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7|回复: 2

七十年前的月光——跟着《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去回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16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不是一本新书。它里面的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结集出版在80年代。当我拿到它时,翻看无数遍都像第一次看到那样新鲜:因为它所讲述和表现的,是关于我所不知道的北京,处于1933年到1946年的老北京,那时的城市,那时的人们,那时的生活。

1 P5 M: L* \, M0 A; x

8 {7 ^' L8 t' C- t0 {8 Y# w

 

, h/ R+ ^% P, ] p* w" z5 Q

书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籍的女性摄影师。1933年24岁的她只身来到遥不可及、一无所知的北京,在东去航行的客轮上,扔掉了家人交给她防身的手枪和雨伞,只留下了一架双镜头的禄来福来反光相机。其后十三年里,她骑着一辆自行车,背着这架相机,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周边地区。在北京,她不是一个富有的外国人,只是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通照相馆的摄影师,生活辛苦而窘迫,她却过得无拘无束、甘之如饴。她用专业的技术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又以女性的感触记录下老北京的生活场景,留下了一大批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的照片。  

7 e: b- _# w( ~* t* R

  这不单单是一本影集,应该说还是一本回忆录。书中详尽地记录了她在北京的所游所见,内容涉及“城墙、宫殿和园林”、“寺庙和牌楼”、“街道生活、店铺和集市”、“饮食和娱乐”、“艺术与工艺”、“周边地区”,而且还细腻地描写了她的所闻所感,让人十分逼真的还原到七十年前的老北京生活中。

( [1 L5 Q5 c9 I

  她对北京城的印象带着外国人的好奇和尊敬,她这样写道:“从任何角度来看,你都很难想象自己正身处一座伟大的城市:树都种在庭院之中,这使得这座城市一片乡村景象,仅仅有皇宫与寺庙金碧辉煌的屋脊和气势宏伟的城墙角楼点缀其间。”在照片中,她用专业的手法把这种仰视感表现得宏大而唯美。

6 B' K! n7 H; H6 s

 

3 i+ i8 l6 s( n3 ?) S4 t9 j" S/ E

这是从老火车站附近拍摄的前门。那时候前门一带还很空旷,没有高楼,也没有排成队的汽车,远远望去,有种“唯我独尊”的威严。

$ T% q5 m% u! R0 h

 

/ v* p) J# \+ T; }4 G% d

) g! K p" w m6 \% v

 

! R4 L* Q1 i/ v" S3 l0 \

 

) P, ?6 ?1 B7 i- S5 c. m

这是她拍摄的雪后的城楼一角。白雪覆盖着古老的城墙和城楼,四周白茫茫一片,万物萧瑟之中,一位穿着斗篷的黑衣车夫孤零零地站在树下,显得整个画面更加空旷寂寥。

( I! g( f) C5 D6 M4 c+ S

* W s( e, n& t0 x. H. c0 S

 

: O1 u3 T5 F/ H! q8 x

她还擅用柔美的光影和线条表现皇家园林的秀丽,就像这幅雪后的颐和园。如今的颐和园,恐怕难以找到这样的清幽之地了。

3 q9 G ~- l; n

 

3 n3 E5 z. Y& n: I e- b' e% ]

4 r# [8 W G/ c& ?: l

 

i0 c X p! E

 

7 B$ a, Q. Y" c0 J; y1 l$ `

我非常着迷她拍摄的城墙,因为那是北京已经被彻底毁掉的而无法复制的标志性建筑。她对城墙的描写让我想起了在平遥古城的城墙上行走的感觉(然而那只是一个县城,远远比不上皇城的城墙):“当我在北京的时候,城墙和城门仍经常维修,很多地方允许人们在上面行走。这里,高居城市之上,一个人能散步数英里,受打扰的仅仅是在矮木丛和杂草中吃嫩草的山羊,而那些树木就是在城墙上面长大的。……站在城墙向城内望去,地平线上有紫禁城的金色殿宇以及其他许多反映老北京特色的建筑。”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城墙可供眺望,那一片金色的屋顶,已渐渐湮没在众多西化的楼群中了。

+ h# n# B& P$ l9 l/ n1 k4 X M

 

; Y' D( m" u6 b; W& Q( W' a! Y0 G

这是她拍摄的冬季人们在护城河上开凿冰块的情景。那也算是老北京的冬天独特的景色了。

3 k% J& a; y% ^5 P F- M, B4 m

4 U5 y; B" O$ V& o# F

 

9 u; N% L5 J2 J) m8 z

 

0 d9 R. ]" {5 g- x; J2 Z7 u

从城墙上望见的并不都是皇城的屋顶,还有老北京居民们的家常生活,就像这些城门内的景象,虽然杂乱,却很亲切。

( Y) z& R: }4 Y7 E, ^- o' o7 Q2 x$ `% ~

0 p* X; C* E1 n

 

- p% C2 A9 w. I. w

在她的记忆里,白天的北京是美丽安详的,“即使在夜间,北京也有属于她自己、有特色的声音。寂静的夜晚。守夜人出入胡同,常常伴随着木梆发出“梆梆”的声音。……毫无疑问,听到这种声音,人们会睡得更为香甜。实际上,在北京很少有严重的犯罪,人身安全颇有保障。”寥寥几笔,一个令人神往的文明安宁的古都跃然纸上。

: c* b0 r- a' M

 

7 c! \$ ^5 }+ L) s

 

5 G* w' q# \6 u$ G' w8 H

这是她拍摄的在天安门外摆摊卖柿子的小贩,他身后就是天安门的金水桥。那时候天安门的老墙看上去挺陈旧,金水桥两边长满了茂密的树木,小贩坐在树下的条凳上悠闲地等着顾客上门。这情景如今是难以想象的。

8 e+ J, u1 c( G3 p. B4 g! E

' k6 o, {% F4 B6 P$ H

 

$ B; L" I% Q- w! ^' i) K9 ?

 

, j& Z, ~0 a# z

作为一位洋人,她观察老北京生活的眼光是非常平民化的,一点也不高高在上,而是伏下身子,作为市民中的一员,真实而深入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她写道:“在北京的魅力与能够体味到的快乐的生活下面,却是沉重的苦难与触目惊心的贫困。……最了不起的是那些忍受着巨大的苦难却从不抱怨,依然快乐、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们。”于是在她的镜头里,就出现了很多衣衫破旧但却表情或者平静或者快乐的人们。

4 t" @. o! F* ?' I* A, _

 

/ \, O9 f# [$ s. @

这是一位身手矫健的老爷子,穿着简易的冰鞋在北海的冰面上灵活地变化姿势。她介绍说老爷子年轻时曾经给慈禧太后表演过溜冰技艺。

" f) s6 ?5 [' L

4 O0 ?2 s0 U5 e1 z& }8 V

 

; v: w! @+ K3 Z7 Q3 M& _* @

 

+ V% u+ @! j; Q- Q& j

这是一家三口在冬天的屋檐下晒太阳。

2 g6 b$ |/ E& K4 I

$ I/ ]% f8 w7 A7 y! }

 

1 ?! q1 `2 k5 f% n) T- X7 W

 

; Z: ]0 G# X1 ?% @# o; t

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好奇地围着一位剪纸师傅,看他手下变幻出的奇妙图案。

' ~+ R" W* r0 R/ E

6 L- b9 S7 ~7 D2 d! ^, [

 

d( u* j; g, {& C+ W

 

) v4 t l6 f3 _ g5 v

从她的镜头里,我能体会到70年前老北京生活的贫困。作体力活的和街头小贩们都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布满尘土和汗水,刻着生活的艰辛。这是她拍摄的一位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烧饼的汉子,她在文字中细致地描写了这种被称为“完全由粗糙的面粉制成的扁平的、圆的小面包,上面有一层芝麻”的食物——烧饼——的价廉和美味。那汉子专注的吃相和她抓拍到的一缕涎水,如此生动和逼真地把烧饼的味道传递给了七十年后的我们。如今这种“小圆面包”还是我们餐桌上的家常食物。

3 v1 f/ ?( D/ }

" M* M: u) T. }3 u! T/ g

 

: J+ o! u! f8 a1 f

  这是一位书店的伙计,穿着干净的黑布长衫,正在认真地书写毛笔字。你可以感受到他周边环绕着的书卷之气,还有他的表情,安详?安静?自然?从容?淡定?哪一种都是如今难以看到的。

, V g1 o# A+ ^2 o3 t$ x1 j) P

3 n" x( \4 l* w$ H- q

 

% t7 ^! Q: w6 y& L- g0 \& z2 e

  我在网上找到了她拍摄的另一张关于这位长衫小伙子的照片,这张似乎更有韵味。

- W6 r9 e0 ~1 {" L8 m

读书人

1 u. g" L' l- \/ [" p

  更为可贵的是,她对在中国十几年的生活保持着一份感恩之心:“在大部分的旅行中,我都是独行客,但我从未感到任何的不安全。面对一个女性的旅行者,中国人所表现的,不一定比平时就更正直、更乐于助人,但不论走到哪里,我遇到的都是古道热肠的中国人。”也许这就是她的镜头如此充满情感的原因。

# m+ E4 ^ b R$ t& A$ `

 

- k! z7 V" t5 p% a t/ V* U

  她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她对老北京的热爱超出了很多中国人,甚至很多真正的北京人。因此,当她写到三十年后重回北京的感受时,我能体会到她心里的真切的难过:“当我在1979年和1982年再次看到这座城市时,三十年过去了,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知道,现在的北京是一个大都市,它正从每一个方向上拓展,占据了过去曾是农业的用地。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现在当你从过去喜爱的景点望去,会看到这样一幅全景:冒着浓烟的高高的工厂烟囱耸立在数不清的高层建筑之中。辉煌灿烂的城墙已被铲除,为了修建城市环线公路,护城河已被填平。耀眼的中国北方的阳光在一层烟雾之中也失去了它的光芒。”面对一位外国人的痛惜和遗憾,生活在当今北京的我们,怎能不生出几分惭愧?

# t+ |$ D( A0 }. c0 r' o ^

 

2 q, r2 l% H" I: k/ V

  我把她这部集子翻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有新鲜的发现,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她所记录的七十年前的北京,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永远不会再熟悉的。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段描写“我去过潭柘寺和戒台寺好几次,最值得回忆的,是在月光下走进潭柘寺。我和一位朋友一道从火车站出来,当时月亮在中国北方清新的空气中是那么的明亮,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走路也变得简单了。……回忆和平、宁静的寺庙,敲打木鱼与念经的和谐的声音,和尚们热情的款待,这是我最值得珍视的对中国的记忆。”

V2 ~; W( t. a0 Z

  感谢她给我们记录了七十年前北京的月光。我们应该记住她的名字: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 1908-1991),一位出生在德国,曾经在中国生活十多年,在沙捞越生活二十多年,最终定居于澳大利亚的女摄影师。

8 z4 e( p* i; U8 s

   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 1908-1991)

; r! v5 r& B/ p4 | z* _

  

! X- i1 J2 K1 b" I( Y: |8 m+ w

 

3 }: O& ~9 d* i# ], |' R

作者:琉璃牡丹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appykatydid

: v( w3 n' w; j ~

 

* r7 L! |3 t8 e9 C5 J

 

) J% a+ f( _. o# d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我也看了,莫里逊是个非常让人钦佩的女性!这些照片为20世纪初的北京留下了珍贵影像,文字描述部分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人文、政治做了重要记录,而且从一个女性看世界的独特角度出发,描写事物细腻之极、描写人物亲切之极、照片主题鲜明、信息丰富,无论从收藏的角度,欣赏的角度,都是一本好书,作者在解放以后,还2次来到中国,虽然北京已是天翻地覆,给她很大震动,但作者仍然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爱着北京,直到91年她去世。

$ e) j2 u( J! v7 Z1 Z& T }. q

可惜的是书中收录的照片不全,和全部照片相比,仅逾3成,但作为一个传播的窗口,这本书仍然很重要。呵呵,书店伙计那张,目前是一个版主的QQ头像。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飞哥的回帖。因为你的推荐,才让我读到了这本值得收藏的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23:23 , Processed in 1.12344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