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s1 s8 ?" E( G, y
提起“公车上书”,人们可能会想到米市胡同南海会馆的康有为故居,或是宣武门外的杨椒山祠,这些都是举人们经常集会的地方。今天,我们关注的则是“公车上书”中的另外两位干将——上书最早的官员文廷式和上书最多的举人梁启超所住的粉房琉璃街。2009年5月出版的《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中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反对中日《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中的“公车上书”档案,记载了他们的义举。
, y) b& i- \6 G& `, @! A2 @0 J9 f) J而粉房琉璃街则成为当时上书活动的中心之一。该街位于宣武区菜市口以东,南北走向,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西街,全长685米,平均4米宽。它位于金中都东城墙护城河的外侧。明朝初年成为街巷,当时叫粉房刘家街。粉房就是制作粉条的作坊,作坊是一姓刘的人家开设的。清末,改称粉房琉璃街,是粉房刘家街的转音。 z1 ^4 |) j" N6 v& V3 C
这条街比较平直,房屋整齐,大院多,会馆更多。据1906年调查资料显示,街中有8座会馆,仅次于有11座会馆的宣武门外大街。解放后,街道两侧种植了成行的国槐,夏天浓荫蔽日,古巷显得生机勃勃,堪称北京最美的胡同之一。如今,街北口是个市场,每天清晨人声鼎沸,甚为热闹。但在100多年前,这里却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
& M1 q& \) i; l3 @北京会馆多为“试馆”,本是各地在京官员集资建造,为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提供住宿、学习的地方。同时,也为各种政治活动提供了土壤。会馆越集中,这种氛围越强烈,粉房琉璃街就是如此。
) \' ~7 }7 b( z8 j$ H$ K O+ u文廷式与萍乡会馆 , X. p; q: v$ R/ r
粉房琉璃街85号是江西萍乡会馆,此地是在京萍乡人的聚居之处,文廷式从老家回来后就住在这里。它坐西朝东,是个二进小四合院,院内四围的房屋都是三间,如今也像其它杂院一样,建满小房,拥挤不堪。而街门仅是一间合瓦清水脊如意门,连门墩都没有,实在不起眼,但曾在这里居住过的文廷式确是当年颇具影响的人物。
$ y2 H) E+ Y0 F( i/ |, E$ h* n文廷式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后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光绪甲午、乙未年间,因“能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成为上书官员中的领军者。甲午战争期间,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1894年秋,在法源寺后的谢枋得祠,与翰林院同仁集议,提出了“抗战、联英、反割”的38人上书。其中,联名的还有当时同住粉房琉璃街的翰林院编修鹿瀛理(要求抗战的陕西巡抚鹿传霖之侄)和徐世昌(后来的民国大总统)。 6 \. k! G" U& o: _: T# B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1895年4月19日),文廷式上《倭人要挟过甚请饬使臣展缓商议折》,发出了拒和的第一声呐喊:“今日台湾之事,尤为存亡所关。”在谈到台湾的重要性时他指出:“台湾关系江、浙、闽、广之得失,可谓之散地乎?”之后,京官紧随他都纷纷呈递奏折,反对签约。
' W' c5 N$ Q+ E* x9 N! }8 j& B在文廷式的促动下,开启了举人上书之门,这是他的重要贡献。因举人地位低,不能直接上奏皇帝,须由都察院代奏。一开始都察院不愿代呈奏折,上书成了废纸。四月初三(4月27日)文廷式等人又上《合词纠参都察院迟延代奏京官联衔及各省举人公呈片》,才促进了都察院代奏,也使我们今天能在清代档案中看到这些充满了“爱国保台”激情的文字。对此,文廷式自己也十分得意,还将此事写入《闻尘偶记》一书,加以纪念。
2 h' ^+ N l( f" e2 _% z- }5 o7 V: I梁启超与新会会馆
d- B0 j. L$ S O# m萍乡会馆向南不远,粉房琉璃街115号是广东新会会馆,变法干将新会人梁启超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7 T9 L$ n3 ~$ k+ Q4 B
在“公车上书”运动中,梁启超是上书次数最多的举人之一。1895年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在京会试的梁启超奔走于各个会馆,很快联合广东、湖南两省100多名举人,率先上书都察院。
) b( n4 m- T0 _' ~& d 梁启超等人认识到台湾军事、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力言台湾之不可割”。福建、四川、江西等省的举人紧随其后,上书请愿。康有为见到“士气可用”,随即写下1.8万字的《上皇帝书》,要求清廷拒和、迁都、抗战、变法。梁启超和同仁用了36个小时誊写了老师的这份上书,送到宣武门外达智桥的杨椒山祠,在十几个省上千名举人中传阅讨论。5月2日,他们又发动了声势更加浩大的请愿活动。请愿队伍长达数里,都察院门前被车马堵得水泄不通。此次上书,明确了“保台湾”与“保国家”的关系,把反对割台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将反割台斗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b# ]7 _- ]) s5 E5 C' m6 `
上书时,梁启超住在新会会馆,会馆里有一称为“饮冰室”的房间,后来梁启超的很多著作都以此命名。这里可以说是梁启超早年在京的“家”,有些资料还说他是在此成的亲。1929年,梁启超病逝后,康有为最后一次进京,曾到粉房琉璃街新会会馆中,凭吊自己的这位学生和挚友。 4 G, _1 ]9 @- l* a" n
如今,会馆仍在,被列为区级文物,但不知为何看不到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大门向东,很高大,近年因改建成红砖墙失去了古意。院子坐西朝东,由东、中、西院和一座跨院组成,有50多间房子。梁启超当年住在中院的3间北房,即“饮冰室”。“饮冰室”如今变化很大,加上院中新建的小房,挤得几乎看不出原貌了。只有房前那棵粗壮的大杨树,依旧抚慰着老屋。会馆中原有清咸丰三年(1853年)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顺德李文田所写的“新会邑馆记”刻石。据说,有很多专家学者经常到此搜寻史料、参观凭吊。可如果没人指点,普通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代“变法干将”、“国学大师”的住处。 3 Q0 j) W& a' M% f/ ]
杨锐与龙绵会馆 # I4 R# [+ z+ Q6 r: u$ {
出了新会会馆,沿着粉房琉璃街一直向北,接近北口的时候,可见路西有座破旧的金柱大门,上面的标牌为29号。门墩石刻已经斑驳不清,门联有“四海、五洲”的四字,其它字迹脱落难辨。大门仍能看出当年住在这里士人的气质。 u& }6 ~+ s) T
从门口的高台阶进去,是并排两个坐西朝东的二进四合院,在这里会看到和其他大杂院同样的情景:到处堆放着各种杂物,搭建的小房拥挤不堪,把老房子挡了起来或夹在当中,狭窄的过道仅容一二人通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就是四川龙绵会馆。
8 o, p) \$ {2 B; Y/ j- m 龙绵会馆是当年四川龙安府(今平武)和绵州(今绵阳)人合办的会馆。各种书籍史料几乎对它没什么记载,一直不清楚它的起源与变迁。近年发现的一本民国年间的会馆刊物,才为我们揭开了历史之谜,知道这里原来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有着密切关系。 ' N7 t2 ?, I; n% q8 Q9 Y( h
清代四川省地大人多,有28个府州厅,但在京仅有成都、夔州、泸州、潼川、叙府、重庆6个府州级会馆,龙绵为数量不多的四川省籍会馆增添了新的一员。比起很多上百年的会馆,龙绵是个“小字辈”。光绪十六年(1890年)九月十五日,安县人、詹事府右赞善李岷琛(字少东,后累官至湖北布政使、湖广总督)集龙安、绵州两地在京官员的1900两银子,购买了黄家所有的粉房琉璃街北头路西门牌第十一号的房屋,开启了会馆的历史。会馆共4个院落27间房,每间房屋都已安装了玻璃,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李少东自然成了“值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众人公推龙、绵在京官员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时任内阁中书的绵竹人杨锐管理会馆,直至3年后杨锐血染菜市口,这里才又由李岷琛继续负责。
- u7 P9 V% ^. t$ L2 h' l ] 在这3年中,杨锐虽然常住绳匠胡同(今菜市口胡同)的伏魔寺,但他经常活动于龙绵等各个四川省籍会馆,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会馆也就成了他聚集同乡人士,宣传、推动变法维新的阵地。
8 C7 U% a) l z' G6 {“公车上书”期间,杨锐积极参加《内阁侍读奎华等条陈》(内阁侍读、中书155人)和康有为的上书(603人),这两次分别是官员和举人上书人数最多的。奎华、杨锐等人提出:“赔款、割地、屯兵各款……此诚五大洲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也。”可谓振聋发聩。1895年他参与发起强学会,创办官书局。1898年春,在四川新馆创立蜀学会、蜀学堂。4月列名保国会。“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直至9月21日“戊戌政变”和其他5人一同牺牲在菜市口,年仅41岁。
& }, f( r! n0 E* Y 现在,菜市口胡同及伏魔寺的杨锐故居已经在打通菜市口大街时拆除了,龙绵会馆作为杨锐及其同乡的重要活动场所,就显得更加可贵。 8 Q1 Y3 ]; A6 L4 C! ]0 M% A; f0 F
上述会馆建筑平凡普通,类似民居,可能说不上有多少科学、艺术价值。但它们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反割台、拒和约”的“公车上书”运动,就将小小的粉房琉璃街与万里之外的台湾紧紧地联系了起来,由此粉房琉璃街也就成了当年政治活动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地方之一。 2 V0 V/ @$ K6 J9 Q
随着城市改造的不断推进,如今萍乡会馆已难寻踪迹,龙绵会馆面临拆迁岌岌可危,新会会馆虽然是区级文物,却仍是个大杂院,粉房琉璃街的前途命运更是不可预知。这些历史人物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有关他们的文献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机构。在建设高潮到来的时候,更希望他们曾经活动过的胡同、会馆也能永远保存下去,整修一新,成为屹立在大地上的史书。 . A; h4 h5 w c: U
, b5 s4 j' H+ D- g! [9 p& {
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5日
: a0 f$ m: _$ a% |9 J$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