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諷刺簡化字的歌謠
細雨蒙蒙(濛濛)没有水,开(開)门关(關)门不見門;烏云(雲)密布不下雨,台(颱)风刮(颳)来哪有風?戰斗(鬥)英雄戰大斗,難怪豪杰(傑)不算人;听(聽)字有口没有耳,到底是說還是聽?采(採)花不須用手摘,相爱(愛)何必献真心?白猫(貓)黑猪(豬)皆属狗,老板(闆)原是木頭人。干(幹)部看來都干(乾)癟,会(會)上人云我亦云;秋千(鞦韆)只宜秋季蕩,冬冬(鼕鼕)鼓聲冬日聞。面(麵)粉不須麥子磨,窮人從此不挨餓;更有高人好武藝,一棒打去犬成龙(龍)。读讲说谈(讀講說談)不開口,声(聲)音何須耳朵聽;“四舍(捨)五入”是什么?四間房舍五人進。勸君莫吃猪内脏,内脏(臟)肯定都肮脏(髒) ;山谷裏面没太陽,稻谷(穀)在此難生長。别人盡做别(彆)扭事,買個蘿卜(蔔)卜凶吉;工厂(廠)設備都掏光,广(廣)州也唱空城計。丑角容貌並不醜,唱曲應在喝曲(麯)後,胡须(鬍鬚)頭发(髮)不長毛,不妨試試101
举报
我只有小学水平,不敢对人家这个“諷刺簡化字的歌謠”挑毛病,因为你让我编,我编不出来。但汉字简化确实存在着诸多弊病,就拿这个“发”字来说。提到理髮时,中小学生的字典还要注明,这是简化字,繁体字是“髮”,字典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一是浪费纸章和墨水,也是一种脱了裤子放屁。历史在前进,有些个新字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与方便。这个后出现的“髮”字正这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让人一目了然。国家是规定在公众场合一律使用简化字,但个别领导人给某地提字时不是经常使用繁体字吗!犹其是书法家的作品多用繁体字,因繁体字有血有肉,如要使用某些个简化的不伦不类的简体字,就体现不出作品的内涵。现社会上有一些个专家也在提倡汉字拼音化。遭到了许多真正有识知士的反对,本人也不赞成汉字拼音化。因为一旦汉字拼音化,那就不是中国的玩艺了。因为中国的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常看中央第四套对外广播节目,发现亚洲许多国家的台标上都在使用本国文字,可见人家不分国家大小,都在重视本国的文化,唯独央视代头使用英文CCTV。这种现象已经遭到了社会上的批评。
依我看,简化字问题很大出在不分青红皂白的返古上。
继承传统,不是简单地认会繁体字就完了。单从文字上说,弄清繁体字与简化字源流更有用。
采(採)花不須用手摘
这句话瞎说 木上面的那个东西就是手的象形 提手旁是后来加上去的 因为采这个字又增加了其他意思
相爱(愛)何必献真心?工厂(廠)設備都掏光,
諷刺簡化字的歌謠中的这两句话富有哲理,而且在当今也全应验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46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0 21:27 , Processed in 1.2716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