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放
0 c: i" v: U- o7 ^! X; u
4 j" O' W& E* `7 S 昨天,本报记者以果子巷为出发点,搜寻了“救世军”在宣南坊的旧迹,今天的北京地理将展现大吉片地区的庙宇现状。老北京人常说,北京有多少条胡同,就有多少座庙。《乾隆京城全图》所绘1400余条胡同中标注有1300余座寺庙。关帝庙、弥陀庙、药王庙、地藏禅林……大吉片地区的胡同里,同样遍布这些庙宇。 8 X+ Y. s% h5 }% v% |
保安寺:曾为清初士子寓居 6 W7 j+ [1 |( {* P2 [
保安寺街25号,保安寺。虽然民居镶嵌进半座山门,从山门旁边的小门绕进院里,保安寺山门中住户家外墙上糊着的红墙纸在风中摇摇欲坠,但琉璃瓦的黄色屋顶在一片灰色屋顶中显然显得醒目华丽。据说1958年,庙曾改作宣武区制鞋厂,现在龙纹瓦当、滴水犹在,但左为仙鹿,右为仙猿的戗檐砖雕,已被毁。 : J: {) R0 D! C* O, C. a h
据史料记载,这是明皇帝“敕建”的大寺,有三层大殿,除僧舍外,还有方丈小院。微观地理研究学者王彬说,北京在明朝修建寺庙最多,乍听“敕建”,觉得庙规格很高,但北京城的寺庙有八成是敕建,有些并不是皇帝要建新庙,而是不少太监年老时要将寺庙作为退养之地,请求以“敕建”之名风光“退休”,庙甚至是太监自己掏腰包修的。此外,有家族修的家庙、祠堂,比如米市胡同115号关帝庙,后改为工部尚书、藏书家潘祖荫的家祠,祠堂里摆有左宗棠为报答潘祖荫早年恩德馈赠的西周大盂鼎。还有一些是民间集资修的庙。
9 l6 a, p3 J* W, ^( V' B2 t 敕建寺已很难知道最初的主人,但保安寺,曾为清初士子集中的地方。《尚絅堂萧寺集》小序:“辛酉,移寓保安寺,砌花数种,缀以小兰,雨铃风磬,间出韵语,为软红中辟一清凉界也。” 6 r& h" |# n, g, X: K D1 b
康熙己未年,王士祯尚住在保安寺,与邻居海宁人陆嘉淑、宣城人施闰章、梅庚、武进人邵长蘅等超脱了身份门,结为好友。据邵长蘅《青门旅稿小序》:“己未,客都门,寓保安寺街,与阮亭衡宇相对,愚山相距数十武,冰修仅隔一墙,其年寓稍远,隔日辄相见,常月夜偕诸君叩阮亭门,坐梧桐下,茗碗清谈达曙。”愚山即施闰章。邵长蘅后来每每玩味,又写给阮亭尚书:奉别十年,回忆寓保安寺街,踏月敲门,诸君箕坐桐阴下清谈竟夕,恍然如隔世事。 ! ^# q7 r, v6 o# V
此外,《藤阴杂记》、《直庐集》等均有对这条街上“寓居”情形的描述。镶嵌在胡同里的寺庙,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用来倾诉心事、许愿祈祷。
5 t, j) Q# h4 S, b' n% k 现在的保安寺街早不复诗中的模样。站在塑料十四厂的红砖楼上眺望,除了保安寺山门,再也看不出三层大殿的气派。保安寺附近不远即是玉皇庙,后建的门下门额证明这里曾存在过玉皇庙。顺治十八年,大学士成克巩重修玉皇庙碑:余所居之右,有玉皇庙。 ( `! A+ M! M% @& ]
地藏禅林:庵已不在成为民居 6 @1 G$ ~! F2 w1 _ n
一盆冷水泼在已是垫脚石的石碑上,“地藏庵志”的字迹显现出来,已有断痕的石碑上字迹模糊。迎新街57号的马大姐放下脸盆说:“有人来拍照时,我就给石碑泼盆水,让上面的字迹显出来。”石碑就在她家屋檐底下,是“文革”时院子里挖防空洞时被挪来做盖板的。而碑座,已身首异处成为某户垒杂物堆的围砖。“每年都有人来拍照,可为啥不把它挪走,好好保护起来呢?”马大姐不解地说。
, |9 F3 ^7 Q a Q/ h" }8 ~( \ “古刹地藏禅林”的字迹刻在石质门额上,旁边挂着一块经风历霜的老中医广告牌。 ) c% ]$ W, O2 I3 s) p
这里的地藏禅林,是一座尼庵。在这里住了50多年的马大姐,指着家门口说,“文革”时挖防空洞挖出的土就垫在她家门下,当年的高台阶也埋在土下,整个院子的水平线因此提高。过去进庙得过三重门楼,但此处的门楼和廊已不见了,成为左右对称的红砖复建房。
( _! r0 {$ Y- o 马大姐说,院里以前有好几棵枣树、丁香和梨树,夏天特别清凉,但后来枣树被拔了,种了好养活的香椿。虽然地藏庵“管生死”的事,可它和这条街北口上曾有的阎王庙不是一回事,“阎王庙有很小的两扇门,进去后只有一个佛龛。”
3 y. {; ^* x4 [4 B- x+ E- S% s; X “我们院相比其他院,没私搭乱建,在这片儿少有。”马大姐家本来住在南横东街的圆通观里,50多年前搬到了地藏庵。当时庵已不在,院里住了人,佛像锁在柜子里,大殿后住着一位从地藏庵还俗的沈姓尼姑,嫁给了一位工人,每个月庵里人的房租,都交给她。马大姐记得那尼姑虽是女人,却让别人叫她“大爷”。 ) T2 }) n& E3 N0 e) v' I% T
现在,宗教曾真实存在的气息被老人们带走了。70多岁的付奶奶住在门楼倒座,她说,住在庙里50多年,从不觉得对身边的佛像有什么特别敬畏的,只觉得老百姓能住上这个院子安稳过日子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