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4|回复: 6

[分享]三月三,吃菜粑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31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开版主会,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未能去湖北黄梅四祖寺去吃美味的菜粑,恰好一位佛友刚从那里回来,并给我带回来几个解馋.发一篇关于菜粑来历的文章及几张佛友拍的照片,供欣赏.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g! B5 h8 X$ c8 z9 X7 I( q' v

                                              三月三 吃菜粑

3 q9 G- a4 I% D; }- W' a6 X- v

      农历三月三,是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和尚的诞辰。在黄梅民间流行千余年的“三月三吃菜粑”的风俗习惯,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慈恩广布医术高明的道信大师而产生。

1 l( @& Q4 j, W7 X* m5 M- i

    远古的黄梅,南为浩荡彭蠡,北乃穷山恶林。自大禹疏九江,南部逐渐变为淤积平原,水乡泽国,鱼米双收,但也容易流行疫病。

6 V# ^, K$ w, r7 E' `4 x

    唐之初年,道信禅师创双峰道场,立正觉禅院,禅农并作,聚众薰修。禅师内明佛旨,外擅群书,而且还是一位高明的医家。他慈悲为怀,常常义务为穷苦山民行医治病。在春瘟蔓延以及疥疮流行的时候,祖师教乡民冬种芥菜、春吃芥菜以防春瘟,又用芥菜汁涂身以治疗疥疮。黄梅四乡竞相效仿,广种芥菜,既能防病治病,又可助济春荒,可谓一举两得。从此黄梅春瘟少发,自江南传染过来的疥疮也有术可治。故自唐迄今,黄梅种芥菜的习惯久盛不衰。

6 _! J8 I) h0 r. u _

    每年仲春,是黄梅盛产芥菜的时节,田庄菜市,又肥又大如荷叶的芥菜以及又壮又嫩如春笋的芥菜心(又名春菜)随处可见。从三月初一甚至更早几天的二月尾一直到三月初三,乡民们家家户户忙着做菜粑,用菜粑供祖师、送僧侣、赠亲友,热火朝天,隆重得不亚于过大年。如今国富民强,时代昌明,老百姓丰衣足食,并不存在青黄不接闹饥荒的问题,而三月三吃菜粑的乡风依旧浓厚有加,非独乡村如此,就是在城镇的大街小巷,叫卖菜粑的声音也能经常听到。

' G3 ~- O3 _' a- N8 t

    三月三做菜粑的主料是芥菜和粘米。芥菜不怕冰冻霜打,冬春二季都能生长,于农历二三月间收获。菜叶墨绿油亮,长有小刺,味微苦辛,不长虫,禽畜不食,故种植无须农药化肥,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将菜叶去泥洗净,入滚水杀青,随即捞起,细切精碎,然后加盐搓揉,淌出的菜汁清香冲鼻,沁人心肺,收聚起来,便是治疥疮的良药。做粑粉的粘米选用的是山区产的早粘米,米淘净后,磨粉炒熟,再将碎菜叶与熟米粉和在一起,反复用力搓揉,直到菜叶和米粉完全均匀而充分融合为一体,就可以一个一个的捏成团,再把它捏挤得扁扁圆圆的,那就是菜粑了。当然这样做菜粑是最简单的一种,若在平常百姓人家,在菜粑的中间,还要根据各人自己的喜好,夹上或荤或素各色各样的馅料。粑团做好了,剩厂的事情,就是上灶蒸熟。在锅里蒸上一柱香的时间,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芥菜

5 c& M% M) p( _, M


做好的菜粑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菜粑的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菜耙出锅了
发表于 2009-3-31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都是用艾叶。。。原来菜粑是这个材料啊,芥菜。。。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柳飘飘在2009-3-31 17:46:00的发言:
。。我们家都是用艾叶。。。原来菜粑是这个材料啊,芥菜。。。
0 n3 | o) Z3 F" W

那是黄梅的习惯,您家是哪?可能各地风俗不同,原材料也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20:05 , Processed in 1.12207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