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 D8 ?; u- Q5 U
明朝定都北京五百九十周年 3 ~! G% ~5 d" Z$ o
追忆内九外七城门城墙往事
2 F2 U) D5 [# \# L/ _ C ! k8 Z d5 F) h- L3 t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好。
' ^4 \1 B) I: c6 A3 A9 a, w
" F9 l( m- J! [5 {# P今年是明朝永乐皇帝定都北京590周年。590年以前的1421年,也就是明朝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日,永乐皇帝首次登上北京皇宫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这标志着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国都,这一年距今已经是590周年了。 # q# i: T' d1 @( U) q
所以,我还要特别感谢首都博物馆,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因为,我们所说的老北京城,就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建,最终定型于明朝的。
1 \$ \0 d5 Q3 F0 w# C) U* N! {2011年1月,北京市召开“两会”期间,市委书记刘淇提出,北京要加大力度保护古都风貌,特别是要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也讲到,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一部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已经启动了前期筹备工作。位于中轴线两侧的地安门内的北雁翅楼,在今年也将重建。
8 E. l$ d" v$ ]2 Q; K% P" B% d$ R! r所谓中轴线,就是由排列在城市南北轴向中心的一系列建筑物和道路组成的,我做过统计,在老北京中轴线上,曾经有过42座古建筑,大多数始建于明朝。其中有10座已经消失,有3座又被重建,现存的共有35座。
9 D; C0 `' t: o4 i6 M如果说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柱,那么城墙,就是北京城的躯壳,城门,也可以说是北京城的七窍。脊柱受损,人将难以站立。躯壳不全,人被称为残疾。七窍不通,将会使人面目不清。经常有外地朋友问我,在你们北京,不管是乘坐公交车,还是乘坐地铁,在车上提示车站名称时,经常说是什么门到了,可是我下车一看,没门儿啊。我只好回答他们,北京以前有门,而且有过“内九外七”16座城门。不过呢,大多数城门,现在已经被挂在了交通标志牌子的上边啦。很抱歉啊。 8 J$ W& Q9 _4 o1 D; [- c- y1 I; D
不过幸好北京还保留了几座城门和几段城墙,也重建了永定门。已经消失的那些城门,也一直保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老北京城和北京城门的故事。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走进首博听陆老师讲城门三月六日上午九点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