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14|回复: 4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0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原来叫它虾米虫(长有两公分):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最后一张图错了  那个卵鞘不是蠼螋的 是德国小蠊的  我家没有蟑螂的十年内一直和蠼螋斗争 蟑螂出现后转而反抗蟑螂 但蠼螋却罕见了 
发表于 2010-6-10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 C, t' O% p% y! o+ o! P; }

        好友的图就是革翅目的代表昆虫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的图它的种类也不少呐

2 i3 C/ R) j: u6 a2 N* D# f7 t

    革翅目   Dermaptera   昆虫纲的一目。俗称蠼螋。全世界已知约1200种,中国已知70余种。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较少。本目为中、小型昆虫,体长而扁平。头部扁阔,复眼圆形,少数种类复眼退化;有些种类无复眼,如鼠螋科。触角10~30节,多者可达50节,线形。上颚发达,较宽,其前端有小齿。前胸游离,较大,近方形;后胸有后背板。腹板较宽,除少数种类外,多具翅。发育属渐变态类。1年发生1代。卵多产,雌虫产卵可达90粒。卵椭圆形,白色。雌虫有护卵育幼的习性。雌虫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卵上或守护其旁,低龄若虫与母体共同生活。   该目昆虫多为夜行性,白天伏于土壤中、石块下、树皮上、杂草间。虽有翅,但很少飞翔。少数种类有趋光性。多为杂食性,某些种类寄生于其他动物,如鼠螋科的种类为啮齿类的外寄生生物。有些种类能捕食叶蝉、吹绵蚧以及潜叶性铁甲、灰翅夜蛾、斜纹夜蛾等的幼虫。   革翅目(Dermaptera)中小型昆虫,略扁。咀嚼式口器。前翅短,   革质,作截断状;后翅大,半圆形,膜质,或缺如。腹端有强大尾铗   状尾须,不分节。栖土石、树皮杂草中,杂食性或肉食性。成虫子有   护卵和若虫的习惯。约1050种左右,多产于热带至温带。   左为一种蛷螋;右上为夏日灯下常见的蠼螋,右下为一种体形稍   大的蠼螋,均见于我国。它们是养蚕业的害虫。另还有一种营寄生的   蝠螋,属于寄生于蝙蝠体外的寄生蠼螋。

+ z X% c0 {* _. s$ C5 m

 

. I) q3 ]4 f, j* S& R$ v" i

  
简介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夹板子、夹板虫,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   蠼螋,为不完全变态类的昆虫,英文名earwigs,因此有人深信它们会爬入人耳中,但事实上不常发生。体长约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伸缩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钳,雌虫尾钳平直,雄虫弯曲,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杂食。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表面清理干净,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顾幼虫至离巢蠼螋与人类关系不很密切,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间活动,白天常隐藏在土壤、石块、枯枝、垃圾下。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尾铗是防御的有力武器,受惊吓时,常反举腹部,张开双铗,以示威吓状,而遇劲敌则往往装死不动。雌虫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雌蠼螋会护卵如母鸡,有时还会捕捉小虫餵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在昆虫世界里算得是是爱心妈妈!蠼螋多为杂食或肉食种类,多半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性喜潮湿阴暗,许多种类习惯夜行,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体型特点
  蠼螋蠼螋属于革翅目的昆虫,体长4-35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有翅或无翅。有翅则前翅特化为极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呈圆形,休息时纵横折叠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须呈铗状。无产卵器。   蠼螋属于革翅目的昆虫,体长4-35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有翅或无翅。有翅则前翅特化为极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呈圆形,休息时纵横折叠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须呈铗状。无产卵器。 像黄褐蠼螋的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宽4.7毫米左右,黄褐色。头赤褐色,有光泽,蠼螋结构头比前胸背板稍宽。触角淡黄褐色,25~29节,第一节最大,基部较细,长约为二、三节之和,第二、四节较小,约等长,第三节长约为第二节的两倍,第五节以后至第十七节逐渐增长,至末端逐渐变细,末端数节细长。前胸背板晴褐色,有棕黄色背中线,侧缘平行,后缘弧形突出。菱状部缺,雄虫腹部由基部至末端逐节增大,深黄褐色,尾铗左右远离,尖端黑褐色。雌虫腹部尾端较狭,尾铗左右距离近,细长,左右同形,内缘有微齿列。雄虫尾铗内缘中央各有一短棘。前翅结合部黄褐色,两侧黑褐色。后翅发达,露出较长,黄褐色。足淡黄色。   拥有备用性器官的蠼螋:一只雄性蠼螋有两根阴茎,而且每一根阴茎的长度都大于蠼螋本身身长。这种昆虫的阴茎还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它就会折断,这就是它拥有两根阴茎的原因。在蠼螋亚目中,尾须不分节,铗状。铗形常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变化,甚至同种的不同个体,其铗形也可有差异。雄虫尾铗较雌虫发达、鼠螋属的尾须针状,不分节。铗状尾须可用于防御、捕食和求偶。雄性生殖器的形状常因种类不同而异。大尾螋科、蠼螋科均有2个阳茎,多数种类的雄虫只有一个阳茎。蠼螋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翅短截革翅目,后翅如扇脉似骨;尾须坚硬呈铗状,蠼螋护卵似鸡孵。

简介
  世界已知近2000种,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在中国主要地理分布:湖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中国目前已记载211种。革翅目成员,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种,台湾目前已知有42种,常见种类体长约10至25公厘,但无国人从事相关分类研究。蠼螋常见种类
  中文名:日本蠼螋   拉丁学名:LabidurajaponicaDeHaan   纲:昆虫纲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小老虎、棉铃虫、棉小造桥虫、鼎点金钢钻、斜纹夜蛾、红铃虫、短额负蝗、棉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中文名:黄褐蠼螋蠼螋  拉丁学名:Labidurasp.   纲:昆虫纲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小地老虎、红铃虫、蜗牛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所以它是益虫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翅短截革翅目,后翅如扇脉似骨;尾须坚硬呈铗状,蠼螋护卵似鸡孵。   蠼螋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蠼螋,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铗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铗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节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古欧洲的传说!蠼螋护卵将产卵的雌蠼螋,会通过它的螯,把自己附着在人体上。在午夜时分,当人睡着的时候,蠼螋就会爬进人的耳朵里,一直钻入人的大脑。接着蠼螋会小心的切断人的颅神经,让可怜的宿主无法察觉。它会产下上千枚卵,4天后,这些幼虫会孵化出来,以柔软的脑组织为食,此时宿主已经完全疯狂,最终极为恐怖的死去。   以上的传说仅仅是个传说,不具备科学依据。!!!不用怕的!

4 H! D. K8 ~! r( g: q6 l& W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 p8 B& V9 T7 s2 K

蠼螋交尾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天津人叫它火夹子,冀东人叫它夹子虫[1]
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日本蠼螋在赣北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内越冬蠼螋交配,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和繁殖。5月中旬至6月下旬开始产卵。在该地区全年可发生2代。   蠼螋   2.活动:日本蠼螋为夜出性昆虫,白天隐蔽在地下或枯枝烂叶内或棉铃的苞叶内,阴天或傍晚出来活动。雌虫产卵常数十粒成堆,有较强护卵习性,一旦受惊频繁或遇条件不适宜时,会将自产的卵搬迁或自食掉。成虫有趋光性。   3.捕食:根据室内测定(1987),可以捕食46种昆虫,可捕食棉花多种害虫:小老虎、棉铃虫、棉小造桥虫、鼎点金钢钻、斜纹夜蛾、红铃虫、短额负蝗、棉蚜等。尤其是对棉蚜的捕食量较大,一头日本蠼螋的成虫一天平均可捕食棉蚜179.20头,最多可捕食275头。
生长繁殖
  发育属渐变态类。1年发生1代。卵多产,雌虫产卵可达90粒。卵椭圆蠼螋形,白色。若虫4~5龄,外形与成虫相似、唯尾铗细弱,呈尖钉状。翅芽于2龄时出现,以卵越冬。雌虫有护卵育幼的习性。雌虫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卵上或守护其旁,低龄若虫与母体共同生活。昆虫里的好妈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树人看看这是什么

1 l6 e _4 r6 ^( t* z

蠼螋和它的卵

发表于 2010-6-10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小时候在院子里经常看到,后屁股那俩夹子很是厉害,我们都叫它“火夹子”
发表于 2010-6-11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好友!这个图是我从网上拷的,我看着也像蟑螂的卵,您是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05:22 , Processed in 1.12710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