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做为元宵节的重要应景内容,经过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据史书记载,隋唐两代的灯会已极盛,宋代增加灯谜,明朝人对灯会非常热衷,花灯分走马灯、孔明灯、无骨灯、五彩灯等,灯屏材质有纸、皮、绢等。绢灯适宜绘画,且不影响灯彩观赏,灯(屏)画因此产生。到清代,戏曲取代花鸟成为灯画的主要内容。花灯制作成本不菲,贫寒人家难以承担,通常是由豪门富户出资,招揽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张挂于府门、商市或寺庙。挂于寺庙的花灯,常会落款“某年正月十五、某信士敬奉”字样。50年代后废除旧习,吃元宵得以存传,花灯则淡出,灯架基本被毁,仅少量灯画被有心人保存下来。 本次展出的150件人物灯画,收集自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系首次向公众展示。灯画内容以整本戏曲为主,如三国戏、封神戏、西游戏等,兼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以及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等。年代以晚清、民国为主,少数为建国初期。, s/ L3 V y- G- C!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