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三人行》中的一段话很感人,说法国巴黎市中心最好的老房子,还是当地的老人在居住,附近的咖啡馆多少年来不仅味道不变,价格也不变,这都是因为政府严控当地的房价、租价,不允许上涨,地皮失去炒作的价值,巴黎老城风貌得以保存。 同样是老城,北京走的是大拆大建的路子。一年多前,看了一个名为“城市取样1x1”的建筑展,分别取北京、巴黎、上海、柏林四个城市中心区的一平方公里,进行多维展列。现场摆着四个大沙盘,里面的建筑模型年代月就颜色越深。北京取的是西单附近,一片白晃晃,都是近十几年的“惊世力作”,平均体量最大,而把巴黎90%以上都是黑色,表明是1900年前的老房子,没有什么高层,单体也很小。发起人是个年轻建筑师,很感慨地说:原来就知道埋头设计,很少考虑眼前的一小块和城市的关联,每个单位都想着更大、更强、组合起来竟如此丑陋不堪。 建筑师的眼光毕竟高些,我倒没觉得新房子很丑,但是随着旧房子拆掉,新房建起,北京的原著居民纷纷离开老城,越住越远。为留住古都风貌,北京旧城规划了一些保护区,加大了保护力度,不过根据体积规划,城区居民居住民毒药大幅度降低,预计有25万北京人搬出旧城。 事实上可能更多,目前二环以里的房子均价逾万元,显然不是普通人消费的起的。赛特附近一个酒店式公寓的策划说,买房人中温州人、山西人是大头,然后是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北京人也就占两成。北京有钱人虽多,跟全国的富商斗,还远远不是个儿。 身为发展中国家,咱老觉得自己落后,不够商业。其实恰恰相反,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过渡商业化了。北京街边广告的密集程度、商业宣传得刺眼程度,大大超过很多欧洲城市。开发建设更不用说,以资本和效益作为考量的重要门槛,将许多北京人挤出城外。 几年以后,也许好的话,就成风貌保护住了,但是这里云集这晋商、徽商、港商及其家属子女,耳边不再有亲切的儿话,变成了南腔北调,老北京的文脉没准要到通州、大兴找寻,门墩、屋檐、影壁墙下的故事也随之消散。试想巴黎假如也打着“经营城市”的旗号,把蛋糕做大,浪漫之都造就成了中东石油大亨的后花园,哪里还会有法国老太太饮茶遛狗的悠闲景致? 您吃了吗?您吉祥阿……三五成群的老爷子胡同里面树荫下下棋的;身穿大褂儿、灯笼裤、脚踩洒口布鞋拎着鸟笼子遛鸟的;端着茶壶对吹逗蛐蛐儿的;恐怕都得在电视里会面儿了。这是我印象的北京城,到处高墙灰瓦树荫林立,我真不想再过二年想找这么块地儿都觉得是放过期的豆汁儿---不对味儿。
3 m. t7 p/ ~( ]1 w- B9 l! t; ? ?[此贴子已经被figolyf于2006-5-15 11:44: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