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1290|回复: 13

[原创]网友放心,新华书店是用旧法翻建的[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8-2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网友放心,新华书店是用旧法翻建的

[原创]网友放心,新华书店是用旧法翻建的

[原创]网友放心,新华书店是用旧法翻建的

[原创]网友放心,新华书店是用旧法翻建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北转角处,用钢架结构扩建。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找一找翻建前的图片,以后。
发表于 2009-8-2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改成元宝脊了?原来是清水脊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我尽快找出照片对一下。
发表于 2009-8-2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8-2 11:09:00的发言:
- z# c! U4 J# c3 b, m

怎么改成元宝脊了?原来是清水脊的

! Y9 ^. z" Z' Z2 \

原物做法如此。只看木构确定不了正脊形态。

发表于 2009-8-2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
发表于 2009-8-2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为合瓦悬山清水脊屋顶。此为鼓楼人网友拍摄的拆除前照片

" m" L, l6 y, B

 

$ N! z7 J9 K/ q/ y! Y$ P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算不错的结局。

$ @) C3 J# g3 H, m7 l) w7 K

 

$ e2 f- Q6 l* p0 w

什么世道,不干坏事就算好事!

发表于 2009-8-3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keyking在2009-8-3 22:28:00的发言:
0 }9 ?6 ^) r5 C& m G k) F

看两个相关帖子的照片感觉新建物对旧有构件运用不多,并且基础全新,感到不无遗憾。

6 L& c( G5 t; @& k+ k) s, `1 Y# B

钢结构建筑明显为旧建筑的现代更新拓展部分,可以感到钢结构的运用当是为了与原有木结构框架体系相呼应同时又具有可分辨的识别性,而且钢结构部分之主体与原建筑结构脱离开一定的距离——从新增部分之设计的角度来讲这些理念都是对的,但是这些理念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并更好地延续利用文物建筑,目前这里的情况是原有古建筑被完全拆平在先,钢结构部分的建造甚至还要“得益于”古建筑被拆平之后“场光地净”之便利……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 O# ?6 H' G, i0 x% m1 C9 y

根据目前的照片来看新建的转角楼结构大致与与原建相同,屋顶部分起码梁架结构与原建相符(月梁两端置两根侏儒柱),至于上边做的罗锅椽子,见于卷棚做法中确实较多,但是由于缺乏原建筑拆除前之屋顶内部照片,所以在此还是不敢妄下结论。

% t/ p5 E' P, e2 n+ z5 }+ O

感谢阿克京老师!对此次古建的一些细节又有了详细的了解!希望更多的专业网友能从各自角度出发,为此次“落架大修”提供宝贵意见建议。

发表于 2009-8-3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两个相关帖子的照片感觉新建物对旧有构件运用不多,并且基础全新,感到不无遗憾。

, |8 J' q; t. S9 v7 e9 ~2 n

钢结构建筑明显为旧建筑的现代更新拓展部分,可以感到钢结构的运用当是为了与原有木结构框架体系相呼应同时又具有可分辨的识别性,而且钢结构部分之主体与原建筑结构脱离开一定的距离——从新增部分之设计的角度来讲这些理念都是对的,但是这些理念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并更好地延续利用文物建筑,目前这里的情况是原有古建筑被完全拆平在先,钢结构部分的建造甚至还要“得益于”古建筑被拆平之后“场光地净”之便利……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 \/ e9 [/ b/ ~# }

根据目前的照片来看新建的转角楼结构大致与与原建相同,屋顶部分起码梁架结构与原建相符(月梁两端置两根侏儒柱),至于上边做的罗锅椽子,见于卷棚做法中确实较多,但是由于缺乏原建筑拆除前之屋顶内部照片,所以在此还是不敢妄下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37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1 15:59 , Processed in 1.17223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