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12-1 22:43:00的发言: 在哪里? / s4 ^4 e; O- n7 _7 l( w4 Y
民国时期 电信改属交通部 + Z/ P) j* r& I0 i( p- g. i
' r9 ?' I6 \" J9 J: Y. I, l
- Q( e y! e" @4 w2 X) E% x9 b* x# F! m 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这一年:
9 } X# I) l0 M! u- W+ B& L
; R3 X* C) R# b, A% @ ◆ 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
6 ?# Y9 ]6 w. J& `: O
9 u$ {4 s. S4 @2 }1 m: U0 ^
◆ 京津长途电话线路加装加感线圈(即普平线圈或负载线圈),提高通话质量。
7 w9 F% h* p7 w4 W- ]' U
- o9 k6 z1 q' P; O/ \1 T
◆ 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
* d6 T5 a" ~# b" l$ b( X( P9 d; J1 [; h
$ v9 _' N* S" ]8 U+ u/ W 1913年 -最早的邮电学校和无线电报局建立。
9 {5 F- K. x8 X* N
0 A! G$ Y" ]# t; ?; ^
8月,交通部传习所设有线电工程班和高等电气工程班,分别学习有线电、无线电各项工程。同年,北京设立邮电学校。设高等班(二年毕业)和中等班(一年毕业)。1919年4月增设"电话专修班"(入学学生以国内外大专学校电机科毕业生为限),招收学员20名。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
2 d* @0 {8 V+ }
! r/ U! v- f9 J- \. ? 1919年 -设立无线电远程收报处
& o7 k1 N1 M8 h6 L1 b/ {% s* c: [* _5 _& K
1919年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北京无线电报局东便门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应用真空管式无线电接收机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6月28日,将直接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
7 H3 n, ?4 S0 q- `
T! g _- k8 R- M
1921年 -1月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 U3 G$ V) M3 g) _, I. U) n" c, s# h2 E4 l0 l+ W a/ c* J. U& |
1924年 -沈阳开始建设远程无线电台
+ j& c: I$ J% p; Y
5 r7 i( i0 y8 p, C; K% I2 N. F' i
1924年,在沈阳故宫八角亭先建立了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世界各国的新闻,并与德国、法国订立了单向通信(即单向接收欧洲发至中国的电报)。同年秋天,北大营长波电能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的远程通信。
9 V$ r: W* E: B) `, G/ H
; `- f* O& w# E& G8 I1 n" [ 1927年 -中国与欧洲实现双向通报
# Q, i# \# @4 V, e2 }2 r& r g
0 m$ F9 f$ M- B$ u 1927年6月,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年底,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之始。1928年,又增设了美制10千瓦短波发报机。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各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
/ ]$ z8 `- H1 K* s& {& a, h0 f2 B) \8 }3 N: {) ]+ j2 K
1930年 -上海国际电台建成。
/ n8 s% n. E/ @: `1 _7 ?( m" @8 d9 {8 d! A4 X) _$ w. F
1930年12月,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正式开通中美、中德、中法电路。这是当时唯一由国家经营的国际电信通信机构。
" n/ u X* y* _0 E" ]
0 E1 ^( w# j3 N
1933年 -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 o. f3 S7 v% n
3 [% {+ O3 Y3 q8 @+ j 1937年 -中国在长途干线上开始装用单路或三路载波机。 0 j6 l8 P9 h2 h0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