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 t- z1 N& ~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 ]3 o& n- v6 f; b. @7 ?
前两天老伴晨练回来买了一本明年的月份牌,我偶然翻了一下除了公历、农历还有皇历有点意思。明年的一月份过俩节,公历一月一号是元旦,也就是俗称阳历年,一月二十三号就是春节俗称阴历年。说起过年不觉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三年困难时期过年时的情景,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过年是人们及其期盼的日子,多多少少从物质上有所改善,平时有正式户口的人每人每月的口粮百分之四十的白面(标准粉)百分之二十的大米(积米)百分之四十的粗粮(棒子面)半斤油。只有过年节的时候可以增加一点补助油、粮等,其中过年最吸引人的就是每人补助的那点年货每人三两瓜子(葵花籽)、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一斤好大米、半斤补助油、猪肉票等。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的紧张情况现在的孩子们根本相像不到,粮食定量有限,那时候的北京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秤,最少也是十斤的杆秤,每天都用称幺粮食做饭不然就吃不到月底,碰上人口多的家庭肯定吃不到月底,就只好去街坊四邻借粮食,为了公平一般都用碗去借,一碗面粉刮平借走,还回来也是一碗刮平的面粉,每月的二十四号粮店提前卖下一个月的粮食,老早的粮店门口就有不少人拿着粮口袋排上队了,那阵子就是“寅吃卯粮”。快到三十了,把瓜子、花生等年货买回来一部分三十晚上熬夜吃,一部分留着招待拜年的街坊四邻亲戚朋友们,三十晚上包饺子肯定是富强粉的,一年到头过年能吃上富强粉饺子是孩子们特高兴的事,而这与今天正好相反,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富强粉天天都吃,反而标准粉倒是不好买了,各超市已到货就被抢购一空,老人们都爱寻摸点粗粮吃,棒子面,糙米杂粮是最爱,您还别说,标准粉烙饼就是好吃,凉了也不皮,富强粉烙饼就不行凉了像“牛筋“。 - q. m$ ?1 u+ O f( a% h
昨天我买了二斤柴锅炒花生不错挺香的,卖花生的小贩说这花生叫“四粒红”,差不多都是四粒红皮花生仁,个头虽说不大,挺谷粒的,六块钱一斤。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各式各样的炒货应有尽有,当年过年预备点花生、瓜子、水果糖就不错了,现在想吃就有,美国“大杏仁”、“开心果”“大榛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超市里各种富强粉、雪花粉摆满货架,油品更是琳琅满目,这一切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虽然在改革中期的九十年代初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粮票”逐渐被人们用作兑换鸡蛋、花生米、铜火锅、麻将牌、朔料盆等东西,“粮店”也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想起小时候每到买粮食时排长队的情景还是思绪万千那情那景还是历历在目,有人说现在的富强粉包饺子不如从前好吃了,花生不如那时期的香了,是变了么?是变了,东西没变人们的口味变了,六十年代初的人们知道什么是艰苦什么是富足,同样的花生仁嚼在嘴里还是儿时的香,因为那是艰苦生活中的满足,是过年的喜悦。
$ Q. H& q9 _. _- S" W! D [这是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所用的部分票证
《三两瓜子、半斤花生、一斤富强粉---------过年喽。》
' \9 q l8 I# ]4 |' }& b9 g6 r# K[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21:50: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