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4|回复: 8

1960年代的“吃食堂”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18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 安德路 的回忆吃窝头的旧事,不由得激发了我的内存往事。回想1961--1967年,我在四中读书,就餐于学生食堂的难忘岁月。从我的博客里摘出来,以飨读者。

' \) [& U* y M. z3 U( J

 

" V+ P5 M# ^$ J' n- j5 S4 O: S

四中大礼堂位于60亩地大小的校园西南一隅,建于1935年。南北长东西宽长方形。东侧开门两扇。南门封闭了,好像门额很古朴,四字一行,忘记了。北侧是食堂操作间,东面是小操场篮球场,两架篮球架。再往东是实验室和图书馆。东南角挨着校办工厂(?)

0 v' J8 K+ Q& ^8 y! ]

堂而皇之的大礼堂一身二任兼职学生大食堂。饭口是大食堂,大型会议时候是大礼堂。中型规模的会议,学生 和老师站立开会;大型会议啦开学毕业典礼啦上级视察接见啦,一般是学生自带座椅,按班级排座次,来不得半点疏忽。散会自己拿回座椅。有时候,忘记拿回来,恰逢上课铃响了,人倒是准时跑回教室,只能是木呆呆的看着空位子发愣。。。。。。

2 ]- U1 d, t) }( h2 M. O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七年,我在四中求学(初高中),大部分时间吃饭靠食堂时称“入伙”。开始入伙是半伙(午餐)后来改为全伙(早午晚三餐)午餐记不得价格了,收粮票4两。一个馒头一个窝头{(每周有一两次米饭,还是机米也就是糙米(当时北京市城里居民户口每月每人只有六斤米票,还是机米。逢年过节才会凭证供给每人2斤“好米”。“好米”--指的是“小站稻”一类的。天津的一个地名--小站 出的优质稻米。对了,小站是窃国大盗袁世凯发迹前训练新兵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司令吧,地师级?)那时候,小站稻晶莹碧透的饭米粒,令人垂涎三尺。);

* m; t) Q1 [* T4 k7 e5 T8 N- d" Q

全伙早餐三两--一碗粥加一个馒头(有时候是窝头)老腌咸菜一大盘(十人份/按桌配给);午餐四两一个馒头一个窝头(每周两次米饭,每次二两)馒头是刀切馒头方方正正的形态,标准粉的质地,偌大的大礼堂也是大食堂空间弥漫着充裕着麦香(全不似如今的雪白的富强粉,不法商贩还用吊白块等等违禁添加物,粉饰增白,日久积蓄中毒伤肝害肾,伤天害理啊)

% g5 k6 [% U; w; q- H

值得一提的是,四中食堂的窝头很有特色,玉米面也叫棒子面。和面制坯,使用铁皮模具,不是用手团成,削平尖顶中间无洞,号称“平顶无眼小窝头”;立体几何学叫圆台(此处省略繁冗的体积计算公式)米饭是大铁盘子蒸就(那时候一切从简欠发达,不兴如今满大街的不锈钢)用铲子一划拉,每人一块。盛菜用的搪瓷大洗脸盆,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累累。

$ _2 G( w7 \' a* e& f5 y

副食呢是素菜为主(却很符合今天的饮食观念)一菜一汤。

+ i" r! v: V5 Q: t2 K" l4 W0 M

菜:冬天大凡是熬白菜洋葱头土豆子胡萝卜。隆冬,大师傅白大褂大锅熬大白菜大铁锹大抡着出大力流大汗;酷暑,大师傅不穿白大褂赤膊上阵熬茄子煮冬瓜西红柿洋白菜一顿乱炖。。。。。。无冬有夏的共同之处是--盐无限,油不足。堪比“寥若晨星”,如同在星汉灿烂的夏日夜空遥望北斗七星一般。每周一两次肉菜也是有名无实。食谱上叫“肉片黄瓜”肉片和黄瓜片比例不超过110,具体讲也就一两片肥肉吧。

* J8 S! H8 K6 q* ^6 {

汤:四大木桶高汤,星星点点的飘荡着油花和几粒葱花香菜段。我戏称是“几只黄鹂鸣翠柳”。汤汤水水的携带着木头味油腻味,有人夸张的叫它刷锅水。就是这,动作慢半拍的,还喝不着呢。大师傅两人扁担担来,立足未稳,即刻围拢如饥似渴的我们,疾风扫落叶般的,顷刻见底。不甘心者倾斜着木桶,大铁勺子啧啧有声的㧟个小半勺。

4 |/ c. ]- x& y) i1 C) q! k

饭后洗碗很简单了,一拉溜的水管子水泥池子。水龙头一开,哗啦哗啦的一冲一涮了事,洗碗带洗手。奢侈者带块肥皂,一水的“灯塔牌”北京市日化一厂制造,凭证供应。油水本不多,冲冲还算是讲卫生的,更有甚者,下一顿吃饭才想起没洗碗呢,我之谓也。

! ]9 ?2 S* k, f V$ H$ O K

逢年过节会餐是朝思暮想的,会有一勺子令人垂涎三尺的红烧肉,一两块鲜香红润的红烧带鱼,几个滴溜溜圆的肉丸子,只够永远吃不饱的正在长架子膥个儿半大小子的我们塞牙缝的,打打牙祭而已。平时有人病事假缺席,大家就理直气壮的瓜分他的饭菜,除非事先报告才可以退钱退粮票。改善伙食(今称“腐败“)日子里没人缺勤,满额。就是发烧感冒卧床不起的缺课者,也会“闻鸡起舞”专门跑来解馋,“誓死不退伙”。我们自嘲是“架子猪”光长架子不长肉,豆芽菜体型的居多,哪像如今大比例群体中比比皆是的超重的胖墩儿。其时,“三月不识肉味”肉类很香,京郊养猪人喂猪用的红薯玉米面,掺杂部分大路菜(高中时到海淀区永丰屯公社劳动拔麦子,亲见农户喂猪)。尚无注水肉啊瘦肉精啊三聚氰胺啊那么损人利己的高科技。

# d6 N" X5 l" K2 i" Z+ M

每临饭口时节,空旷冷清的大食堂顿时人声鼎沸,学生流熙来攘往的。几百人围就餐桌嗷嗷待哺。木制餐桌榫卯不济嘎嘎悠悠,每十人一桌,很像是横平竖直的棋盘格,也像是Excel里的单元格。每桌设立值日生,有两个人负责去操作间打饭菜(一人端饭盆,一人端菜盆)食毕负责送回。大食堂不设座椅,体现着节俭的原则。如同现而今的大规模酒会,不设座位,来宾或站立或走动交流。

5 @5 ?, x& a4 r0 l& D

吃饭的架势文武有别。武吃者,围桌站立,狼吞虎咽的对付着粗茶淡饭,风卷残云,速战速决。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绝少剩饭菜的(如今,不说餐馆就是内部食堂也是剩饭菜狼藉,暴殄天物啊);文吃者,三三两两屹立在南墙根慢条斯理的边吃边聊。尤其是晚秋初冬,沐浴着温暖和煦的阳光,不一会面颊沁出些许油汗,暖洋洋怎一个爽字了得。

& J* ?' A$ ?8 J9 X. W! I

顺便说说大师傅。有位豹眼虎睛矮小敦实的女师傅,好事者叫她“孙二娘”但是待人和气,有点像是契科夫笔下唠唠叨叨的厨娘。也许是近水楼台之故,大师傅们很少瘦骨嶙峋。尽管来自穷山僻壤,大多光头净脸,壮硕的身躯,操练起大铁锹炒大锅菜亚赛是转世张翼德挥舞丈八蛇矛威武雄壮。馒头出笼恰似腾云驾雾,大老远的您就闻到大食堂特有的味道-笼屉味儿。

& Q/ N& E6 g$ M3 w$ \5 f

对了,我记得全伙是每天三毛四分钱,每月按二十五天算,合计八元五角钱。【参考值:在那“物价稳定 市场繁荣”的年代里,1971年我被招工,学徒工每月十六元薪水。三年后出师一级工30.50元月薪(区级工厂偏低)。街上一般的饭馆里,家常菜辣子肉丁是三毛四分钱,例盘六寸盘吧。职工食堂里红烧肉两毛钱一小碗,家境好的青工舍得花钱。有家小的师傅们还舍不得吃,自己带饭菜省钱啊。到了1974年,我二级工月薪35.50元。饭馆一个货真价实的“油闷大虾”4.20元。直到1982年我大学毕业,成为“国家干部”,月薪才长到56元。】

[! m6 z4 H! _1 y G. `6 a" Q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刚刚结束,人们普遍营养不良,缺吃少穿的。有一阶段,学校半日课,免除体育课程(节省体力)一个下午,我和同学去王府井新华书店,顺道逛了东安市场。半露天的市场里,簇拥着“爆肚冯”“年糕张”“豆腐脑白”之流北京名小吃店铺招牌。看到排队卖五香花生米,我也凑热闹买了一小包。每人限购一份,两角钱大约二两多吧。旧报纸包装成圆锥体。手捻酥脆外皮,边走边吃,香到了姥姥家了久违了。吃一粒香一口,只吃得齿颊留香,回味绵长,至今难忘。当时心里话,要是花生米随便吃天天吃该多好呀!其时,一般春节才凭证供应每人半斤炒花生(带壳儿的)三两炒葵花子儿。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代的“吃食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1-2-18 18:46:00的发言:
: o6 v/ H" S8 @, l9 O2 `

写的真翔实!读罢,有要落泪的感觉。

5 l0 E" x, S1 d

71年16元工资,知道。记得我街坊和您一个单位的宁哥,就时常抱怨。说辛辛苦苦上一个月才开16块,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那个时代真苦害人!
9 X, e. X- J2 |& C8 ?2 h& C

您说的那位 宁哥 我印象有。学徒工就是月薪16元。我第一个月是16日报到,才拿半个月的8元啊。

( T' d9 D# L$ f3 A1 p

低物价低工资,高就业,无福利(发个手套啊,肥皂啊,三年一套劳动布工作服啊,唔得。)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代的“吃食堂”

QUOTE:
以下是引用董瑞征在2011-2-18 20:17:00的发言:
   和您有相似的经历,看着挺亲切。有未完待续的感觉。
( p$ ^ l [* U$ J* M6 z2 r7 D

多交流 多关照 多提意见

1 x) L$ J; s# P- ]; E0 m

谢谢

) @) X: ?6 e3 n1 _ O

戛然而止,我是应该续写的。

( k0 |5 n9 m& g& y. r- m! C( y, _9 D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代的“吃食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联儿在2011-2-18 20:39:00的发言:
那时候以“分”标价的商品多了去了
- Y1 }( q! h6 u$ }5 N

对,标准粉 0.185元 一斤 凭当月面票 购买

3 `% x" ~# C2 D" V( @

精确到厘。分的十分之一。

发表于 2011-2-18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以“分”标价的商品多了去了
发表于 2011-2-18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和您有相似的经历,看着挺亲切。有未完待续的感觉。
发表于 2011-2-18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翔实!读罢,有要落泪的感觉。

6 g9 `4 j6 m- {0 M

71年16元工资,知道。记得我街坊和您一个单位的宁哥,就时常抱怨。说辛辛苦苦上一个月才开16块,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那个时代真苦害人!
发表于 2013-2-16 23: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我们有一首打油诗:亲爱的党我的妈、十六块钱不够花、你的儿子肚子大、多给两块花花吧。
发表于 2013-2-17 14: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不如烟,挥之不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30 18:03 , Processed in 1.13434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