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图好文,难得保存完好的淮安府署,黑漆油饰才是府署正宗,北京的顺天府大堂近年也已改作黑漆了。 4 U4 V0 z1 K: h4 d+ `/ K7 p3 E
; l& X9 @) t8 K# x* F梅氏家族,明代洪武年间居住南京。永乐年间迁居北京。后因子孙世代承袭“天津右卫指挥使”之职,且延续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遂世居于天津。梅氏先世出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出过朱元璋二公主的驸马梅殷。梅思祖和梅殷都曾镇守淮安。
1 u B# t3 o# A0 j j0 H1926年,天津梅氏中,梅曾臣这一支移居北京,几经迁择后,于1931年定居于旗手卫10号院(旗手卫,在1947年北平地图中标作“旗守卫”)。 % O6 @* T, @% j: T- i' v
梅曾臣一支,以教育世家闻名,连任18年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是梅曾臣长子;抗战时期在成都复建燕京大学并任代校长的梅贻宝,是梅曾臣五子。梅曾臣的儿、孙两代后人中,共有9人从事教育工作。若将外孙辈后人计入,则执教育者可达20余人。
* W/ h- T3 }$ ~$ M$ z, e
/ f3 E. n' U9 b( I+ {6 y$ @8 j1 J近年,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过天津梅氏的先祖是明初驸马梅殷。笔者在《明史》中查到梅殷,及梅殷父、祖、子、孙共计五代人的史迹。这五代人中,有两位在《明史》立有《列传》,有六位在《明史》叙及姓名事迹。梅氏的端绪,其下限可上溯至600余年前的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时代,这在当代名人家族史研究中,也是罕见的事例。
, K4 E6 E& f' e5 S9 ^. x8 v《明史·列传第十九·梅思祖列传》开篇即说: “梅思祖,夏邑人.初为元义兵元帅,叛从刘福通.扩廓醢其父。寻弃福通归张士诚,为中书左丞,守淮安。徐达兵至,迎降,并献四州。士诚杀其兄弟数人”。寥寥数行史语,血雨征尘跃然纸上,所涉人物,均为一时风云之辈。了解了这些人物事件,梅思祖活动的社会背景即可明晰。
% Q* I i9 Y$ r. x + i! B2 ?# ~1 a" Q2 y0 m+ y7 s
梅思祖先做“义兵”元帅,后加入刘福通部下抗元,被扩廓帖木儿醢杀其父。“醢”,音“海”,是把人杀死后剁为肉酱的酷刑。梅思祖改投张士诚后,受命镇守淮安。《明史·太祖本记》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征讨张士诚,进攻淮安时,梅思祖归降徐达,并交出防地淮、濠、徐、宿四州。濠州是朱元璋老家,收复后仅10天,朱元璋就回到阔别十余的的老家探望。他封梅思祖为大都督府副使,随徐达进讨苏州。张士诚闻讯大怒,杀害了梅思祖“兄弟数人”。 5 f; Y! N9 M1 T) O* C" a# I+ v @
在元失其鹿,天下群雄竟逐之,高材捷足者先登的混战乱局中,梅思祖几经周折,最终投入了日后能成大事的朱元璋集团。但他的父亲、兄弟为此曹到了惨痛的迫害。此后,梅思祖跟随“征虏大将军”徐达,参与了灭元大决战中的伐中原、克山东、取汴洛、破陕州、下潼关;回师河北、收取元大都周边郡县、攻略晋陕等全部战役,功勋卓著。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论功封梅思祖为汝南侯,并赐予“世券”,即“功臣免死牌”。洪武四年(1371年),梅思祖又征伐川蜀、甘肃,十四年(1381年),又任“征南副将军”,扫平云贵,出任贵州都指挥使(省军区司令)、云南布政使(省长)。《列传》称他“善抚辑,远人安之”。
$ |% z7 I8 d2 j! u9 V
0 I4 E4 D5 a! O' H7 E# ?* P2 y7 G洪武十五年(1382年),梅思祖去世,“赐葬钟山之阴”,成为明太祖皇陵陪葬功臣。 2 v; Z! Q; t' F) y8 m0 @2 `
四、梅思祖之侄梅殷,为朱元璋16位驸马中的“尤爱”者
& f% N1 ?( w3 E" i- X# U朱元璋共有16位女儿,次女宁国公主,是元配孝慈皇后(即民间所说“大脚马皇后”)亲生。《明史·宁国公主、梅殷列传》说,“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嫁梅殷。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
( }2 Q; W0 p* z N
: B$ [# ?0 Q% b I! b" {明代的驸马,全称“驸马都尉”,据《明史·职官志》,驸马都尉位在侯爵之下,伯爵之上,“岁禄各有差,皆不得与政事”。但朱元璋曾命梅殷“视山东学政(相当于山东省教育厅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后来燕王朱棣进攻南京争夺帝位时,建文帝又命梅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可知梅殷确是文武全才,为朱元璋祖、孙两代皇帝所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