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恢复6处建国后被拆毁古城地标 新京报讯 左安门角楼、右安门角楼等这些建国后被拆毁的城楼旧址,将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建起新的标志性建筑,让人们能在地理上对于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形成一定的直观感知。作为建国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北京市准备在6个地点,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 : L0 x3 H7 i+ M
城楼、角楼建国后拆除殆尽 9 y+ {2 s) I* n* Q+ X0 L! x
这6处标志性景观分别为:北京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箭楼及瓮城、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天桥地表标志、内城西南角楼、地安门雁翅楼。
% x4 O+ K2 d" ~! H% i; J 城墙和城楼是北京城最显眼的标志,但在建国之后,它们中的大部分,因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均遭到了毁灭性的拆除,造成历史遗憾。 ; g; u' m" A! h" `/ [5 t
时至今日,位于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内侧的东南角楼,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京城的角楼。它处在北京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末端,现存角楼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此后历代均有修缮。 2 p# ?" |2 Z3 T
6大标志性历史建筑将重现 8 b) k8 D; U$ G
经元、明、清数百年建设发展而形成的北京古都,最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建筑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独特规划、整体格局、传统空间和保存至今的重要历史建筑群上。
% a0 X4 e4 D( K7 b7 O0 v. W 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北京旧城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历史河湖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形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十个层面的内容。
! D2 u2 u8 A4 x2 g# h 北京市文物局介绍,北京市政府及东、西城政府将组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保持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平面,保护好以现状护城河为标志的外城轮廓及城墙走向,进一步保护和恢复北京古都的整体形象和传统城市结构。
% H2 U) ~' U# x, ? 并非所有标志性建筑都能恢复
1 H8 [$ }+ l/ i& y. Y 北京拟定建设的古城地标共有6处,从周边环境的建设难度考虑,预计最早建成的将是位于左安门的外城东南角楼。6个地标建筑,分别位于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天桥、西便门和地安门。建设难度也各有不同。由于建设将选址在旧址,而旧址周边在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建设并不容易。有的旧址周边目前已经建成了铁路,距离旧址仅有几十米之遥。也有的地方虽然现在是绿地,但也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相比较而言,目前位于左安门附近的外城东南角楼的恢复难度相对较低,预计可以最早开工。 : ^5 w1 v7 h; I' ?: r6 y+ \
市文物局表示,再现城市轮廓,也要在交通和市政的允许下进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标志性建筑都能恢复。另外,类似天桥地表的标志,未来计划是把仍存的天桥的桥基进行展示,具体的展示方式也在研讨中。 . F! e( ?# j8 r( Y4 G/ I8 S
■ 专家
4 R; n- q( N0 c1 P) R) d “恢复的是标志,不是文物”
7 q4 D4 n9 x1 U8 `- J. n7 }0 ~. }$ L 文物专家谢辰生表示已毁坏文物无法恢复 & B3 G% w s' o4 x: w; m$ i' f0 k9 G
对于此次北京市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表示,按照文物法的要求,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目前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新建的标志也可以,但必须明确其不是文物。
) V1 V7 H- k0 C# E 谢辰生先生说,标志性恢复,首先就不是文物,原来的文物已经不存在了,这是肯定的。 9 ^2 e `; g# [+ r- V) h
但现在作为一个新建的标志,用原来的形制,从标志上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说原来的东西已经恢复了,“恢复不了,全不对了。”谢辰生说。
: b) E4 E" y8 X; A' X% z# ]( b “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不应是恢复古建筑,只能说是恢复了一个标志,让原来不知道的人可以看到一个轮廓,这样做还算可以。 6 `+ ^/ t+ O( j& m+ l7 L
■ 背景 % m" m/ ^0 `8 u J3 R
“凸”形城廓意在御敌
5 ]- F' @0 C" O+ d; z4 ` 北京的外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在内城城墙外加建一圈外城,意在增强城池安全,抵御外敌入侵。 " @/ J p/ o+ W1 d
由于资金不充足,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总长只有14公里,开有7座城门,包括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0 K1 K" i E: X7 f4 ^& h- t u8 v
外城只修建了内城南面部分,此后未再扩延,此后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现在二环路和南二环路,就是沿“凸”字形轮廓线修建。
. K. l0 ?" q+ o6 L4 q' y( ` 【永定门】 . W) ^- E& U- \7 d6 f) X' N
公元1564年,为保京城安全,北京外城建成,正门命名为“永定门”,寄寓“永远安定”。 7 m$ B$ l" a" @. i7 q% j4 c8 O, x
作为正门,永定门是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的规模已远远大于其他6个外城城门,以雄伟姿态矗立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直至1957年被拆除。永定门复建于2005年国庆节前竣工。
$ x- X# ^9 q% ~2 X) H7 a# ] 【左安门角楼】
# }0 G! a2 o+ O/ x U 紧邻外城7座城门之一的左安门,在明清时期,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 ! d' W1 f& X5 g2 K7 e3 O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外城整体拆除过程中,左安门角楼也于1955年不复存在。去年9月,东城区官方网站就复建北京外城东南角楼,进行项目公示和征求意见,外城东南角楼有望2013年原貌重现。 9 `/ _+ y+ M U k6 F
【右安门角楼】 5 @7 y0 z+ u+ d! U* U1 M& y9 n
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灰筒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侧、东西侧分别面辟两层箭窗。1958年完全拆除。
* H1 _0 E4 K* Q ~ 【内城西南角楼】 / Z* _) g/ t+ s# I: E! I& Z6 }
内城西南角楼即原西便门的城楼、箭楼、瓮城,建于1439年。其结构与东便门城楼相仿,但高度略低。 * k' B( @# Y+ P) H+ Y' @
建国后,西便门城门、瓮城和箭楼被选定为拆除的第一座城门,1952年即被拆除。 7 j }" Q0 [2 r& Z, x5 A
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并在外城相接原址复建了“八瞪眼”箭楼,保留了7处断面遗迹。 : G$ G- ]7 x& x1 B' l8 X# Z
【地安门雁翅楼】 1 y" Z- D* Z4 J9 [
中轴路上的知名景观,始建于1420年,位于地安门门楼左右两侧。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 H0 @2 t9 @. u% ~; ]. B% Q7 {
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起,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将地安门及雁翅楼一并拆除。目前修复工程尚未开工。
# D* r: d: T* S, o 【天桥地表标志】 ! {5 _& D2 L8 f2 o' M
古时,天桥是一片水洼和沼泽,后形成河流。1420年修建天坛后,在现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建起了一座壮观的单孔高拱桥。后得名天桥。 5 V: Z! G! { T, }3 T
1929年,因修有轨电车桥身被修平,1934年,桥栏杆拆除。自此,天桥仅成地名。
1 X0 e. h ]" F! _! t/ W- e0 {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 魏铭言 王殊
1 W- D5 @; i. ?$ Z9 N& n[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4 12:32: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