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 C9 G7 b5 i5 \3 a8 C
郑振铎(1898-1958)先生离开我们五十三年了。1958年10月17日,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飞机失事。在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纳什地区上空殉职。他们乘坐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图—104”客机。机上还有副团长蔡树藩,团员马适安、阿不都热合满、谭丕谟、刘仲平、林立、姜燕、陈重华、锺兆榕等10人,以及对外贸易部和外交部的出国工作人员肖武、李福奎、孙瑛璞、宁开逸、陈朔、刘崇富等6人。还有外国友人和外国专家49人。乘客和乘务员全部牺牲。 ' P& f' A- u$ N T A1 l
郑振铎殉难时,才60岁,是文化人有大建树的年龄段。正在文化部副部长任上。对他的离去,人们悲痛,人们惋惜。回顾他身后的几十年,他的离开,对他个人并无不宜。康生、陈伯达那时正暗中算计他。指使人在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批判他的文章,借口是“厚古薄今”。他没能回来,不了了之。1957年“反右”他躲过了。“文革”跑得了?他这样的人,当官是“走资派”;著名是“反动权威”;作品是“毒草”。罪名具备的“牛鬼蛇神”、“黑帮”!必须“砸烂狗头”“踏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批斗挨打,高帽游街,抄家封门,隔离关押,天天受审,日日请罪。无一可免。“触及灵魂”的革命从触及肉身开始,不骨断肢残,也必皮开肉绽!当年火光闪处,瞬间解脱。惨烈,然而快捷!十年煎熬,度日如年的漫漫长夜!长痛何如短痛?念及此,惋惜和庆幸相间。 郑振铎对我国文化事业有多方面的贡献,涉及门类广,留下著作多。他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熟悉北京,爱北京。北京是他人生的起跑线和出发点。青年时期来京求学,步入社会。结交同道,积累资源,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中年应邀来京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五十岁后来京从政,当官定居。是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领导。为保护古都文物,尽了心力。起跑点,也是句号。 s: G9 ^3 _* B( s* u$ i4 D
他字西谛,福建长乐人。1917年到北京,在铁路管理学校学习(北京交大前身,校址在府右街李阁老胡同,即今力学胡同)。参加过五四运动。经常到东四米市大街路西的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看书。结识了也常去的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1919年,在青年会的资助下,他们办起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新社会》旬刊。和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国际歌》歌词。1920年和沈雁冰(茅盾)等在来今雨轩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毕业,分配到上海铁路上。经沈雁冰介绍进了商务印书馆。他参与创办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报《文学旬刊》。1922年1月,主编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的先河。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与沈雁冰齐名。 - E. c: Y) M8 q
五四期间,郑振铎被选为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干事,是学生集会宣传鼓动的活跃分子。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学生王世瑛,福州人。也是学生运动的的积极分子,在福建学生集会上,郑振铎和王世瑛先后登台演说。他们相识了。郑振铎常到学校找王世瑛,不久向她直白爱慕之情,并望订终身之约。王的父母不予认可,迫使二人分手。炽热的初恋,冰冷的结局。他写下了《枫叶》等诗篇,抒发内心的痛楚。他回忆说“我那时心绪很恶劣,每每借酒浇愁,酒杯到手便干”。他没有为失去爱情而失去理智。愁云散去,满目阳光,蓝天无际。到商务印书馆工作的第二年,他在神州女中兼课。一位文静的女学生,闯进他的心扉。长乐人,高君箴,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的幼女。郑振铎托族祖郑贞文(心南)去提亲。高梦旦本就赏识他,来人做媒,父女欣然。一九二三年十月十日,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了婚礼。他们厮守一生。
, H. v( t1 {7 {- x1 X1 B' {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领衔写信抗议当局的反动行径。被列入黑名单。5月,他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进行学习、研究、翻译、写作。1928年冬回上海。1931年秋,到北平任教。1935年春,到上海当了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组织作家、翻译家、学者,主编大型文学丛刊《世界文库》,称得上是30年代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参加《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和鲁迅一起编选《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为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的出版,也曾帮鲁迅奔走忙碌。
+ n: W, F9 J7 [! D 抗日战争中,他参与组织了地下党支持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最大的功绩是抢救文献典籍。“八·一三”战火,毁掉许多著名藏书楼,珍本典籍损失惨重。没被烧毁的藏家为维持生活,只得变卖。北方的书商南下收书,收来的古书堆得像小山。都卖到国外。报纸透露“珍贵图书,现正源源流入美国,……月以千计,……即以国会图书馆而论,所藏中国图书,已有20万册。为数且与日俱增。”郑振铎对国宝级文物流失,非常焦急、忧虑。 % W' h( w) R' E% `# T: D
保护大批古籍文献,个人势薄力单,难以办到。此前郑振铎已经开始搜购古书,但毕竟有限。必须有依靠、有后盾。郑振铎找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光华大学校长张咏霓、暨南大学校长何柏丞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张凤举等人商讨办法。这几位都是著名的文献学者,正为古籍大量流失,心急如焚。和郑振铎一拍即合,都认为“抢救”工作必须立即着手。郑振铎执笔,五人联名给教育部长陈立夫和国民党中宣部长朱家骅(也是中英庚款(英国部分退还的庚子赔款)董事会董事长)发信访电报,要求拨给经费,抢救民族文献典籍。1940年1月5日,他们又联名拍去长电,陈述珍贵文献的危急情势,强烈要求拨款。1月10日回复:“歌(即5日)电敬悉。关心文献,无任钦佩,现正遵嘱筹商进行。谨此奉复。”当时,南京中央图书馆有一百万元扩建费闲置。决定挪用。教育部长陈立夫派馆长蒋复骢秘密去上海落实。1月19日在张元济家商定,由张咏霓主持运作,对外严格保密。随后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明确分工:郑振铎和张凤举负责采访;张元济负责鉴定宋元善本;张咏霓和何柏丞负责保管经费。制定了郑振铎起草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办事细则》。重庆当局特派徐森玉(1881—1971,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致死。)冒险潜赴上海,协助支持。郑振铎有了钱,又有眼力。北方书商争不过,反倒拿古书来卖。郑振铎当然“见好就收”。扭转了古籍散失的局面。之后著名藏书楼散出的书籍,都被郑振铎他们收了。
! S% K+ w8 f: u; _8 h3 R 用公家拨给的百万元经费,收购大量珍贵典籍。其中“善本”有四千种,是当时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几十年入藏善本书的总数。现今台湾的中央图书馆的善本书,几乎都是当年郑振铎他们收购来的。 ; Q/ u8 z |! H9 j
象郑振铎这样的文化人,留在上海极危险。随时会被劫持、暗杀、关押。有活动就更危险。郑振铎更名改姓的离家隐居,东躲西藏跑古书摊铺。为遮人耳目,还要装作上班。徐森玉给当局的信里,极高的评价了郑振铎:"心专志一,手足胼胝,日无暇晷,确为人所不能,且操守坚正,一丝不苟,凡车船及联络等费,从未动用公款一钱。"
- r J* X0 _% B! f6 j2 P 郑振铎说“史在他邦,文归海外。奇耻大辱,百世莫涤”。他把文献典籍流失,研究历史文化,要到外国找资料,看做洗不掉的耻辱。这是文化自觉。他不顾一切保护抢救,是基于这种自觉。文革当中捣毁焚烧书籍文物,正是毫无文化自觉。
e# B0 c4 S" ^; N 他为抢救典籍,坚守孤岛上海。1941年12月18日珍珠港事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租界,“孤岛”沦陷。他没有收入,生活困难。抗战胜利前夕,万般无奈,居然借钱炒股。自1945年6月中旬起,每天跑证劵市场。他写道“晨出,至银行、市场,奔波甚苦,无非为‘利’而已。瞬息万变,人声鼎沸,一上一落,心亦随之,可怕也!” 他当然做亏了。7月13日,他写道:“与友谈,叹生活之艰难,已至极顶,再有两三个月,决难维持下去”。万幸,一个月后,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创办《民主》周刊,参加民主革命活动。经济上有了好转。但物价飞涨,办刊物、印书。都亏本!生活依然窘迫。他仍见好书就买(当时兵荒马乱的,珍贵图书仍有流失毁损的危险),还“抢救”起出土陶俑!负债累累。惹得夫人频有怨言。
2 [, A G% t8 h( |" s 1949年初,党派人联络郑振铎,安排他绕道香港去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联络员说:党了解您,为编书买书,欠很多债。我们可以代还。他说:现在是解放战争的决胜关头,正急用钱。我怎么能占党的钱呢?坚决谢绝。 ! H) a* ~- D, y% H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是文物局长。提出文物局干部,不准收藏文物。带头将耗费钱财精力搜集的陶俑捐献。总数500多件。古籍善本,他做研究要用,当时没捐,但不止一次的向家属说:我的书是国家的。他死后书商登门,高价求购。家属拒绝,后来十万多册藏书,全部捐给了国家。
" G0 a% N. j6 y, { 他的举动感染了一些人;新政府的一些举措得人心,赢得信赖。不少人捐献古书文物,化私为公。收藏家张伯驹就捐了几次,按今天价格计算怕不止几十亿。1950年文物局总结报告有《一年来人民捐献中央的文物、图书的统计》列为(1)图书 三万零一百八十册(2)古物 二千一百九十一件。其他捐献到地区政府的没计算在内。 8 c; {6 C. s6 @7 L! ~" ?
文物局成立之初,在北海团城办公。1954年6月北京市政府提出要拆团城。文物局连自己的办公地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其他古物?北海大桥原来坡陡,桥面窄,两头有金鼇玉蝀牌坊。团城挡视线。中南海领导的车,经过得多。十分不安全。郑振铎请周恩来视察,总理出了个两全的主意,大桥成了现在模样。团城保住了。 1 g4 ]3 n& T6 F, g
郑振铎担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还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外访问、国内考察。加上不断的“运动”。紧张忙碌,疲于应付。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编丛书,写文章。殉难前临上飞机,还给朋友、作家靳以写信,答应给《收获》写稿子。还嘱咐说“在党的领导下,一日千里地向共产主义前进,我们将怎样赶得上呢?…”
6 @: I9 [ ?7 m6 N 毛泽东对他的学识才能,非常赞赏。早就说过:文物的事情问郑振铎好了。 * n2 V- P O- u' Y, e
他当文物局长期间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说到保护古迹名胜和北京城墙。毛主席笑着伸出了一个手指头,意思是在全国列1000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当时没表态,是认为太少了。而后毛主席表示同意尽量不拆城墙的意见。他笑着点了头。
: m) g; \1 O( ^: k1 ` 他的译著多。体裁全。小文载不动,且待另说。 4 q! j, v5 _: ]3 c m- F
[此贴子已经被草长鹰飞于2011-11-18 7:55: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