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9 c$ d" g7 G h6 _# u, c+ Y
我后三天在清东陵的实际行程是: 6 ?. Y1 D! E: ^% v6 q& r
; m+ `1 J7 n0 d2 N. }8 s d7 w
2 e' t H/ I/ y2 a4 n3 m: @& f 09-25. 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许家峪公主园寝——惠陵——惠陵妃园寝。 9 M% }0 }6 X$ b
1 L9 k- [) L4 J! C! ~3 y8 h4 R# H09-26. 定陵——定陵妃园寝——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裕陵妃园寝——裕陵(陵园部分)。
3 O% B% p% L% a( q ( _) }5 Y$ T6 l6 [' B
09-27. 拍孝陵石像生——裕陵(神道部分)。
+ j! t. h) x- C2 B: N, Z
$ e" q# C1 _7 k # ?! m9 W6 b+ C& E5 R1 t& F% K( \
( m4 ? X7 O) q, X+ I
G) G3 q! J+ X" x1 O" L; F# V
我依照个人习惯,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想法,陆续上图。 8 z4 O) T8 }, v2 J& `& \8 y
8 f$ Z; X+ x, m$ Z" T% v) H
( ~" Y4 E, A$ s. w, q9 T
! |( r- P6 i: t) \( S+ ~7 } 续前文。
6 \& { Q' m+ V5 W8 i' A 0 w8 @/ Z: k/ V+ S+ s7 @
~! B2 d" x$ G! E
+ h: O" w% \6 m( g' o& ?6 q 定东两陵的神厨库院西侧,紧邻的神道上建有慈禧陵神道小碑亭。 4 b; h! c9 o5 y, x U' \6 B
, K$ s- m0 F6 x0 E3 X$ Y# } 慈禧陵神道小碑亭对游人开放。
M- X; p8 N+ g; I1 E/ e& h, u% J3 T 8 f2 M0 q- L; V% m- k' M
V( H1 p4 R( d1 Q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 x/ y' Z# C$ h
2 |" q+ _7 w; [( ^" e
" O5 C' V# _, `8 n $ G! o9 m% C! B, y' r
图137. 中,赑屃头部长发飘飘......
- @ h3 T4 O8 t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 V- y+ K0 a, ?3 M
6 T1 v' M1 J; h- s9 {
% Z# M2 X; U. g. e. o \ $ N0 m7 f( [$ A( Z0 r/ f& f
[转帖]: 《慈安、慈禧的定东陵》 作者 岳南
K) a: Y7 c) n : r7 v! T8 z, v; k. F
慈禧用了皇帝的谥号
) b" z7 D& D; I2 j& } / F1 o$ ~& O) m% X4 B- S( i
清朝的谥法制度是,皇帝死后,第一次由儿皇帝上谥号20个字。第二次由孙辈皇帝上2个字,至此已满22个字的足额,不再增加。
" v% k6 N; J! h: t5 f, I: z8 G
2 h3 ]: l. U) x7 m6 E皇后的谥号,如果皇后死于皇帝之前,则第一次上2个字。第二次由儿子辈的皇帝上10个字。
" j( C! T. z( C4 X, } # \9 b6 r& m$ c+ f' ^
第三次由孙子辈皇帝上2个字。第四次由曾孙辈皇帝上2个字,至此已满16个字足额。不再增加。 ' ?5 u+ @3 `( v7 h' x, F
& |. V0 d1 m# `# ~. d$ a如果是皇太后,则省去第一次。第一次由儿子辈的皇帝上12个字。第二次由孙子辈皇帝上2个字。第三次由曾孙辈上2个字,至此加齐,达到了16个字。
! k1 Z7 ^1 q* D/ U! g$ q
* b3 v$ D: q1 D( ]6 G6 k, ~2 s( q+ B按这个规定,慈禧第一次应上12个字(尽管第一次是由孙子辈的宣统帝上的,但也应上12个字。)毓字辈的皇帝上2个字。 8 g7 R9 R4 _* [$ ]+ J) d
. @* c9 s1 c( Q, Z- L3 E) F恒字辈的皇帝再上2个字,到这时才加齐16个字。
! e5 ], s9 |* {4 K5 k6 b" q
- _; I* b4 _0 C0 O( m" G; w2 \
, F7 j+ e* N! S4 @ A Y; r4 W可是慈禧的谥号并没有这样办,而是一次就上了22个字,达到了皇帝谥号的足额数。 2 r1 |! i, y7 L( k; B9 X
u* u5 ~: ?" k4 J/ y2 K' N8 e
3 c* A9 B. z4 ^2 L- c0 j她的谥号是:
. g) {. M! W/ G( U- f4 k - Y2 t- I' ^4 v0 I* Y6 U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 P! k0 w+ m! h3 C- u) s
8 f O3 c. }5 L, M8 |( w2 o其中的“显”字是咸丰皇帝的庙谥,不在22个字之内。 1 e# H- @% ~, r1 {! O1 H9 a1 A% t
/ `* o# ]7 G9 B- u* F" f4 l; n
" ?: n. m' D& Y1 n所以说慈禧的谥号在清代皇后中是最特殊的。她的谥号有下面4个特点。 4 X' _& O1 ~. o1 ?2 L9 k" l
) L( \6 C4 [3 r一、谥号为22个字,与皇帝的最终谥号字数相同。 , x3 z0 ?9 e" `6 b9 ^
! E& H) _7 y0 Z* v6 \* g) w' J( q
二、22个字不是分两次加上,而是一次上齐。
8 ?* f7 [2 ?- B# L 6 C/ ]- i. V, F/ v- k8 y: }
三、谥号中有2个“钦”字,重复。谥号中最忌讳重复字。 S' t; k, Y2 l; S6 q" m) o
" u k2 ], j) l6 Q
四、按规定,谥号中只能留用生前徽号中的几个字,而慈禧的生前徽号的16个字全部留用。
, P+ X) r6 p6 K! q9 ~ # I; ?- W; b' l
+ `+ ^. c5 n/ X- L; ~
7 V0 D$ N4 X& I当时朝廷中懂得谥法的大臣很多。为什么要为慈禧上这样不符合规定的多有毛病的谥号呢?
7 o+ }8 l2 |' a- C2 B) b. c9 V k6 c% r8 U H; c+ B! `3 s
其原因有二个。 3 \: Z! C! e3 z+ i! s
4 k5 d2 O+ Z4 X, ?* k; P1 K
一是慈禧死后,当时朝廷颁发了二条谕旨,公开让大臣在为慈禧制定丧仪时要“格外优隆”,要从皇帝的谥号字中选用。 1 R! N; \1 s; V! J# n; r3 N
6 z! `# E% O L8 \3 R, b二是礼臣们的失误。
$ z" V% B8 O# L. D ; D' a' Q$ j' P! E" Y
" L3 x) F F3 ~ - _& k; X' [& z+ \( [
对于这种违背祖制为慈禧上谥号的做法,遭到了一部分正直大臣的强烈反对。
1 N9 e9 }* H4 n; a6 }
. z# W% ]& @1 ?( E1 l& f& U# S6 { & y; R2 R5 h6 B) U
& S2 o* F: @/ V: s5 q, W- z
正在国外考察宪政的吏部侍郎于式枚反对尤为强烈。
" J+ m3 J/ p! g9 r$ M" i
( o5 Q% p4 ~+ ?2 H h7 L/ I; x% j他在国外就给朝廷写奏折,慷慨陈词,强烈要求朝廷追减慈禧的谥号。
: W+ V6 r) {5 Q7 W# X7 Y9 u
0 v2 Q8 p4 N) E0 Z5 P6 I/ E; t ' i6 _* z9 L* ]9 p4 h6 p; V
1 p8 d' l0 t" ?% G2 r& ~
当时清王朝已处于气息奄奄,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命运尚且难保,还哪里顾得上追减慈禧的谥号呢? " {) a0 F2 H4 m) d3 K
; E. W7 Y' d) Z
# K" w0 l' y( V& u+ q4 P* k
/ i8 P' H7 S) \6 R* `' ], g
如今慈禧的22个字的谥号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已刻在慈禧陵神道碑上快100年了。 : B. A0 I$ J+ Y. ~: X
7 Z* M0 `6 h3 M) v% H, p' L
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 ~! @; h3 n! F( P/ P
" x# b+ P6 [; a ]: H' F
对也好,错也好,任人评说。 ( {* g) T; R5 \3 q7 r! l0 W; ?4 Y
...... 9 h0 ~2 _9 S1 _2 {2 `5 w
7 m" \6 Q# N. h
, B* p3 G" `; z% y$ T1 H' ~ 2 A. W! f7 G3 }& d
/ |! ?# Q; \; a, O+ |# G孝钦显皇后(慈禧皇太后)于1909年奉安普陀峪定东陵。 5 ?+ r5 U4 w( D+ K+ z4 y& [1 b/ Y+ P; ~/ Y
时年,嗣皇帝宣统帝4岁。 ' x, u5 y1 ?, e# q9 L1 O
谥号碑的碑文我不知是何人所写。
. j( y3 \# w- ? D0 s3 Z9 b- h) S 5 v" }; q; \7 y- n6 r: p4 k, a
; V# \ z! n# l7 ?5 y; x! k
+ c3 z( D9 q" w0 S# {2 ?& ^! Y 谥号碑的碑身刻有宣统帝的尊亲之宝。 & L* t1 R0 a9 @% f! {
/ K9 ^' }9 I$ ~% B0 O4 R
三游清东陵[44]
( f6 R+ r) o/ \ l A
4 b7 C, }2 B( G# [; ^' M6 h 谥号碑下是精美的水盘。
8 y' }- R( G5 Y' G ' p0 o0 G x" l& P. g* c2 U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7 w, m s+ H4 Q( v6 H/ m* f 5 t* s, f# W" W( K# j3 m" a; R* O
# E7 v7 Q0 b( ~& n# ~+ i0 d
+ v2 A% U) T$ s% q) W, j( R, {" I
, J, i3 x) T, ^3 d
神道小碑亭之北为一路三孔石拱桥,三孔石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三孔石平桥。 ' K' |; @0 P- G$ q! y7 l
1 D+ G6 w9 s' a7 Z; ~2 `
# |; a6 l6 D( R& X
3 x4 H: B7 f% b, @8 r8 m3 V N
2 ]% p& }! V1 H5 n% S
% n1 k2 Y8 l0 m9 J A+ \ # z, V1 b# E3 Z
待续。
$ T# V$ B( Y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