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钻胡同,进院子,访旧问故,听着不同的见解论调,虽是浅尝辄止,但却留下了理不清的思绪。四合院的未来,或者说胡同的命运,已不是保或拆那么简单的命题。
+ l# `. g- w1 L. s0 s4 n1 C# c ^就东西城来说,禁令和成本使拆迁几成过去,人口疏解难上加难,用一位街道领导的话说,一些胡同如今生活环境改善,人们更不走了。从2005年开始的民居改善工程,在人口疏解和胡同保护方面,无法一言概之。每年市里拿出十几个亿,仅东四头条到九条,05到07年三年间改造了620多个院子,直管公房和公私混合的院子基本改了,剩下的多为单位自管房和私房。其中东四四条61号,是惊动了党中央的示范院,也将是后来人欣赏之或心伤之的一个标本。 0 I+ r) J4 x* @/ I% H
先说人口的合理疏解,可谓差强人意,07年以芍药居的楼房腾退胡同居民,虽对应面积翻倍,超出部分仅收4350元一平,却只走了54户,应者寥寥,枉费了政府的一片苦心,也再次证实了胡同居民面对疏解复杂的心态。 * D+ A+ U2 g. Z3 H% K
再说胡同改造,到底是保护多还是破坏多,公正的评价可能要等到这一切成为历史后才能做出。一些宅门以前被掩盖的精美砖雕,在修缮中再露真容,甚至一些门上的对联也得到了原样恢复,但那些修缮较为彻底的院子,却遭遇了新的不幸,一些倒座房后墙的砖缝堪比农村大瓦房,明显是后加的砖雕也千篇一律而且粗糙,屋顶漂亮简洁的曲线变得不伦不类,这些粗糙作品属于公房,也许限于资金原因导致了设计施工的不到位。而那些被私人买下的宅子,则被有钱的新主人改造的奇形怪状,宛然马戏团巡回展览的怪胎。有的在尺寸比例怪异的宅门上装饰夸张的木雕,有的奇怪的倒座房上掏出一个更加奇怪的门洞,有的平房宅门高大如同两层楼,无比突兀。而那些未曾修缮的宅子则保留着古老的气质,夹杂其中,而这些宅子虽有原味,却多已沦为大杂院,或临街拆改为小门脸,走在胡同里,你虽依然能在来来往往的老北京人中觅到旧日景象,却是断断续续的。何况还有往年拆掉院落盖起的办公楼和宿舍楼,所以了解胡同的人,是不会奢望什么悠游胡同无终日的。
# B' H5 w$ s4 h1 g% b, {但胡同毕竟要有一个未来,管理者、居留其间者、营造馆舍享乐获利者,都在参与其命运的设计。如今管理者在不能拆而盖楼的情况下,为税源计,打算腾退院落或售卖于人或自己操刀,改为会馆总部。居住者则为生活需要继续私搭乱建,租给外来人口,大杂院变得更杂更乱。还有高官贵族,占有独院,不改造则有维护之功,改造者则有破坏之责,而军队、部委占用的宿舍大院,则因为居民已到二代三代,以至单位不闻不问,任其破败,甚至有小小厕所待改善却因单位不管、街道推责而踢皮球经年的。胡同的未来,就是这样被日日年年涂抹出来的。 ( ~! S/ j. p+ K% J6 I
今天到东四头条东口一座私人重建的四合院探访,院为两进,广亮大门,筒瓦覆顶,垂花门、抄手游廊样样俱全,甚至梁柁都是黄松的,彩绘是张家口的师傅做的,砖瓦是陕西师傅的手艺,设计则是北京园林建筑设计院,正房正在彩绘,金箔精心贴上,连工人的工资都是四千的标准,整个院落投资2个亿,打算做宾馆会所,住一晚6000元。整个院子是拆掉重建的,磨砖对缝、油漆彩绘皆用古法。居民应该是通过地铁拆迁拿钱走的,院子应该是从房管部门买的,建成会所也符合管理者本地财政的增收愿望,建设也充分尊重了工艺传统,不知是否这就是一个时期内这片胡同的发展方向。 / j2 P u6 g! B' E& b0 C% V
但这肯定只是一部分人的愿望,只要胡同还在,争议就会持续下去,也许胡同真的已经到了暮年,在元明清乃至民国,胡同还是主要的居住地时,大家自然而然地建造修缮居住,遵循既有的规矩,生老病死在这里。只是到了胡同成为盆景时,如何布景甚至如何经营才成为问题,才引发无休止的争论。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纯粹作为历史和艺术来保护,只是奢求,一意追求商业利益,则会成为文化被告,任由其沦为大杂院出租屋,则是对历史和当下全无法交待的不负责任。
, X( g ?1 C* p/ H9 h: _- P, k( I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真正的胡同不再存在时,所有的这一切都会成为历史。
" [$ b. i7 R/ I2 f. w* i9 M2 e
# s/ {) ?+ R9 F: E4 w: A[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0:47: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