣幸的童年,因为我曾目睹了龙须沟的伟大变迁。

# j4 q! h7 @( T3 w* h2 r$ k% _ j


8 ?1 G6 t) q/ b

□ 读者投稿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岁月,小院春秋。
发表于 2012-3-3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哥哥颇费心力的写作。我的儿时经历虽和您不尽相同,但有相似之处,最后几段儿文字读来倍感温暖,质朴中蕴含着哲理。

! R |+ j( v9 M/ p$ r

  问候您!

) {! ~/ h6 G6 V8 O* [4 }( ^4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 20:37: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2-3-3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写的!我真爱听岁数大点的人聊天!
发表于 2012-3-4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发表于 2012-3-3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难、岁月、沧桑。
发表于 2012-3-3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一上点年龄爱怀旧。有体会!
发表于 2012-3-3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 }. y1 ~; i& A! f/ }

 

( `3 w- {* Y! W' [, |/ O" t

          这就是老北京百姓的原生态的生活,苦是苦了点,但充满了人情味。感动!

发表于 2012-3-4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令人感动,谢谢您质朴的文字。
发表于 2012-3-5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感悟,回味无穷!

写得真好!谢谢!

5 T, N1 O+ u6 \; ]) c

在您的字里行间流露的人生感悟,令我回味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11:45 , Processed in 1.14513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