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0 m, @* I H' e. ?4 s& m- O- Y
6 j$ [3 X. q9 z) F+ X 杂院的特色当然是杂。四面八方的人聚在一处。光说口味,就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有所好。可杂院人都是过日子的高手。重点在“省”的宗旨一致。俭省引领口味。也圈定卫生标准:没干没净,吃了没病。饼烙糊了,面条煮烂了:“糊饼烂面不伤人”。至于营养,推崇小米:“小米粥”,养人!“要不坐月子都喝小米粥呢。”“一米度三关嘛”。美味最是剩面条:“面条热三遍,给肉都不换”。对付馋虫的办法是“要解馋,辣跟咸”。而无论咸淡都有理“咸中有味淡中香”。杂院的观点:“嗐,多么好的吃食,过了嗓子眼儿都一样!”“香香嘴,臭臭屁股。” ' g* x6 }* o0 Z
“省”,是两项。一要成本低,花销少,数量多。还得顺口儿。吃的做的都高兴。二要耐饥扛饿禁时候。灌一肚子豆汁,塞一大碗豆腐渣。钱省下了!撒泡长尿,放俩响屁,肚子一瘪,脑袋就耷拉,霜打了似的,蔫了。没了精气神儿。您还靠什麽挣钱?! + k! F& y, [4 j5 R
杂院,大都本地人少,外来户儿多。山东山西河北籍居多。河南人大批进京,是五十年代初了。大兴土木,建筑员工多河南籍。杂院人过的是京城环境下的农村日子。讲的可是京城的老理儿。老住户不欺生,热心肠,仁义厚道。新住户入乡随俗,按老住户的做派来,不出幺蛾子。老的风气,旧的规矩,一茬一茬接续着。房客换,院风不改。新户老户,宽厚相容,融洽融合。这是北京精神的包容和厚德, 8 d2 W5 }4 I5 D& K! B6 F1 X Q
吃东西口味不一样,可都是面食为主。不外蒸的、煮的、烙的。窝头、馒头、面条、烙饼。窝头为本,要细分,也好几种。 ( Q5 x' y' n% @0 v6 T/ O
蒸窝头的面就好几样:一糜子面(糜子米,比小米颗粒大,颜色浅。糜子面窝头,嚼着肉头,有特别的香味。也是小吃“面茶”、“茶汤”的原料)、二小米面(也叫‘小和面’、‘三条腿儿’,成分是小米、玉米、黄豆)、三棒子面(也叫杂合面、玉米面。纯玉米)。个别时期还有“混合面”(日伪时期),高粱面、白薯面。棒子面常吃,小米面有时吃,糜子面是买卖家、作坊吃“犒劳”——改善伙食时才吃。住户几乎不吃,贵。好吃就吃得多,费。吃过的说“暄腾。跟馒头似的,能剥下皮儿来。比馒头还好吃。” ( w. ~1 b/ C P5 @8 _/ r1 F# U
和得了面就蒸,净面窝头。放糖、掺菜、按几个枣,糖窝头、菜窝头、枣窝头。荤油虾皮白菜帮做馅儿,就叫菜团子了。窝头金黄色、圆锥体,雅号黄金塔。别名托子、也叫里一外九(双手捏窝头,九个手指在外,一个手指在里头)。
; x* ]/ R- i& k6 M s. L那时吃馒头如同现在吃窝头,吃个稀罕。过年过节过生日,蒸洋白面馒头。过年(春节)大量蒸,至少要吃到正月十五。冬天坏不了。窗户外头就是冷藏库。空缸,空盆,装冻馒头,盖严实,压瓷实。不进土,猫狗耗子祸害不着。也蒸豆包糖三角,手巧的做些动物(如刺猬、小兔、当年生肖等),吉祥物(如万字、佛手、如意等)。有木头模子的蒸带吉利字(福禄寿喜)的。老人过生日蒸寿桃。平时改善伙食就刀切手揉,不弄花样。光为换换口味,蒸黑面(全麦粉)馒头,两样面(白面、玉米面)的。也蒸金裹银的:把发面擀成大片;玉米面加葱花、盐、五香面儿和好,放在上头,摊匀。卷一长条,切馒头大小的段,上笼屉。蒸熟,断面黄白相间,葱香、椒盐香,不难吃。蒸的还有主副食合一的“扒拉儿”,山西人叫“苦累”。春天的槐花、榆钱、野菜,小白菜、豆角、茄子等,拌上棒子面蒸熟,出锅后趁热拌上蒜汁、盐,点点儿香油。又是菜又是饭。 , [7 j& K- ?6 G4 I+ i
蒸烙并施的贴饼子。在柴锅上做(那时杂院几乎家家窗下垒柴锅,柴禾,能烧的破烂,都填灶塘。省煤钱)。和好窝头面,锅里加少量水,烧热。面做成椭圆形饼,锅里贴一圈。盖锅,笼屉布弄湿,封严锅沿,不使跑气,连烙带蒸。一层焦饹馇,脆香。为省事省时省柴禾,主副食一锅熟。锅里的水炖菜,白菜、茄子、萝卜,名菜是天津风味的熬小鱼:“贴饼子熬小鱼”。贴饼子、菜,同时出锅。贴饼子,锅必须烧热。不然贴不住,杂院的俏皮话儿:凉锅贴饼子——溜了。 1 S! U% U5 E0 m
煮着吃的,除了饺子、馄饨就是面条之类。“之类”是说和面条吃法相同,形状不一的各类面食。面条,北京人叫一个字“条儿”。手擀面叫擀条儿或切条儿;抻面叫抻条儿。常吃的两样面切条儿、荞面条儿和做汤面的杂面条(绿豆面)。细高梁面、细玉米面加上榆皮面也可以擀面条。榆皮面,是杂粮面粉添加剂,起粘结作用。那时卖榆皮面的走街串巷,背小布口袋,提个盘子秤。吆喝:“榆——皮面!”这东西用量少,一斤面加三五钱就够。每次也就买半斤。加进榆皮面,没劲的杂粮面,就和麦子面一样,能擀很薄的面片,包饺子(蒸着吃)、切面条都行;煮面的汤发粘,面条特别滑溜。 , n' K$ R3 Y% V- e) H
面条煮熟,直接捞到碗里,叫“锅儿挑”;先捞到清水盆里叫“过水儿”。怎么吃分季节,看“浇头儿”。锅儿挑,炸酱,拌着费劲。
+ G8 l- Q9 L6 u/ H# j7 p5 b( u7 v不切作长条,斜着下刀,两头尖尖的柳叶;菱形的小片。还可以拨鱼儿,压饸饹,摇嘎嘎儿。嘎嘎儿是纯玉米面,也叫“切方、摇圆、盆儿里碰”。热水烫面,比蒸窝头的面硬。撒干面,在案板上墩成十多公分方块,切片、切条、切骰子块(切方)。盆里放点白面,骰子块倒进去,摇,使小方块裹层白面,也摇去棱角(摇圆)。都是煮熟捞出,浇佐料,拌着吃。
+ o' v4 H& z& D- b e" P8 [# I面浇头,炸酱挂头牌。家庭常备,省钱省事,炸一锅酱,瓷罐子一盛,吃半拉月。肉丁、鸡蛋、虾皮、豆嘴儿、豆腐干,都是酱的搭档。也有只放葱姜蒜的素炸酱。打卤,北京的打卤面比炸酱面高一档次。显着庄重,能上席面。北京的卤讲究,口蘑、黄花、木耳、鹿角菜、白肉片。酱油、盐,勾芡,甩蛋花,浇花椒油。但没有味精一说,有味素,铁盒装,印着日文“味の素”。杂院人不用,把“の”当草书的四。说“味四素”是人骨头炼的。 9 l4 y$ @1 ~- X0 y$ r( X
浇头是把白坯儿面变的有滋味,那法子就多了。醋卤、素卤、茄子卤,麻花卤(油条切小段,葱花炝锅,稍煸,加酱油、水,开锅勾芡)、韭菜卤、炸咸汤(腌咸菜的汤,浇热花椒油)、炸酱油、三合油(香油酱油醋)芝麻酱、羊肉汆儿、白菜汆儿等等,多了去了。夏天奢侈一回,买烧羊肉要碗老汤,高级浇头。那时西红柿没普及,人们吃不惯。没有鸡蛋西红柿拌面。更没有“牛肉面”这个品种! * w" Z4 j6 y8 b$ p& z2 l
烙饼,人们常吃。现在多在外头买电饼铛烙的大饼,在家做着吃的少。当年杂院都自己烙,在“炙炉儿”上烙。“炙炉儿”,用做砂锅的料烧制,十来公分高,三十公分直径的圈,上面是有许多小孔的凸起鼓面。扣在火炉上,擀好饼放在鼓面上。翻动几次就熟了。外头不刷油。也用来烤窝头片。铁饼铛,当年不是家家预备。大柴锅、炒菜锅也用来烙馅饼、家常饼、糊塌子以及“北京比萨”——糊饼。现在京味餐馆还有卖糊饼的。锅里摊个玉米面饼,上头铺一层拌好作料的菜,饼熟菜热,铲子铲在盘儿里。没披萨那么花哨,也是那意思,饭菜合一。饼的样数也不少,白面的家常饼、脂油葱花饼、芝麻酱糖饼、五香椒盐发面饼;棒子面饼、荞麦面饼、两样面饼(两样专指白面和玉米面)金裹银饼和剩饭加面粉做的饼等等。 : y( D9 d7 O8 T
杂院也吃米,大米小米高粱米。大多熬粥喝。好大米,小站稻、京西稻,买一斤半斤,给老幼病孕添补。平常吃机米(糙米),和小米一起煮,二米子粥、二米子饭。也吃高粱米饭、高粱米粥。吃干饭都是捞饭:米煮到六七成熟,笊篱捞出,上笼屉蒸熟。米汤熬菜用,营养不流失。可能是煤球炉子火候难掌握,极少做焖饭吃。小米分伏地米(本地产)和口小米(口外,张家口一带产),伏地米贵,沙子少,吃着绵软,香。口小米便宜,沙子多,不绵软。熬粥不黏和。高粱米也有好赖,和伏地小米跟口小米的区别一样,软糯,硬涩。 R; @9 D: N/ _. G$ i" p8 _7 h
杂院日常饭食,如后来一位伟人说的“干稀搭配,杂以瓜菜”。干的是窝头,稀的是粥或热汤面。蔬菜少时吃咸菜、干菜。蔬菜贱时多吃瓜菜。凉拌、暴腌儿(只用盐)、蘸酱、生啃。不能生吃的才下锅,下锅不都用油炒,熬煮也是烹调。 7 p0 j. r7 t* A7 y
杂院主妇,在做饭上有七十二变的招数。最能相机应变,极具创新精神。说不全,你以为都有了,她又出新招了。
" r. M9 }& _$ \+ `' ]* @记些今天已见不到的情景,帮老年朋友回忆,使年轻朋友知道些陈年旧事。趁自己还记着,写出来留住记忆。 & p! ]8 ~. n#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