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3 Z n4 S! q9 k" O
感想(与相声有关也无关)
& {- ` C4 {: v5 V
; V+ m" }& k- h7 E4 U# [+ `& T
真正喜欢相声是大约2005年的年底,这和以前小时候拿个收音机听听广播是不同的。引起我对相声的喜爱,一个是广播,一个就是前两年开始至今一直被媒体追逐和炒作的郭德纲(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对郭班主产生了距离感,也不是很喜欢他这个人。我只代表我自己一个普通的相声爱好者的个人观点。)还有就是一本台湾著名相声人冯翊纲的著作《相声世界走透透》。
( {/ E) V7 u# O0 t
- z4 Y( K7 J- o3 h6 ?. H
如此算来,真正对于相声欣赏的理解的提高也就是近一年半时间的事情,收获不小(主要是对于相声的知识和欣赏)另外就是认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都是我的镜子,和我喜欢相声这条道路上的伙伴。
( t) e v/ w- m
, k# E3 `7 c! t% T$ q H, K+ L相声中的难过事,
+ q4 J1 x) k7 K+ W. b/ F1)刘宝瑞:
8 W1 F3 F$ ?- \' d2 W9 |
曾经托朋友代我去刘宝瑞先生的墓园凭悼纪念了一番,内心对老先生正值盛年意外身故感到万分遗憾和悲痛。一代相声巨匠,单口大王就这么去了,身后留下多少遗憾。(至今,连刘先生一段影像资料我都没看过)。
/ U; E, w+ d* ]
) l0 {" m k' J" z) g+ s
2)王世臣:
! g5 T$ l3 [( A& V i
这话说远了,王世臣先生当年是京派(北京)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高德明、刘德智、郭启儒、高凤山、王长友、佟大方等诸位老先生一起构成了北京相声的一方天地。说句不客气的话,京派相声与京派评书,再大到北京的曲艺在大的层面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原因,大家都能明白。只有民间还有些香火尔,幸甚)世臣王爷一身的本事,桃李满天,身去之后有谁还提及?甚少!所谓人走茶就凉!
0 }' g5 \3 k$ B" l/ a
+ h8 i2 C. V Z! M2 B3)郭全宝:
) l7 |; j' L, w0 E0 j少郭爷是当年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刘宝爷当年什么模样我都不知道。少郭爷因为和侯宝林先生搭伙,当年在电视上看见过几回。本人健在的时候都是在电视上见过几回,只知道他住在劲松,我去劲松亲戚家的时候,一回没碰上,是个遗憾。假如见到这位慈祥的老人只想说几句客套话而已。
& _9 X; V v8 [" M# g/ ^
, ]& x2 @( ^. x) x! o$ ~5 T
4)高英培:
, g- O8 ? c* `. [3 Y3 U高先生的风格是分喜欢,只是他的资料较少,唯有一本高先生表演相声的精品集可以对这位著名笑星有几分怀念。只可惜此书的段子也不甚全少了高先生的灶橱和那个独特风格的学外语(所谓的俄语)也算是件遗憾的事情,好在高先生的两位公子都投了名师,也在相声界有所小成,幸甚。
8 Z' p0 m9 L; _2 O! d; W$ P
4 \5 y; n3 }+ ]5)马季:
4 o+ C3 s# `1 s, f在中国相声史上不可被忽视的人物,就不多说了。他走的时候,没有去现场送别(不觉得遗憾,这回侯先生的现场是领教了各色人等的表演了)。但是曲艺杂志上面的纪念文章和那张马季先生生平让我很感动。
. s" W- W0 w- I
) |0 n. K9 d( P9 P/ d3 z
6)赵世忠:
" |1 M/ {4 n: v2 }( q7 `& J
捧哏巨匠,很可惜被癌症所折磨。送别他的时候,由于道路不熟悉,最后一个到的。等到了的时候,告别仪式早已经结束了。
& o3 I7 s/ q3 M2 v+ k# W. y2 L5 |
8 t# ?% ^! w( T4 K$ N7)侯耀文:
2 m' R( N$ i5 {( ?! G
离开的消息很突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直到了七月七号那一天送完先生,才真正感觉到先生确实走了。虽然人已去,但是欢笑仍然在人间长存。
( _" {& k' H* p, i7 v: | s( V
3 [* b, K' D/ o6 t1 o" m祝愿以上各位在天堂安好,毕竟那里又可以表演相声了,相声在那边的环境应该比这边好。
+ y, t) P! b3 O, n$ P9 M
最后再感谢一下相声,
" \# [9 |; S- f
3 }4 Y5 @" I6 c7 _# I3 M带给我的轻松与欢乐。
# r7 Z- o' Q- o* G% d感谢相声, 让我认识了诸多良师益友。
. @! L8 [# V* m/ H
感谢相声,因为相声开始喜欢上了鼓曲和快板等其他曲艺形式。
5 G N! s, Z& e8 J) r感谢相声......
! H* D7 n& \4 M' n6 b8 t期待有一天,能够战胜自我,自然表演,在笑声中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