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官殿旁桃花盛开 灵官殿院内,有一棵古银杏,树龄416年,相传是明弘治年间栽种的,至今仍郁郁葱葱。
: _ p) i, \) q
7 M+ ]( V' Y0 {- h7 s) U沿路而上,遇到分岔口,依稀记得上次下山是从旧路,林荫小道,风景独好。谁知,我又选错了,来到天王殿前,发现山门紧闭,我无法进到大雄宝殿。而另一条新路直通那里,悲乎,毅然决定从旁边碎石坡爬上去。那碎石破远远大于60度,尊素考验我这双鞋! 再一次感叹,本次出行,错误连连,鞋子都穿错,偏偏选择了最容易打滑的花花。 龙寺生态园得名于这座寺庙。在(山军)嶂山坳,有一个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千年古刹龙寺。龙寺初名孚泽庙,孚泽,即“恩泽百姓,令人信服”之意。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赵佶敕赐孚泽庙匾额。由北宋宰相李纲手书“敕赐孚泽庙牒碑”,并于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刻碑,史称“李纲碑”。此碑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曾作修缮,碑高1.6米,宽0.8米,上有“钦赐浮泽庙”字,碑身下侧刻有无锡县知县高可大记钦牒的申请。此碑现存无锡市博物馆。这龙寺镇寺三宝之一。宋淳熙年间(1174-1189),寺庙规模不断扩大,至明神宗时,赐“成性寺”额。明清两代,该寺又经多次重建或修缮,列入记载的就有7次之多。如:明穆宗时,方丈比丘、能遇重建;明神宗时,方丈寂香整修;明万历时,方丈又建居室;清顺治时,主持僧魏大膀建五间砖木楼房(“大膀”系绰号,名不详);清康熙时,僧阔月重建大殿;清道光时,僧微朗募修;清同治时,僧岳山重修大殿。到文革期间寺庙毁(再恨),于1993年开始重建。 成性寺为何又称作龙寺,与两位皇帝有关。一,北宋亡,康王赵构(高宗)急促南迁至临安途中曾避难于此。二,明建文帝遇叔父朱棣篡夺其皇位而避难于该寺。
T; {5 S1 T: R: p+ |4 \大雄宝殿前的龙井,传说建文帝曾经在这里洗过手
" d4 }- @' S! ^: b6 n
龙池(龙湫),后建的,原池已毁。传说建文帝洗涤更衣之处。
! J; \. S' ]& ^+ u. u- [
大圆满觉的匾额(今存赵檏初版本)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埭起兵北平(今北京),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燕兵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传说建文帝出逃。沿石塘山脚、长广溪边逃往孚泽庙。好容易安顿下来,每日和方丈切磋禅语僧偈。方丈发觉他禅参有素,悟性甚高,且书法尤胜,于是展纸磨墨,请建文赐字“大圆满觉”。正当朱允火文凝神行气运笔,写下端庄浑厚的“大园满”三个字时,忽听燕王追兵呼声四起,漫山遍野包围而来。建文将笔一丢,自言自语说:“朕命休矣!”老和尚听他口出此语,十分震惊,慌忙跪拜,口呼万岁,并连声:“小僧失礼,小僧失礼牎”法师知道此寺庙肯定要被搜个翻天覆地,而这时山谷四周又被围得水泄不通。还是他熟悉地形,引建文帝到寺外山凹的树丛中隐藏起来,并赶紧回寺把有关建文的东西处理干净。不一会儿,数百追兵已到,正好法师在写“大园满”后面那个“觉”宇,才没露出破绽。原匾已散失,可能还是文革时期吧,建文帝的手书啊!!!!
" d5 Z+ R* B+ B3 d& L/ V掩马石 龙寺前旧有古树,传说是南唐屯兵(山军)嶂山时,为将军拴马的树木,今已不存。但有一处“掩马石”,据说是建文帝的龙骑曾隐蔽于此。龙寺内原有的水没娘娘殿、龙寺旁的龙母祠等早已湮废了。
( O1 t7 j5 \- [: R登上(山军)嶂山顶,一览众山小。右边乃浩渺太湖。
5 w+ L! a, U6 H9 E- O; d
真武殿遗址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为真武诞辰,自三月朔至四月望,大批善男信女来到真武殿朝拜玄天大帝,祈求一年五谷丰登,平安幸福。离此不远的长广溪中,前来朝山进香的轻舫画船,络绎不绝;远望山顶,人如蚁群,川流不息。1941年,真武殿被日寇烧毁。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原静寿寺的方丈、僧阿玉去上海募捐后重建大殿5间。大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威镇群魔”的匾额,系当时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军长、驻沪司令汤恩伯手书。1957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大殿。1974年,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曾亲临(山军)嶂山,登上三茅峰,参观真武殿。1985年秋,真武殿遭雷击,倒塌后被拆除,目前遗址尚存。在真武殿东北侧,有玉皇池,至今保存完好。
8 L+ P/ W4 X1 R7 L5 Y4 q6 J
龙寺山脚下的龙竹(专为建文帝而生) 追兵挨殿挨院挨室搜抄,没有发现建文踪影,就聚集寺庙门口四处张望,窥视从哪里发现可疑之处。建文帝潜伏在山凹里,近在咫尺,追兵的一言一动清清楚楚, 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轻轻求祷:“神仙佛祖,慈悲为怀,助我避过此劫,定当金身全寺。”真龙天子有难,惊动了土地老爷、佛祖如来、庙里金刚,顷刻之间,山坡上长出 了许多叶片特别硕大的竹子来,把建文帝覆盖得严严实实。追兵悻悻而去。从此,龙寺前山谷里的“龙竹”,成为游人传颂“建文帝避难龙寺”这个美丽传说的佐证。
0 h% R: _5 P8 P1 z
沿着葡萄沟而行,一旁土丘连绵,第一感觉那是坟头,刚迈出没几步,就一脚踏上了民国二十一年的墓碑。(这里应该是周氏家族墓地了) 而沿途更是坟茔不断,穿梭其中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披荆斩棘。我挂彩了…… 沙沙的脚步声惊起了一只锦鸡,拖着淡蓝色长长的尾巴,异常的PL。想追寻时,却不见了踪影,再也无缘得见。
8 v; C3 S2 X$ v8 x6 @# d大灶池 龙寺生态园中部有一开阔的大水池,当地村民称之为“大灶池”。据说,龙寺鼎盛时期有僧众八百,香客如云,常备上千人斋饭,立大灶,凿大池,以备炊、洗之用。僧众还在池周种菜,大池也兼灌溉之需。
- r* y; \, L( b4 c4 C1 O
伪王八,哈哈
原本计划中的陆逊墓、孙继皋墓、钱孟清墓,均未找到,下回再去吧,三月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