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昌西陵,由环陵公路三岔口左边的路向西行,前往3.5公里外的清慕陵。
! ~1 J) n$ B( @陵区间运行的小9路西面止于昌西陵。 4 p" |' }& G; }5 G4 E9 G+ H
游客由此去慕陵需租车或步行前往。
8 Q) L. q5 S5 h9 c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8 }* [+ C) M1 O& u: X1 j' b慕陵为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位于昌西陵西3.5公里处的龙泉峪。 & s& c( ?& | `
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 ) }+ u: Z0 N0 Y0 K3 y* F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 C7 i+ m2 u( P! @- \5 D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q/ Y: \& x n) ]! v/ Z) I' ^沿着蜿蜒的环陵公路一路前行。
& A+ y. R# e7 D5 ~2 j) o6 [经过路边的板栗树林,柿树林,走了约40分钟,来到慕陵路口。
% U8 \% {0 a1 o$ u' C* \) |8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5 f, t7 H9 Q2 P# W# ?/ V3 V
清宣宗,名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1850年),原名绵宁。 : t& ~/ D* g# i& }, t
旻宁是嘉庆皇帝次子。 8 I; ~' _" `1 ]1 z. M# q) Z
嘉庆帝崩,旻宁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 4 |7 [& L1 G! m7 M5 Z* F& l/ y
道光帝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 6 b7 h3 A: C0 ]9 \& C; B) P
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 8 f# |7 y# h b% X; D- V" B- ^, K
嘉庆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7月25日崩,旻宁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 U1 O; q8 S: d
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 Z2 \/ b( H1 s% V% W
虽然嘉庆皇帝很早就决定传位给旻宁,但嘉庆十八年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1 ]- ?2 a& g5 I, b* Q8 Z8 i6 q4 R当时反清复明的组织天理教在京畿非常活跃。 % k. S1 t$ U/ e3 h
一部分义军准备趁嘉庆皇帝出宫之际,拿下北京。
& m5 O. C3 Z8 b, A+ H$ t; E4 Y* w他们的主攻目标是紫禁城,而且已经买通了几个太监做内应。
, V5 F* i: w+ r) L( ~# K义军按计划混入城中,准备从东,西华门冲入紫禁城。
4 c. K$ j2 R1 T9 F [& K但东华门的义军过早暴露了身份,不得已总攻提前开始。
8 O# h" q; V; y5 X0 p( ?义军在太监的带领下迅速由西华门冲进了宫中。
) R& {. X" @5 G5 P# ?+ {- D此时嘉庆皇帝正在避暑山庄,宫内一切由旻宁掌管。
3 ?; T' L6 m5 x3 D正在乾清宫上书房读书的旻宁得到报告后,带着另两位亲王冲了出去。 " f, I6 e F$ I% W: f5 g
当时内宫的大门已经关上,但还是有几个义军爬上了墙头。 . Y4 K& Z; y" T+ J, x# B6 m$ @
旻宁临危不乱,当场击毙了两个义军。 ) R( ^6 u i8 a# f% i. H
这时援兵到了,冲进紫禁城的义军被全部杀死。 - N! N3 Z4 U7 A6 y$ a. a
由于旻宁的机智勇敢,保住了内宫女眷没有受到伤害。 4 e- f8 R' ~. V9 E1 ]- V: F" A
事后,旻宁得到了嘉庆皇帝的高度评价,并封他为智亲王,旻宁嗣皇帝的位子也就更加稳固了。 " h0 J7 `8 ]# V, c8 U( a) P# W
道光即位之初,中国正面临最重的内外危机。 . k. [" a, J, Q% `! `
在内,清王朝经“康乾盛世”后已经走下坡,史称“嘉道中衰”。
( x0 t" r, D z其突出表现在吏治腐败,武备张弛,国库空虚,民众反清斗争频频;
1 E) }. l( ` l, e& T1 s在外,西方列强势力东侵,鸦片荼毒国民。
+ ^7 B( P P; W2 a- n8 B. `* k道光帝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 " s1 C/ t/ J8 c! p. h' ?4 T
道光帝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以俭德著称。
6 H( ]; B6 _9 J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 / k6 e8 P: O* k2 Y; Z7 W# H
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 8 R7 l, r9 U3 A3 j4 Q4 v1 t% w" b9 Z
道光帝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
$ T2 G% p+ }+ y7 i4 m0 a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使他寝食不安。
- z# [* D D6 ^2 L" I) w# T( i1 A道光帝最后下决心严厉禁烟。
2 a7 d0 d, N" q1 z/ Q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 t2 Y% q( J5 K" ^8 h4 o$ V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共19179 箱、2119 袋,总计2376254斤,在虎门当众销毁。 2 w M0 _, @; {. u* a0 X9 g
虎门销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销毒数量最多的一次。
% Z; Y) H/ C+ k( N% o虎门销烟也引发了中英之间的紧张关系。 , _1 A, _2 T/ S
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六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 I# U8 Q" v* i0 e
战争伊始,道光帝认为英军不堪一击。
& s G1 ]! t5 a! y- K# e. U5 k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
: o5 U; ]1 x' E2 m道光帝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 , z6 ]5 I1 g' X# X
最后对外妥协,将林则徐、邓廷桢、杨芳等抗战派查办,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投降派,重新开放广州。 ' k% z! C2 C0 B% e
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一八四二年攻占吴淞。 8 e9 H8 M( k4 ~: U; Z, s" i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与英国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V: o% I5 Y- n1 @# W
条约规定:
% L1 i" z$ y c) \- h9 M2 i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共2100万元。
; f9 V+ [: U5 [6 G7 k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等。
) Z; g: X- P) P) P/ v此后,清政府又与法美等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夏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 u, w) C: f _: ~* \
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帝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
F. p1 W: G L! j: u4 m4 H, O3 |道光帝开始还勉强支撑着临朝办理政事。
7 E2 i% C s J U! d5 ?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道光帝病情加重。 ! C- l4 [; L. O# d
道光帝知道没有康复希望,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大臣载恒、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进宫,
3 r9 O4 b+ G* @# d( p& @. }6 N道光帝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合,宣读诏书。
, Z3 U6 |6 r8 s: P4 r$ f诏书上只有皇四子奕泞五字。
K' @" G" }9 B9 N7 w( ?中午,道光帝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内。 ' J" f& l" a/ h. J1 q
道光帝崩后庙号为宣宗成皇帝。 . y- D4 w) o! j6 v2 F
道光帝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8 y1 O6 V) Q- N5 W, s% C2 G
谥号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5 k O9 D5 i" w0 H; ^: L' ]8 m# l
慕陵为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位于昌陵西4公里处的龙泉峪。
$ W' R. z! a L! ^. s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 $ T, b% T. L3 k( C' c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 t( l: H9 d5 U. m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q3 J, O& S# I5 t- A9 o
起初道光的陵寝设在清东陵的宝华峪。
6 D3 m9 b7 U$ s% C) Y4 Q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S. ~1 E3 q( |
图中画红圈处就是道光帝陵宝顶处遗址。 0 I- R' R' s" t+ `0 d6 Q3 B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e. [: K* P5 R* B, `4 \
% G! d7 K- c3 ^道光帝陵宝顶遗址位于景陵双妃园寝东0.5公里环陵公路北侧。
5 q3 V0 U: [+ d公路南侧应是隆恩殿院,现已是一片农田。
* o; J4 y. L u0 _# F( u陵寝本着道光追求节俭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门、地宫瓦顶、内刻经文、佛像等部分。 . b" D" I5 V9 P9 G. h. Q! A
大殿、碑亭、石像生体量也小了。 / ~8 W( l7 ?) [1 d H
道光七年完工,且葬入了孝穆皇后,殊不料一年后发现地宫渗水一尺七寸,震怒之下,全部陵寝被夷为平地。
6 V$ K/ r$ Y8 z1 \2 |%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2 i7 e4 b0 S+ v# Q
图片是由北向南拍的。 / o ]% V3 ]) g9 d7 ?! b3 O
由遗址现场看,为一直径约30米的圆台,四周围着圆墙(残垣)。
# T& S' B5 }7 _' [* O" {由遗址现场看,宝顶下的地宫建筑应存留。
9 q* y. M, K2 G3 R3 A据说地宫的石门移建用于清东陵的定陵(咸丰帝陵). % n) a5 k7 B9 B9 V
现场还有一些绿琉璃残片。 # p3 z% A0 \( A9 w) E
也许宝华峪的道光帝陵原来建有三座琉璃门? ! R/ }" V3 P+ l2 `7 \# z& h; N
...........................................
# ]1 [0 ?( K* a12:30 .我来到环陵公路的慕陵道口。 ! i0 H$ a; W! X4 Y& `/ }/ @
环陵公路继续向西经112国道通向紫荆关。 - P3 `5 n$ @& A9 q& X- J6 h2 P" u
离开环陵公路,北面是一座七孔石平桥:
# a0 c$ X k6 g( V4 Q6 R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j9 ]& k# G( L
6 `: P) ?9 @. D& t3 N3 Y* V# X7 v
我沿着七孔石平桥北面的小马路前行约300米向西折,来到了慕陵神道。
4 w N9 a7 o6 ]; Q慕陵正在进行修膳。 ) T5 x& n7 `! W* Y8 \. `
我在小碑亭西面的旧石料堆放处的树荫里坐下。 & L8 `6 [ @0 U. P U5 [
边休息,边解决自带的午饭。 & k* c. b# ~2 w
到慕陵的游客不算太多。 ) y- g6 M" Q) j% \* H
游客基本都是自驾车过来的。 4 G- Q' y; o8 \1 w5 t; I* H
慕 陵
/ u7 W# g5 H2 R6 t! ^0 |3 `8 L* a 慕陵为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位于昌陵西4公里处的龙泉峪。 # I4 c" Y+ Z- \+ Q8 w; z' K
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 1 a) ^5 r, h ]0 a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3 V$ f8 K" k0 e. A7 m) {# m2 V楠木烫蜡后褐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清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 i# r# i) V* ^9 V. S4 O
起初道光的陵寝设在清东陵的宝华峪。 0 a5 ` ~# e T
陵寝本着道光追求节俭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门、地宫瓦顶、内刻经文、佛像等部分。
8 J+ k# J: j$ v大殿、碑亭、石像生体量也小了,道光七年完工,且葬入了孝穆皇后。 " r- M( {3 s) `& w* @9 m
殊不料一年后发现地宫渗水一尺七寸。
/ }; |, D# b9 F+ E6 Y震怒之下,全部陵寝被夷为平地。
# k+ Q& u9 J2 _7 L% S道光不顾乾隆定下的祖宗昭穆相间的定制,改在清西陵选址重建陵寝。
9 h3 x$ _& G! s$ G0 K该陵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仅有建筑27座, 占地45.6亩, 比泰陵缩小近80亩。 s' c$ ~0 `* o
但其实外“俭”内“奢”,其用料材质异常精美。
$ J& v) y$ o& _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 6 G0 P0 B" L: b/ _9 w& f5 R
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建陵耗资超过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 t: I; Q# v0 a& k
慕陵神道放弃与泰陵相接。 % M- D7 f& l$ ^, L0 w
休息到13:00. 开始游览慕陵。 ' b! Y2 H, R3 z& o1 }0 L" Y I1 b' G3 `4 C
最南端是一座五孔石拱桥:
; r1 t# j. w: S, r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8 n$ { c' |6 B' b1 _
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遂下令取消了歌功颂德的圣德神功碑和石像生。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6 ~/ [% m/ Q. S4 p5 H6 B% ` ) |8 g- V ?3 b# Z5 {
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
: I3 r* [' n* L% V1 m先空中鸟瞰一下:
1 s: t4 P) w' }!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4 k2 e% f. Y3 p+ Z
3 R9 A- C' C# B) Z& `
龙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
( l. N3 H3 |; Y5 F0 v4 A% |龙凤门以北神道上无石望柱,无石像生。
Q( i" G4 m9 v慕陵是关内唯一无石望柱的清帝陵。
- T& [& F8 t' W X' W % j( d* X# Q u2 c, C. ?2 L5 S; n
+ B5 u- D7 u( L
, p' d8 B: D) A/ @" _" H1 s; Y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
$ |9 B2 ^7 a,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U' ]2 y! P( H* u+ q
7 A' s; M, Y# d1 v' ~ . |* U% o6 n0 v0 U4 O0 m" p% N
龙凤门的正名叫棂星门。 / {; O+ i; J4 q& X, O" N! c1 M* A
只有皇帝陵神道上设棂星门。 0 V& [" ^$ L' I# a2 N1 F" g/ p
棂星门在关内清皇陵中有两种型式:
7 o* U8 H* l- O1 d1 d龙凤门或冲天牌楼门。
! `. d+ {" A5 D3 X. p. R清东陵有一座龙凤门(孝陵)和四座冲天牌楼门(景陵,裕陵,定陵,惠陵). 1 w9 m: u+ F! }: F" k8 u+ [; f
清西陵有三座龙凤门(泰陵,昌陵,慕陵)和一座冲天牌楼门(崇陵). ) T5 K' h" \9 b. J; z% n7 q4 D
这是清陵中最后一座龙凤门:
) F1 \; G D/ E6 z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Q5 C" a2 u8 J$ V+ O1 T5 ^+ A, r
南面是盘龙琉璃壁:
! y5 ^# I$ |0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9 V! }" k9 M& x
北面是荷花鸳鸯琉璃壁: : K$ |; G* q9 U3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 _. t. x- Y/ B2 v; F 龙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
- H. c9 z* K- g& u0 v* Y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G; f9 j9 P/ {$ L% L
' t: E. k2 }9 a9 t4 d神道碑亭的东面是神厨库院。
$ |# _) ]; ~6 X. ?$ Q6 x. Q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3 c1 w; b2 \" Y' \: h* K
( [. P; a7 C% Z4 |神厨库院院外南侧的井亭被农田包围,只露着亭顶。 & ]4 j# W: w( j3 _
神道碑亭体量较小:
; u: }$ L1 T: u/ _$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c' B/ k+ Q/ E
神道碑亭内的石碑。石碑的正面刻有宣宗谥号:
6 E( J6 ?3 z Z! K6 D9 W7 G. R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 B/ f3 R0 A
" M/ n& H6 V/ Y' C' h( H
石碑的阴面按照道光的遗嘱,刻有咸丰帝亲自撰写的记述宣宗一生事迹的碑文。 ' V8 p- L! t- L+ I" U3 c: g. Z0 t
这在清陵中绝无仅有,其实是兼有圣德神功碑的作用。 " J2 i; T& }% t6 q3 Y4 E1 v
由于功课未做好,我不知道石碑的阴面有碑文,没有拍片。
( w1 M# m' X' \$ s/ V5 `- Z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二)
* [, h, C! d& D9 J8 @
( p. x0 F$ ^- X) u 9 f u+ t3 z3 s4 @
# R3 s" J3 v( G$ L+ r! o
待续
|