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 p0 n$ m0 ^$ V6 C8 G2 Q岁月如歌,生命如歌,当时代进行到一个特殊阶段,具有震撼人们心灵作用的歌声,就会被沾染上浓厚的时代色彩。这色彩,毕竟是因循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受限于当时社会的环境条件,其作为时代的标志性意义确实要远远超过我们人生的纪念意义。是的,曾经的“文革的歌”所显示出来的光怪陆离,真的只在我们生命的历程里留下了啼笑皆非的痛苦和无辜,毫无纪念意义所言。但这些囿于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所产生的时代歌声,确实也是在“革命的激情”燃烧之下狂飙起来的,不应该按如今的社会环境去非议。
0 V$ n/ b2 B( E1 `
* \5 E" L; s a, a2 q% u/ |: M; g当然,记忆的力量,除了无法消除的理性的情深意长之外,更多的就是会产生一阵又一阵的有动于衷的感叹!每当回忆起“文革的歌”,就是这样的感觉。那是怀旧但绝非恋旧,那是寻梦但绝非做梦,那是恍惚但绝非恍然,那是沧桑但绝非苍凉!无可回避,我们的生命经历曾经饱含迎头撞来的创伤以及匪夷所思的狼狈,心灵的颤动肯定一直交杂着巨大的惊憾——那时候我们热血沸腾、赤忱满腔地放声大唱过“文革的歌”。
# q- J0 O& K* Q) f, {! B! k
7 y6 f- z3 H7 p) V% o( G4 _% L% f记得文革伊始,各种“拿起笔做刀枪”之类的吼叫歌声响彻过中华大地,继而全面“兴无灭资”的红卫兵运动狂潮卷起,一切的文艺类的表演乃至书刊都被禁止了,世面上允许传唱的,只有“毛主席语录歌”以及“毛主席诗词歌”。其中一些语录歌被唱得格外普及,几乎每日每时都在耳边震响——《下定决心》《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凭心而论,有些语录歌的谱曲还是具有很高水准的,虽然“歌词”毫无韵律,但有几首曲调长短有致,或铿锵有力或抒情悠扬,极易传唱。
, u& r" C& D; ]2 H" f! v
“毛主席语录歌”后来得到了极为神圣的待遇,任何群众场合,任何文艺演出、任何思想汇报、任何模范演讲……都要有毛主席语录歌出现。而谱曲家们也很忙碌,那时候“毛主席最新指示”是经常会颁布的,只要一广播,马上就有该指示的“歌”唱起来。只是后来绝对没有文革初期的“语录歌”那么深入普及了,——报纸上登过、电台里唱过——也就结束了。
w0 S) V' Y2 h1 C6 o( K5 U
# n9 K1 E( u! E3 Z' C* s% u! ]: I
最受大家欢迎的,是毛主席诗词歌,而且基本上都是文革前谱的曲,绝对属于“大革文化命”之中的仅存“硕果”,当时往往作为文艺小分队演出的主打节目。记得如果那一天电视节目安排了“毛主席诗词演唱”,各单位有电视的地方绝对人满为患,而其中很受群众欢迎的《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水调歌头 游泳》《卜算子咏梅》……等,在当时频繁上演、播出,以致人人念念有词,个个朗朗上口。还有有一些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满江红和郭沫若》《沁园春长沙》《十六字令三首》等,尽管学唱的人不多,但听起来精神很振奋,所以说毛主席诗词歌是真正“群众喜闻乐见”。
. H2 F# b; Z, n7 K* c
3 m7 j: p6 B5 V6 h; L5 a
作为文革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对于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无限崇拜”的歌颂,在当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先就是“东方红”,一首陕北小调被演绎成气势磅礴的管弦乐,是当时的“晨钟暮鼓”,以及各种场合必定的隆重仪式。其次,很多含有“北京”“红太阳”“万寿无疆”“金色光芒”“一颗红心”等词汇的歌曲大量涌现,诸如《北京的金山上》《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大海航行靠舵手》《读毛主席的书》……等,数十年后依然是怀旧的经典。另外,还有一些流传不广但其作词谱曲的水平绝对不应低估的,例如革命歌舞《井冈山的道路》,单单从艺术角度评价,可以算作创作精品。
( A7 I6 V6 t8 M% u
, N5 w. D5 I& L/ E" w
除了对于领袖毛主席的颂歌,还有一些歌颂英雄人物、军民关系的歌曲在当时风行一时。印象深刻的有《革命熔炉火样红》《王杰的青春最壮丽》《毛主席问候麦贤德》《看见你们格外亲》《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解放军和咱一条心》……。这些歌曲加上歌颂领袖的赞曲,在文艺园地一片萧飒的时候,就像是一条留给群众业余欢歌笑语的“羊肠小路”,避免了彻彻底底的精神世界荒芜、业余文化生活干枯。
2 V" m/ S+ ]3 c3 e/ R" o5 k
$ d/ V: R9 B- k, c' Y" r相信很多人还记得盛况空前的“忠字舞”浪潮,所谓“忠字舞”,即文革初期对于毛主席“四个伟大”“四个无限”的狂热追捧之下的应时产物,那不是能力与喜好的问题,而是阶级立场、思想态度的分水岭问题,“忠不忠,看行动”嘛。那时候伟大领袖的图像以及“葵花向太阳”的图案,铺天盖地……,而大家集中起来跳“忠字舞”,是极为壮观的社会常景——“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是最主要的舞蹈旋律,人们边唱边舞,动作似乎还有统一格式
3 l' t3 e; x# a
& p- G$ l: f) M; v {
文革的前两年,文艺舞台上只剩“样板戏”,(那时候剧场里年年演、月月演、天天演,却还是一票难求,可见娱乐之贫乏),那时候的收音机里只要一打开就是它,久而久之,人们对八个戏的剧情、人物、台词、唱腔全都滚瓜烂熟。而其中的一些小唱段,是可以称得上“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绝对是把它们当做歌来学唱的!《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红灯记 浑身是胆雄赳赳》《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智取威虎山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智取威虎山甘洒热血写春秋》《沙家浜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沙家浜 智斗》《海港 自从退休离上海》《龙江颂读宝书》……。还有《白毛女 北风吹》《红色娘子军 娘子军连歌》,更是像充斥在空气里,家喻户晓、人人浸润其中……。
; S: R# L8 L* L4 G' k
$ X* y/ o% |8 o$ z& Q" t
不过生活毕竟离不开歌声,后来陆陆续续地允许唱一些“革命历史歌曲”,也有一些创作歌曲出现在社会上了,汇编成《战地新歌》发行,自1972年至1976年大约出了五册。《战地新歌》的副标题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创作歌曲选集》,可想而知其中的歌曲总基调,当然还是以歌颂毛主席、歌颂工农兵、歌颂文化大革命和反帝反修。不过,不可否认还是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深获年轻人的喜爱,有的流传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由当年的主唱者来演唱。
; |5 _$ _* N+ Q
# q# x& F$ n6 g* h0 s, L2 j5 Q
当时非常流行的,有第一集之中的《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第二集之中的《北京颂歌》《我爱着蓝色的海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有第三集之中的《洞庭鱼米乡》《我为祖国守大桥》《回延安》等。而到了第四集和第五集,已经没有了能够使全民传唱的歌曲,“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反潮流”的阶段,有点强弩之末的味道,只剩下“就是好、就是好”之类的嚎叫。但是上述的那些歌曲确实很具有群众基础,流传、演唱非常广泛,记忆深刻。
" i J+ c: i9 `
" f ^5 q i# f4 N3 c影视歌曲历来不会受到忽视,文革时期亦不例外。文革前几年只有旧电影《英雄儿女》《地雷战》《地道战》被批准放映,因而里面的插曲《烽烟滚滚唱英雄》《毛主席思想闪金光》《地道战地道战》《拿起地雷扛起枪》等可以传唱。而新电影的插曲自《战地新歌》第三集起,有《青松岭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艳阳天 万众一心奔向前》《春苗 春苗出土迎朝阳》《决裂 共大赞歌》《海霞渔家姑娘在海滩》《闪闪的红星 红星照我去战斗》在当时比较流行,估计电台反复播放也有关系。
9 `2 @9 h- y3 a6 O& r* ?3 {8 |0 Z& y2 M
) t& K0 ^4 y& s& ^* Y2 }* E8 T# i
在那个时代,文革前的旧歌以及外国歌曲一律被斥为“黄色歌曲”,但人心难抑,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于被封锁了的老歌的依恋,对于倾述自身遭遇的心歌创作,还是在形成一股股“地下暗流”,记得有不少人因此被“无产阶级专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知青之歌》事件——
$ h K5 W. u! h% @
5 @; s* c% ?- O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长虹般的大桥直插云霄,横跨长江,威武的钟山虎踞在我的家乡。辞别了妈妈,再见了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漫长,生活的脚步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 o! W" p7 A$ s. X
4 h# k. N. M0 O4 A# \6 r这首《知青之歌》的作者为南京的知青任毅,创作与1969年5月,在知青们中间广泛传唱,竟然被莫斯科对华电台转播,“吓得”任毅立刻到派出所自首,但当地派出所并未受理。但上海的知青回城过年的时候传唱此歌,立即引起“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重视,上报了江青张春桥,1970年5月任毅以“现行反革命”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但在许世友处审核时“刀下留人”,改为十年有期。1979年1月任毅被平反,但已正好坐了十年牢房,受牵涉的知青人数达上千。
4 A d( W2 j) c1 C1 G4 b- V( B, E
0 x% [3 L" P( H) g& P( [4 I
文革的歌,既打发过我们青春时期百无聊赖、无从选择的光阴,也充斥过我们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热血喷张、神采激扬,那是一个曾经十分招摇又格外无奈的经历,没有办法抹杀干净的。因此,那些唱在记忆深处的“文革的歌”,毕竟是曾经发生过,曾经混乱过,曾经缠绕过,曾经感动过……深刻的印迹,永远地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欷歔不已,悄悄地、悄悄地就会让我们“青春有悔”起来。
2 A/ }4 u7 x- ]( b" e9 m8 M4 o9 c6 E
0 N) C4 r: _' L7 i& g2 [ O
文革的歌,时代特点之鲜明,确实就是当时最常运用的形容词“史无前例”“旷古罕见”那样的形象。正像我在“反帝的歌”之中所写到的,“时代的浪涛总是支配我们的生活节奏,时代传唱的歌曲也不例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定的旋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殊的声音”。记忆之中,文革的歌如今虽然没有被我们这代人淡忘,但如果那些激昂的旋律泛起、如果那些依稀的歌词涌现,盘旋在心头的应该说决然没有留恋,更没有亲切,只有生不逢时的叹息,只有时乖命蹇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