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1-6-28 19:48:00的发言: 您好!从您的网名和对此帖的关注可看出是清漪园爱好者或者专家,谢谢共同探讨。 ; L3 u6 m9 \2 j) `
寿桃、蝙蝠可以戏说,但无依据。这个看法也是有了航空摄影后演绎出来的。
9 H* E+ T- k4 [3 e! z6 a* y$ ? 您说我的观点没错:就是此桥早于清漪园。论据不说了,拙文里都有。
6 `; _+ D! x% D& t3 ~! M4 V 现在已经多人证实颐和园时期此桥在大墙之外,应该是76年地震之后大墙东扩将此桥圈了进来。 , `1 m/ Y9 A# J! z& K
个人觉得砌岸石不可与桥栏相比的,不少书和喜欢清漪园人的观点也是说这一点。我前文论据已经就此石质问题说过了。您还可以看看第一张老照片,闸口和桥洞高低的关系,就可看出此桥远远桥洞低于闸桥,如果举例还可拿高梁桥来说的: 1 d8 G4 C+ y) P6 ]
谢谢吴老, 我只是清漪园爱好者, 能跟您一起探讨, 非常荣幸, 还要多向您和其他人学习. 我找到两篇文献, 希望对讨论有所贡献. 我读了下面这一篇后,觉得您所说那桥的石料很可能直接采自瓮山,现在万寿山上也全是那种红色豆渣石。还有就是关于桥的位置高低, 瓮山泊东西落差有2米左右, 所以这桥的位置低, 这些都说明这桥的年头可能早于昆明湖的开挖,昆明湖开挖时最大限度利用了已有湖岸堤坝的旧址,所以可能正是这桥及其道路,决定了昆明湖的东界. 总之,从文献中的材料看,也可以说是支持您的观点的.
, F' F q q7 z( W- G: }! ]4 c9 t 6 e1 a: H' R, v8 j( v- ?4 l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 Q+ V) n* X% r昆明湖中的瓮山泊“ 西堤”遗址
" B" ?" Q3 t7 O% ^' P4 j, v" h4 \% }岳升阳 摘要: 年初, 在颐和园昆明湖底出土了古代瓮山泊旁的“西堤”遗址, 及大面积的辽金文化遗存分布区。对于遗址的考古调查, 揭示了该处“西堤” 的形制、规模、走向和某些建筑特征。可以天致勾划出瓮山泊的范围、探寻它的成因, 并可看出清代修建昆明湖时对该堤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 瓮山泊 西堤遗址 白浮堰 颐和园
6 D# V+ `4 i4 x* M/ c
1991年初, 北京市进行了颐和园昆明湖建湖多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清淤工程, 在施工中, 我们对昆明湖底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多次调查, 并借助于航空照片辅助考查, 终于发现一处湮没于昆明湖底的古代瓮山泊旁的西堤遗址, 及许多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些发现, 对于我们澄清有关瓮山泊旁西堤位置的争论和深入研究北京水利史, 都具有重要意义。瓮山泊是昆明湖的前身, 因瓮山今万寿山而得名。亦称七里泊或大泊湖。元人因之与杭州西湖媲美, 又称作“西湖”或“西湖景”。金代为解决中都潜运和苑囿用水的短缺, 开始由瓮山泊向中都引水。元代在郭守敬主持下, 修筑了著名的白浮堰引水工程, 将昌平白浮等泉水导入瓮山泊, 再向东南引至高梁河上源, 以济大都嘈运之需。为此, 由瓮山泊至麦庄桥今蓝靛厂东南附近, 筑起“十里长堤” 。该堤因地处京城之西, 被习称为“西堤”[1] 。西堤不但是重要的水利设施, 而且是京西通往瓮山泊风景区的重要游览线路。元人即有“凤城西去玉泉头, 扬柳长堤马上游”[2]的诗句。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 兴工将瓮山泊疏浚拓展为昆明湖, 西堤在昆明湖中的一段遂被拆除。仅存的遗迹也湮没于湖泥之下, 瓮山泊西堤位置何在成为学术界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 . ]3 [5 }/ ~, u! y
此次发现的堤坝遗址, 位于昆明湖南湖岛龙王庙西北。它由南湖岛西北角向西偏北约20至30度的方向, 向西北方延伸, 在玉带桥东约100米处转向西偏北约45度的方向延伸,并在玉带桥东北约100米处与昆明湖西堤汇合, 全长600多米。在堤坝遗址的中段, 距南湖岛约200米处, 有一段100余米长的遗址向南突出约30米, 其突出部分呈梯形, 顶边长约80米, 形似城墙的“马面” 。在它的东面不远处, 有一条大道遗迹由堤坝遗址伸向排云殿前的昆明湖北岸附近。堤坝和道路遗址上有多处被晚近挖掘的引水渠道和行船航道所打破。遗址的上述特征, 在颐和园的航空摄影图片[3]已有反映, 只是以往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 遗址的构成, 以石块和木桩为主, 并伴有少量砖块和荆笆遗迹。靠近南湖岛的一段140多米长的遗址, 仅存一排木桩。桩距远近不一, 最近者为60厘米。木桩直径约12厘米, 残长80至100厘米。在这排木桩南侧, 清淤后的湖底上, 可以看到一条宽约8米的浅灰色淤泥带, 其土质特征与昆明湖表层淤泥相似, 而与其两侧露出的早期淤积层不同[4]。从其特征看,当为一条昆明湖建湖前即已存在的, 由人工挖掘而成的河道遗迹。这条河道遗迹与堤坝遗址平行, 它的东端被南湖岛所截断, 并压于南湖岛下, 西端一直延伸至“马面”附近。而“马面”很可能是一处兼有防洪和码头功能的堤坝。
& ^8 y% H2 V: k" g
颐和园”二龙闸“古桥之探讨
0 a% y* k) O$ w& ?1 G西堤遗址示意图 这条木桩迤西的遗址, 主要由一条碎石带构成, 碎石带平均宽约17至20米, 有的地方在20米以上。碎石带中心部分石块较少, 两侧石块密集, 在航拍照片上呈现为两条平行的浅色线条。石块的大小相当于北京地区砌筑“虎皮石”墙所用的石块, 石质与万寿山石质相同,很可能是就近从瓮山上开采来的,碎石带能起到加固基础和护坡的作用。这使人想起前人描写西堤的诗句“长堤曲曲石磷磷, 柳色参差接望春。”[5]在“马面”西边的遗址中, 还发现了元代砖块和荆笆遗迹, 这证明了史籍中关于用荆笆修补西堤的记载。 遗址中建筑得最为坚固的部分, 在玉带桥东约150米处堤坝的转角部位。在约17米宽的坝基内, 打下四行排列紧密的木桩。木桩为杉木, 直径约15厘米, 行距2至4米不等, 行间用石块填实。该段遗址正处在玉泉河水流前方, 瓮山泊的转角处, 其坚固的做工, 可能与其易受洪水冲击有关, 也可能是某种引水设施的基础[6]。而其木桩在选材和尺寸上的差异, 则可能是由于建筑年代不同所至。 在遗址与昆明湖西堤的汇合处, 昆明湖西堤向东微微弯曲, 其走向恰好与遗址的走向相一致, 使遗址得以和昆明湖西堤相吻合。这一现象绝非偶然的巧合, 其原因在于, 由此以北的昆明湖西堤, 是借用瓮山泊西堤旧址建成的。这段昆明湖西堤不但在宽度上与遗址十分接近, 而且沿堤坝边缘出土了同遗址木桩相同的柏木桩。在位于该段堤坝中段的幽风桥东西两侧, 各出土一排木桩, 桥东的木桩距桥基约2米, 仅寥寥数根, 桥西的木桩距桥基约10米, 并以较密的间距沿昆明湖西堤西侧向北伸延, 与今堤岸相距2至3米, 木桩内侧填以碎石, 石块特征与遗址相同。这些发现表明, 这里曾是瓮山泊西堤旧址。 西堤通往瓮山脚下的大道遗址, 是从南湖岛西约150米处的堤坝遗址向北伸展, 直抵排云殿前“ 云辉玉雨”牌楼西侧的湖岸附近。在航空照片上只能辨认出它与堤坝遗址接合处的一小段遗迹, 其特征似与堤坝遗址相同, 但在实地考查中只见到一条宽约6米的痕迹, 痕迹笔直, 一些地段还可以见到铺路用的碎石碴土, 在清淤后的昆明湖底清晰可辨。在大道与堤坝结合处, 有一些由白灰、青砖构成的建筑痕迹, 可惜已无法辨认其形制。 除了堤坝和道路遗址外, 在石舫以南, 堤坝遗址以北, 幽风桥以东的大片区域内, 还发现有不少辽金时代的文化遗存, 其最集中的地点在石舫以南约100米到300米的地方。这里散布着不少陶瓷碎片和零星的金代条纹砖块等, 似为一处聚落和墓葬遗迹。该遗迹位于昆明湖淤泥层下的古代淤积层上。在昆明湖淤积层以下约30厘米处, 仍可见到陶瓷碎片。惜时值冬季湖底封冻, 未能进行挖掘, 只是对其中两处遗物集中的地点表面, 作了简单清理。在其中一处, 出土了许多陶片和瓷片, 还有少量骨头, 陶片多为器皿碎片, 瓷片多为定窑系白瓷和一些黑釉、酱色釉瓷。其中可辨认器形者有芒口白釉瓷碗, 口沿外敞, 矮圈足白釉小碗, 碗心一圈无釉黑釉唇口浅腹小碗, 碗心一圈无釉, 外壁施釉不到底白釉荷叶盖, 胎薄, 刻花, 做工较为精致, 白釉碗足残片, 足底无釉, 碗心周围有9或10个圆形支钉痕。此外, 还有其他罐、碗及刻划有花纹图案的瓷片, 大多数为金代遗物, 少数为唐或辽代遗物。 堤坝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确定瓮山泊西堤位置, 澄清学术界有关西堤位置的各种不确切推断, 提供了可贵的实物依据。目前学术界对于瓮山泊西堤位置的认识尚基于推断, 因而并不一致。最流行的看法认为, 西堤由麦庄桥向西北延伸抵达龙王庙后, 又向北延伸至圆静寺明建, 今排云殿址附近与瓮山相接, 堤坝遗址的发现, 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这一问题。 新发现的堤坝遗址的走间和位置, 与史籍记载是相吻合的。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西址》条云“(过麦庄桥)水亦已深, 偶得溃衍, 遂湖焉, 界之长堤, 湖在堤南, 堤则北, 稻田豆场在堤北,堤则南。”新发现的西堤遗址表明, 由今十七孔桥以上, 南北走向的西堤转为东西走向, 于是有了“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的景象。 西堤未由龙王庙向北直抵圆静寺, 而是向西通向今昆明湖西堤, 再转而北去与青龙桥相接。《帝京景物略· 功德寺》条云“ 道西堤, 行湖光中, 至青龙桥, 湖则穷己。”很明显, 西堤的终点在青龙桥附近, 而非圆静寺。在西堤与圆静寺之间是大片水田, 因此《白岩集》云“西湖堤东, 稻畦千顷接瓮山之麓, 有寺日圆静。”[7]这里的“堤东” , 当是就靠近青龙桥一段的西堤而言, 在此与瓮山相接的正是“稻畦千顷”, 而非西堤。当时, 瓮山前面有一条潺潺的小河,度小桥而南“人家旁山, 临西湖, 水田棋布。”[8]是一派江南水乡的农家景象。 西堤与圆静寺之间是由一条大道相互连接的。《山行杂记》云“(圆静寺)寺门度石桥, 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 从左小径登台, 精蓝十余。”圆静寺山门距山脚尚有半里许, 它前临溪水, 故有石桥可度。揆之距离, 其趾当在今昆明湖北岸附近。今排云殿前的昆明湖底有一片石碴地, 由岸边向湖内伸展二、三十米, 可能即是寺门及河岸的旧址。由此往南, 正是那条笔直的大道遗迹。大道与西堤的汇合点恰是西堤距圆静寺的最近点。它距龙王庙尚有一段距离, 却在突出的“马面”附近, 说明大道的修建目的在于把圆静寺同作为当地主要交通线的西堤和码头连接起来, 它本身并不是西堤。以往人们之所以推断西提由龙王庙通向圆静寺前,其主要依据即在于前人有关圆静寺“左田右湖”的记述[9], 其实, 圆静寺建于半山, 寺中观景之处更在山之高处, 由山上俯视湖曲, 所见左田右湖的景象, 应是就整个瓮山山麓的“近山之胜”而言, 恐非仅指圆静寺门前的景象。这与倪岳《青溪漫稿》称瓮山“西湖当其前, 金山拱其后”的概略描述在方法上是一样的。 西堤遗址的发现, 为我们研究元、明时期西堤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自白浮堰建筑以来, 西堤在建筑上广泛使用了木桩固堤、石块打基础和护坡的作法, 在关键堤段的处理上, 采用了密钉木桩, 桩间填充碎石的建筑形式, 有类于金中都水关地钉的做法[10],在有的地方还使用了荆笆。从坝基的宽度上看, 它的规模应与今昆明湖西堤相仿, 但从历史上多次决堤的记载看[11],其坚固程度似不如今昆明湖西堤。瓮山泊在筑堤后逐渐成为地上湖,水道淤塞十分严重, 不得不一再加以疏浚。”[12] 此次在遗址南侧发现的河道遗迹即是证明。 堤坝遗址的发现, 使我们对于瓮山泊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瓮山泊水域的记载, 最早见于金人碑记“燕城西北三十里, 有玉泉自山而出, 乱澄百顷, 及其放乎长川, 浑浩流转, 莫知其涯。”[13金代的瓮山泊, 是一个主要由玉泉山泉水汇集成的“ 乱澄百顷”的湖泊。元代修筑白浮堰后, 由于引山后白浮诸泉入湖, 其水面当较金代更为广阔。元末, 由于白浮堰年久失修, 湖面一度缩小[14]。明初, 对白浮堰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并增设闸口, 水面再次扩大。但此后由于瓮山泊上游白浮堰断流, 尤其是明代后期湖区内水田大量开垦, 水面再次缩小。《长安客话· 西湖》条云, 西湖一带, “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 尽决诸洼, 筑堤列迷, 为曹为舍, 菱芡莲孤, 靡不毕备, 竹篱傍水, 家鹜睡波, 宛然江南风气, 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随着农田的开垦, 到昆明湖修筑之前, 湖区内已是堤垄相望, 大量水洼, 漫滩被改造成农田, 湖面已不如昔日之广了。 瓮山泊在其盛时, 水面北起于青龙桥下, 东北以略呈S型的西堤为界, 西北岸在青龙桥至护圣寺功德寺前身一线。1982年, 在功德寺门前约100米处的稻田中, 发现一座元代建筑遗址, 出土有石栏板和雕刻着石狮的望柱, 疑为元代护圣寺的“水阁” , 此可做为元代瓮山泊西北岸的标志。瓮山泊由于东西两岸高差较大, 因此西岸一般不用筑堤。其水面范围当随水量大小而进退。 关于瓮山泊南部出水河口, 一般认为在龙王庙附近, 并建有节制湖水的水闸。有的著者更进一步猜测, 这个水闸就是明人所说的“响水闸”[15] 。但在此次调查中, 在龙王庙附近并未发现水闸遗迹, 在龙王庙以南的湖底也未发现任何堤坝遗迹。相反, 西堤遗址却沿着南湖岛北边向东南伸展而去。沿着这一方向看去, 就会发现十七孔桥与堤坝遗址大体处在同一方向上。可以认为, 十七孔桥是利用了西堤基址建筑起来的。建桥前, 这段堤坝的南面是瓮山泊,北面是黑龙潭。《帝京景物略· 西堤》条云“堤行八九里, 龙王庙, 庙之旁, 黑龙潭, 隔湖一堤而各为水。”通常认为, 黑龙潭在龙王庙东北, 能“隔湖一堤而各为水”的地方, 正是十七孔桥所在的堤段。因此, 西堤并未由龙王庙向南转去, 而是顺着十七孔桥的方向直抵今昆明湖东堤[16]。 在十七孔桥以东, 西堤不大可能继续向东延伸, 因为那里地势低洼, 会给筑堤带来困难。合理的路线应该是由此转向南去, 即与今昆明湖东堤相重合。这恰巧应了乾隆“西堤此日是东堤”的诗句[17]。不过乾隆认为, 他在这里所说的西堤, 是为了护卫畅春园而在其西墙外修建的护堤。可是当年为何要在距畅春园很远的地方建筑护堤?恐怕还是与利用古代西堤旧址有关。由此看来, 瓮山泊的出水河口很可能在牛栏庄今六郎庄以西, 今昆明湖口一带。响水闸也许就是建于牛栏庄附近西堤上的一座泄水闸[18]。而瓮山泊湖尾则随水势的大小, 在龙王庙至牛栏庄附近的河口之间进退。水小时这里仅为河渠一道, 水大时又成泽国。 瓮山泊的主体在玉泉山东, 瓮山的右侧, 这里水面宽阔, 东西宽度在500米以上, 而南北两端水面渐窄, 由玉泉山鸟瞰瓮山泊, “见西湖水明如半月”[19] ,呈现为美丽的半月形。 堤坝遗址的发现, 为我们探讨瓮山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线索。瓮山泊水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永定河的主河道曾向北经颐和园、圆明园地区进入清河。在玉泉山与海淀台地之间, 形成数公里宽的河谷, 以后在八宝山断裂带的地质作用下, 永定河向南改道, 河谷中留下了许多湖泊和沼泽。生泉山至海淀台地间的大片草碳层, 即是在这时开始形成的[20]。二后来由于水源不足, 湖沼面积逐渐缩小, 最后只剩下瓮山泊等少数水面。瓮山泊地处山前洪积扇边缘, 又曾是永定河河道所经之地, 是最容易生成湖泊的地方。然而, 瓮山前的地势西高东低, 高差在2米左右, 瓮山泊何以在地势较高的西侧呢?新发现的堤坝遗址和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古代, 临水的聚落和墓葬往往建在水边的台地上。因此可以设想, 在瓮山西南曾有一块台地由山脚向南延伸, 它挡住了东去的山水, 使之汇集成湖。从地理上看, 这块台地的存在是有可能的。在古代, 由于受到瓮山与红石山之间高台地的阻挡, 沿山向东渲泄的洪水在此受阻后, 必会沿着瓮山西麓转向南去。在山洪的作用下, 瓮山西麓生成一条向南伸展的台地, 西堤正是沿台地边缘建筑的。辽金文化遗存的存在还说明, 瓮山泊旁堤坝的存在可能要早于元代, 因为这里是最易受到洪水威胁的地方,若无堤坝保护将是十分危险的。 堤坝遗址的发现, 还为进一步探讨昆明湖造园的某些特点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材料。由堤坝遗址的状况可知, 乾隆年间扩展昆明湖时, 并未挖去西堤在瓮山泊旁的全部堤坝。它保留了该堤两端南北走向的堤段, 只挖去了中间的一段东西走向的堤身, 从而使湖水向东扩展,形成昆明湖, 正因为用工少, 修筑时间才可能短, 乾隆才可以得意地说“藏事未两月, 居然肖具区”[21] 。如果是全面挖掘, 即便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 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在扩展昆明湖时, 用100多米长的十七孔桥取代堤坝来连接昆明湖东堤与南湖岛。使湖区即一分为二, 又互相贯通, 勘称造园艺术的杰作。而西堤在方向上的倾角, 也使十七孔桥避免了呆板的布局。这种利用原有堤坝, 巧妙施工的创造, 可称得上是造园工程中的佳作。 总之, 西堤遗址的发现, 不但有助于澄清有关瓮山泊西堤位置的争论, 而且对于北京水利史和北京西郊园林景区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是此次昆明湖底文物考察中的重要发现之一。 (作者:岳升阳, 历史系讲师) 注 [1]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西堤》条云“ 曰西堤者, 城西堤也。” [2]马祖常《石田集》卷二。 [3]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年航空摄影照片。 [4]昆明湖清淤深度平均为厘米, 木桩处昆明湖淤积层厚度约为厘米, 而此河道处淤积层厚度却超过厘米。说明在昆明溯修筑之前, 这里已有河渠存在。 [5]朱正初《湖上》诗, 《帝京景物略》卷七。 [6]在中国水利史上, 引水闸函常建于堤坝迎水处,这处遗址有可能是一座引水闸的基础。 [7]《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 [8]《帝京景物略》卷七, 《(上雍下瓦)山》。 [9]《怀麓堂集》云“ 西湖方十余里, 有山趾其涯, 曰瓮山, 其寺曰圆静。寺左湖右田。” [10]陈旭《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的发现及其重要价值》, 《燕都》年第一期。 [11]《元史· 河渠志》载, 元大德七年年至泰定四年年的二十多年中, 瓮山泊一带堤坝即有三次因山水泛滥被冲毁。 [12]例如, 元延佑元年年见《元史· 河渠志》和明永乐五年年见《明实录都曾对瓮山 泊水道加以疏浚。 [13]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一。 [14]《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卷十四, 昌平古迹条称“ 西湖景在县西南五十里青龙桥社, 玉泉山东, 其湖广裹约一顷余, 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 蒲菱莲芡, 拟江浙西湖之盛, 故名。今存一漫破而已。” [15]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 年月, 北京出版社第一版。 [16]此次在十七孔桥东北侧也发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桩带, 但桩的直径较细, 木质也较新, 应是清代以来的遗物。 [17]乾隆二十九年《西堤诗》, 《日下旧闻考》八十四卷。 [18]《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引明成祖实录言“ 永乐二年八月, 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青龙、华家、瓮山三闸水, 冲决堤百六十丈。”可知瓮山泊东端堤岸距牛栏庄不远。又由宋彦《山行杂记》言“ 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 ......龙王庙据其中”可知, 龙王庙东南尚有较长的一段湖堤, 从其距离上看也当距牛栏庄不远。明永乐五年自白浮村至“ 西湖景东流水河口”增置十二闸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引明成祖实录, 其中位于西湖景东流水河口的闸, 当在牛栏庄附近, 很可能就是响水闸。响水闸, 顾名思意, 以其泄水时的鸣响而得名。牛栏庄一带的地势较瓮山泊低1至2米, 水自高处渲泄而下, 必是响声大作。 [19]袁中道《坷雪斋集》。 [20]孙秀萍《北京平原永定河古河道》, 《科学通报》年第期。又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间题》,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年月第一版。 此外, 近年在巴沟村地下近米处及此次在昆明湖区, 都发现大面积的淤泥或草炭。 [21]乾隆十五年《西海名之曰昆明湖》诗,《日下旧闻卷》八十四卷。
/ U y2 d3 o/ S0 f& b[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3:42: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