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y( l# I) ^. q5 R. t1 f
咱北京话里有“班儿”这个词儿;常用。可一时一个意思。现在一般指孩子课余花钱的补习班。带孙子遛弯儿;碰上爱说话的熟人;“家孙儿外孙儿?放假啦,没报个班儿呀?”“报啦,科技馆!上午。十一点才接回来。”见着二十出头的青年,打听:“上学呢,上班儿呢?”是问参加工作了没有。先前是指唱戏的:戏班儿,搭班儿;历家班儿。科班儿出身。(受过专科教育训练。相对有“捐班儿”一说。清朝叫捐官,现在叫买;捐个功名,现在是买个文凭、办个证,就成了硕士、博士。)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毛主席发出最新最高指示:“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全国闻风而动。一时间,“办班儿”成了流行语。被怀疑、待审查的对象,“办个班儿吧”!这些人集中,不许回家;揭发、检举、坦白、交待。批判、斗争、追问、质询。触及灵魂,就难免触及身体皮肉。阶级队伍得以清理;阶级敌人受到打击。人们提高了革命警惕性;时时处处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犯嘀咕的,提心吊胆;想立功的,捕风捉影。没心静的功夫。这“班儿”,叫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找顽固分子谈话,最后警告:你要继续顽抗,就办你的“班儿”!可见“班儿”的威力之大,顽固的敌人都闻风丧胆。当然也是解决顾虑、打通思想的好办法。比如家长不愿意叫孩子上山下乡;同学中的红卫兵会到家里给家长办学习班,每天按时上下班,四五个学生到家里来。读语录、念社论、发言讨论。家长总要表态。办不了四五次,就打通思想,同意孩子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别的事,凡你想不通,又必叫你想通的。“办班儿”,或集中“学习”,或登门’施教”;这办法百试不爽。成功的例子极多。被想通、被自愿。局外人难测。当事者难言。时过境迁,仍多有不宜言者。总之,“班儿”今昔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