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L6 U+ Y2 F& @6 A& r
我刚进厂的时候,还听过流传在当地的、关于凤凰厅的一个故事: 7 p% E9 b n, E; @7 d6 j
说是,房山地区的大石河时有泛滥,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雍正年间,朝廷下决心治理水患。专款拨出后,地方官雁过拔毛,使得用于工程的银子少之又少。由于概算与实得款差距太大,工程迟迟不能动工。正在这时,忽然听说朝廷将派稽查大员到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控制,这可把地方官吓堆了。吞进去的银子,断不会吐出来的,于是急中生智,编出一个“房山县西山之上朝阳方升有彩凤翔然来仪,高数尺,尾长丈余,五色缤纷,众鸟拱卫”的故事。 ) a6 M$ r2 _, j& G& q" D/ { h
编造祥瑞景象拍皇帝马屁的东西干嘛使呢?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头。不是编完故事就没事了。于是,故意让故事传播出去后,就有人提出了宏伟计划——修个纪念性建筑,就是现在的凤凰亭。 ) J& |4 i0 v' a9 \6 F* W
修亭子要用钱,这钱朝谁要?当然还是朝廷啦。由于这亭子是专门用于拍马屁的,谁敢拦?于是顺顺当当地申了一大笔款项。地方官将这笔款的大部分补了治水款的亏空,以应付上级检查,一小部分拿来修了这座凤凰亭。
/ g% O6 T; b6 W& v* c4 m) L故事就是这样。真的假的?我这么一说,您就这么一听。有道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不是也是。呵呵呵。
1 D; q% D( h: K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个故事的破绽还是不少,致命软伤是:治水款与建亭子的款项可不是一个数量级,亭子款应大大少于治水款,拿亭子款的一部分补齐了治水款的亏空,应是不大可能。
* E% K1 M, F+ |5 O" W+ ]还有就是,贪污工程款有可能,但挪用亭子款,怕是贪官没有这个胆量。 # c6 i2 z A: k- m( E5 p' M
还是那句话,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