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2|回复: 9

麒麟碑成了鼓楼的镇楼之宝[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9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麒麟碑成了鼓楼的镇楼之宝

麒麟碑成了鼓楼的镇楼之宝

  ( r/ v& j: j% @8 c) _$ a' r$ j

麒麟碑胡同是因为有一块麒麟碑而得名。

4 x$ b4 B+ R$ T6 M: v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幼童佩戴的长命锁就有麒麟。民国时,在麒麟碑胡同北侧建有北平第一护校和妇幼保健院,可能就借麒麟送子之寓意。

* r: v' s- W) E3 v9 H

现如今,麒麟碑胡同还在,但瑚同里的那块麒麟碑却于清末民初时移至北京鼓楼内,存放至今,已成为镇楼之宝。有人说麒麟碑是影壁,依我看更像是卧碑,碑高二米许,宽二米左右,下配方座,青白石质。碑中央刻有一只蹲坐在须弥座上的麒麟,高浮雕,造型极为生动,鬃毛乍起,双目直视,体态健壮,威风凛凛。因年代久远,浮雕表面形成一层黑亮的包浆,使兽身上的麟甲格外分明,尽显历史沧桑。

' p" r0 q* F9 v5 p: }

  美中不足的是,麒麟碑的上端已断裂,可能是在当初搬运时碰坏的,现在碑身有明显拼接痕迹,使麒麟造型不太完整了,十分令人惋惜。

+ w0 [9 D0 X9 q# r. [+ i

    钟鼓楼现已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麒麟碑做为珍贵的馆藏文物将永久保存,为后人印证着那逝去的往事。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9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有张完整的碑照

发表于 2010-2-9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有此前其他网友的帖子都说麒麟碑是“清末民初时移至北京鼓楼内”,但有迹象表明麒麟碑的发现可能还要晚些。理由有二:

" x1 W; {$ [5 f. ?; J" t

 

3 M4 Z# g) r/ G: i, h: K4 h

1.民国时期这条胡同原来叫“口袋胡同”,应是发现麒麟碑后才改为现名。

% z" {5 v* K& ]4 |* ]

这是近日掌柜上传的1924年地图的局部,黄圈为我所加,虽然图纸分辨率低些,但“口袋胡同”几个字依稀可辨。是否说明此时麒麟碑还没有发现?

5 |% ?& ?: I, s6 e$ ^

 

+ U6 p4 Z+ p ~7 z

2 k I2 X7 T1 ~. h7 g& C2 l+ ]

 

3 X; K4 O$ k. E) z5 P

2. 出版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陈宗蕃著《燕都丛考》第二编、第4章“内三区各街市”中有:

7 K4 A& A9 H2 X& c

“自铁狮子胡同而北,安定门大街以东,曰府学胡同,文文山祠在其西,段合肥任总理时曾居于其东,其间南北小胡同曰中剪子巷,其旁又有小胡同曰铃铛胡同,曰谈字胡同,其西有小胡同曰口袋胡同,刘资颖冠雄总长曾卜宅于是……”(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p294)

: J) t& H/ T, P0 h3 o8 A3 u

 

+ i5 L' ~7 `9 ]; ^! G7 q% x( _) a

这个“口袋胡同”应是指现在的麒麟碑胡同,曾任北洋时期海军总长的刘冠雄住宅当时就在这里,现为北京文物局所占院落的西半部(一说还包括西面的东四妇产医院旧址),原来是在口袋胡同(后来的麒麟碑胡同)出入。是否也说明1931年前后仍还没有发现麒麟碑?

3 |/ m6 p; a% K2 F# m$ m. [3 L

 

2 P" v1 X& @! T" v$ N* F# U& p

还是在掌柜上传的1934年老北京地图上,此处开始出现了“麒麟碑胡同”的字样。

; M5 |0 T; ~! m* F

 

' ~8 T3 ?) h. Y. _

以上是否可以推断麒麟碑的出现是在1930年代初期?还请楼主及各位网友指正。

7 R1 L3 I& C7 K; A8 f+ k- H

 

& E" y e, X" m4 `1 S

当然也不排除先发现麒麟碑,若干年后才改名字的可能。但我以为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5 O! H* Q8 Z2 ~7 u1 U- F

 

! [* \$ C6 j. y: m/ T3 p! {3 ]" s

 

发表于 2010-2-9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期间去看看。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

多谢指教,您说的很有道理,受益匪浅。 有资料称麒麟碑胡同,清宣统时称口袋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麒麟碑胡同。明朝大同总督仇鸾曾居住于此,府门前有汉白玉雕刻的麒麟影壁,故以此为名。后麒麟碑移至鼓楼内保存。麒麟碑胡同南口原有两只埋入土中,只露出顶部的石狮,近年挖出,移至白塔寺内殿前。麒麟碑胡同内大宅,现析为府学胡同36号院和交道口南大街136号院东、西两宅。东宅曾为同治皇帝的遗孀敬懿、荣惠二太妃居所,后为天主教会神学院所购。现为北京市文物局。西宅,民国初年为北洋军阀海军总长刘冠雄的官邸,民国二十年(1931)改为助产士学校,现为东城区妇产医院。
发表于 2010-2-11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四合先生:

/ X! m4 ]: Y/ J# K' Z q2 j

中午好!指教不敢当,很高兴与您探讨问题。今天回复有些晚了,望海涵。

' j7 l2 f* r# ?% H6 f ]

 

4 ?. ^+ p! Y3 u% C9 r! X

仇鸾曾任大同总兵官,《北京地名典》称其为“大同总督”是不准确的。仇鸾爵位咸宁侯,在嘉靖朝还曾先后镇守两广,任讨伐安南的征夷副将军,也担任过甘肃总兵官,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庚戌之变”,更是担任平虏大将军,统率各路军马守卫京师。因勤王有功,圣眷日隆,成立戎政府后,明世宗以“总督京营戎政”之印畀之,达到其权势的巅峰。按史书记载,此前就有“纵部卒为虐”、通虏和纳贿的罪行,并交结严嵩,迫害忠臣良将。此时更是恃宠而骄,势焰熏天,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并开始与严嵩交恶,由“约为父子”(当然是仇鸾为子)而开始互相攻讦。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在两年以后的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八月,被收大将军印,于病中忧惧而死,寻遭剖棺戮尸,传首九边。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

- p+ X9 I( F/ @$ {+ |

 

% \( m$ m, X2 h& ?

综合各家之说,一般认为,“麒麟碑”是仇鸾事败之后被拆除掩埋的。您提到的“北平第一护校”应是“第一助产学校”后来的校名,这是我2008年冬天拍摄的照片,是位于曲尺形胡同拐角处的那座灰楼的基石,

+ H1 z; h% |) ^( b& I/ E3 |# z) Q

; m8 M: _2 s- ]. W! n6 r* y

其上镌刻文字为:

8 e% Q* } t, i3 e' M9 ]2 ` l" E

“第一助产学校

: `& W( a( `" i6 Q% R! t

牺牲精神

# i) A3 c6 H: M9 I6 r

造福人群

6 W; p# l1 }7 \3 s9 {

中华民国二十年(西历一九三一)立”

' ^2 Y" H9 `" V# V0 Z' Z r' u

 

0 v5 M3 C) e1 K5 `9 c

1931年这个时间值得注意,莫非这次建校的土木工程促成了“麒麟碑”的发现?因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可资佐证,不敢妄加论断。但一块碑石的出现导致了胡同的改名,在民国期间的北平的报刊上不会没有记录的,哪天我抽空去一次首图,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 g& p j* n" l4 |" P4 Y& g4 B2 @" w

 

# G, e- N+ [6 x$ L' a7 f" }

以上管见,谢谢耐心阅读。

) ]$ @2 X; M: I( X/ c& `0 {/ b


 

发表于 2010-2-14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自忠将军曾住此胡同,胡同南口的张自忠路命名和此有关。
发表于 2010-2-21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高人带领我们逐渐走近真相,感谢了
发表于 2010-4-12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gas在2010-4-12 8:38:00的发言:
# ^$ \5 L R' u" D, t* u

1928年京師警察廳總務處製 《京師内外城詳細地圖》 已经是麒麟碑胡同了。

! y2 q5 {3 c$ B4 F6 A V) o

谢谢您的贴图。

, r3 k5 H- B. y, g

 

1 P! w7 d* Z0 ?

最近看了一些资料,已发现我关于“麒麟碑的出现可能在1930年代初期”的猜测是不成立的。

! x/ M/ i" r, a1 K

 

& o0 y* O! q+ I; U% ] h- J" {& a6 O

在傅惠所著《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及附设产院》(《北京文史资料精选·东城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p234)一文中有“……于是购买了交道口南大街84号一个王府宅地的全部房屋和麒麟碑胡同6号房。另在麒麟碑胡同兴建一座三层楼房,……,1931年7月将灯市口的学校及产院迁往交南大街,是为北院”。说明此时胡同已称“麒麟碑”了。

2 a$ e& |0 ~' @( h7 h0 a" i/ V

 

# |' V* ?+ h, H/ i- `

另外,在我引用的陈宗蕃《燕都丛考》中,尽管相关文字称这里为“口袋胡同”,但所附《内三区简明图》中却写作“麒麟碑”(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p285),至少说明这条胡同“麒麟碑”的叫法在1931年以前已经出现了。

" ~+ l0 D7 x) q0 D* |

 

( c8 w, `0 Y2 M+ C) c

如此,麒麟碑究竟发现于何时还有赖诸位网友探究。

+ [. N9 Y( `% Y$ b& ^. S2 M

 

$ u% x, L/ O0 a2 M- x/ ]1 U

说一句题外话,仍据《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及附设产院》,8楼贴图上基石所刻“牺牲精神,造福人群”八字,为第一助产学校首任校长、我国妇产科专家杨崇瑞博士拟定的校训。

( ^ v6 C/ |2 ?) J

 

- H1 Z- g8 r0 G. F/ `5 }# Z: C3 j

 

发表于 2010-4-12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京師警察廳總務處製 《京師内外城詳細地圖》 已经是麒麟碑胡同了。

* s# E% @1 F2 Q2 L- W" J3 [

 

* x4 ~/ q, F5 n( X0 j5 q.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5 13:48 , Processed in 1.18312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