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现阶段而言,二者皆可. 7 u/ B! t3 g- [- f+ y: H
% x: O# ~2 y8 O8 D% g) S- E5 B: U
对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收藏是在温饱解决,经济条件富足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休养. 0 x1 [! e! s: {. ^
7 Y# q" O' Y3 Z8 r9 @ _1 w. J
解放后,一方面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快速发展是当时的首要任务,所以这种收藏机构尽管保存了很多文献,可是研究需要人才,需要经费,在有限的条件下,全面利用起来尚显不足;二解放初大部分民众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文化保护意识,所以对文物这种东西很多都丢弃或者处理了.当80-90年代后,高考恢复等很多人教育程度提高.才渐渐意识到. 1 P: W# G E5 R& }% S( m T8 a
6 D2 J1 V0 E* V3 c/ v0 [
2000年后,市场的艺术品开始走俏,过去出自清宫皇室的御用之物、历代书画、近现代名家书画都开始受到收藏人士追捧.可是就古籍文献方面由于存世较多,只有那些孤本珍籍才会被重视.影像则是在05-06年才开始出现的,其实我过去虽然知道老北京论坛的老照片是非常多的,但我开始关注仅仅始于今年3月,这基本还是传统意识的问题吧.毕竟摄影发源于国外,当初刚走进宫廷就颇费周折,国内的摄影受到社会背景等诸多影响,大家更多的是当成自己的一种怀念.所以其实有时在网络相册上找东西,发现国内网友的大部分相册都是个人留影,很少有单独拍摄景物的,而国外网友的相册则景物与人物留影各占一半吧. / f$ ?3 `2 L x
B9 X. x* Y4 ?4 z7 [& e5 T4 s) Q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两年影像市场开始受到关注,但局限性很大.主要还是集中在晚清民国时的老照片,像查尔德在国内受关注程度远胜于国外.我甚至很少能在国外网站上找到查尔德的照片资料.而且国内的影像市场也尚显薄弱.所以对于斑马这种很早就开始收藏摄影照片的人士来说,无疑是在捡漏.一旦市场关注程度提高,越珍贵的照片就越少,也可能会出现造假的照片.我虽然不知道马收藏了多少照片,但就圆明园这一现阶段比较受关注的影像主题来说,作为一组拍品送到嘉德这样的大公司去拍卖,有可能会拍出高价.保利拍卖也不错.普通的小拍卖公司宣传不足,拍卖力有限.
1 F, W) X; `- g/ l/ b
$ F$ V) W# E6 u; x# P仅以非专业人士角度看待此问题.将来数字化普及,个人或机构无论谁收藏,大家还是都可以看到的.今天看新闻报道说刚开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字图书馆网站,现在网站上东西可能有限,将来可能会逐渐增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