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北京网的一点建议 9 A3 Q" j) p( \8 `2 L: y9 G
7 F B" g8 U( \9 [0 S4 c北京,大国之都,奥运会也开了,再不被人熟悉,也不会生疏到哪去。
( j, v* |' i! P; u; T老北京,就不一样了。您别看什么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还有那个大裤衩子,那跟老北京无关,您也别看北京现在有一千多万人,只要在北京边上住着,都说自己是北京人,那也跟北京人无关。北京是博大的,但这博大不是有了新的丢了旧的,那样大不了。北京文化是精深的,但也不是说是有了现在的丢了过去的,那样也深不了。 8 ]% o2 \. K& E5 D3 e) Y& F3 ~: |
, o: t" r% @' u) U( z5 J
老北京有别于北京,贵在一个“老”字。
( j0 V' t* b& u % X3 d. W( ~$ n3 g6 U* B1 J
这老,在于他的历史性。我们说:两点决定一直线,三点才能决定一平面,如果您要描述一个曲面,点就要更多。何况一个大国的历史。只有一个点,是浅薄的,有的九0后女孩儿疑惑“喜儿怎么不嫁黄世仁,否则不就房子汽车电脑什么都有啦”。我能说什么?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精明人都回答不了。脑子里没有几千年历史的人,不足以论一时,脑子里没有几百年历史的人,也不足以论一事。
3 E# |/ l8 Z7 ~9 D& `, G3 J* B4 ` + r7 p; R; O% v7 x* p! \
看了掌柜的建立老北京网的经历,无限钦佩。一千多万北京人没有做的,你做了。向你的班子(我新来的,还叫不出他们名字)致敬,但看介绍说你们一水儿80后,稍有感触。我一直以为:有个很怪的现象,中老年人,如10后、20后......以至于70后,文化(人文历史)装在他们的脑子里,而网络技术,则掌握在70后~90后里。老人舞文弄墨,年轻人则为网虫,老人发个图片要找小孙子。我是50后的有一点点历史感,又懂计算机,象我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多。我妈今年80了,老北京。一肚子北京历史。每次我回家看她,都要聊到深夜,她会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二龙路中学细细地描述。可惜我不能总陪她。但我想,北京有多少中老年人,他们每天有多少回忆,能般到网络上呢? & E( |9 G5 c1 T% i: C2 ]1 I8 {/ F1 C
6 L( a8 f; @! T
我希望自己退休后也去你那个网络工作,更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摆正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关系。文化的断跟是很可怕的事。建议老北京网的建设和运行,不要受年龄限制,可吸收纳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幸甚!
! g2 I- F" d q l0 H1 s" Y
* E/ i/ |$ j) h! M9 S1 R2009-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